历史秘闻 兩千年前就發明了軍用乾糧,還能穿在身上當盔甲
Posted 盔甲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兩千年前就發明了軍用乾糧,還能穿在身上當盔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兩千年前就發明了軍用乾糧,還能穿在身上當盔甲
研究中國古代鎧甲的時候,有一個特徵很特殊,那就是在盔甲的前後方都有一種圓形護甲。實際上這種設計最早應該源於秦國,還跟一種美食有關,這就是鍋盔。兩千多年前的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建立秦朝,軍事上的強大是基礎條件。在那個年代,秦軍士兵們就已經有自己的軍用口糧了。正是在鍋盔的支持下,秦軍得以翻山越嶺征服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鍋盔大家可能還沒見過,就長下面這樣。
在陝西,鍋盔作為一種古老的食品,至今依然在陝西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從表面上看,它又大又厚,是一種由小麥粉經過烤製做成的大餅,單單看鍋盔的樣子,現在的我們可能產生不了食慾。但是如果到了陝西,鍋盔搭配鮮美的羊肉湯,簡直是人間的無上美味。
在秦國時期,鍋盔就是秦軍的主要軍糧。在當時秦國小麥已經成為主要的農作物,關中平原的小麥種植面積,比當時其他六國都多。這種我們現在看來乾澀難咽的鍋盔,在戰國時代可以說是難得的高熱量食物,為秦軍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因為經過了徹底烘烤,鍋盔十分耐儲存,不容易變質,只要沒有受潮,鍋盔就能保存長達半年的時間,就算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保存個把月也是沒有問題的。類似新疆的"饢"。
秦軍當時的鍋盔很厚實,據說直徑能夠達到半米,厚度超過了10厘米!相比當時我們現在已經做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薄了,口感自然也有所提升。在戰國時期,一個厚度超過10厘米的硬餅,簡直是一面優秀的盾牌,不但能夠防禦弓箭,甚至連長矛都沒辦法輕易刺穿!
所以在當時,一些秦軍士兵就將鍋盔掛載身體前面和後方,充當裝甲。想一想都豪氣干雲。
相关参考
二戰日本生產的軍用罐頭,70年後還能食用,爲何這麼久還沒變質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規模最龐大,損失最慘重的戰爭就是二戰了,在二戰當中參與的國家就達到了64個,最後還是在德意日的投降下才得以結束,雖然我國最後以勝利告終,可是卻是拿很大代價的損失換來的。對於二戰的遺址也
武當山下有一樁疑案,它歷時最少兩千年,經過兩任州官先肯定後否定的判決。引發無數道士、信眾翹首以盼,結果是「”惜無起死回生術”。1959年,進行專業地考古發掘後,至今仍未結案。這樁疑案,就是玄天上帝父母
武當山下有一樁疑案,它歷時最少兩千年,經過兩任州官先肯定後否定的判決。引發無數道士、信眾翹首以盼,結果是「”惜無起死回生術”。1959年,進行專業地考古發掘後,至今仍未結案。這樁疑案,就是玄天上帝父母
武當山下有一樁疑案,它歷時最少兩千年,經過兩任州官先肯定後否定的判決。引發無數道士、信眾翹首以盼,結果是「”惜無起死回生術”。1959年,進行專業地考古發掘後,至今仍未結案。這樁疑案,就是玄天上帝父母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
历史秘闻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個計謀,騙了世人兩千年,至今無人能解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學識淵博,用兵如神,常有妙計化解危難於無形。而諸葛亮人生最後一個計謀沒有用在鞠躬盡瘁的蜀國身上,而是用在了自己的身後事上,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妙”。人死就要入
历史军事 有種撞臉叫武契奇與寡姐,當看到兩人年輕時對比照,不敢相信
有種「撞臉」叫武契奇與「寡姐」,當看到兩人年輕時對比照,不敢相信!相信很多人對塞爾維亞這個國家都不陌生,他們對中國非常友好,在當地的很多建築上都有中文的標識,這是為了照顧在塞爾維亞旅遊的中國遊客,方方
「民以食為天」自我國古代,社會階級分為「士、農、工、商」四等,無論是今天我們現代化的祖國,還是千百年前的封建社會裡,農民都是最為重要的同樣,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尤其是古代,那個以農
历史秘闻 洛陽發現隋唐糧倉,糧倉儲糧百萬石,糧食保存上千年還能發芽
「民以食為天」自我國古代,社會階級分為「士、農、工、商」四等,無論是今天我們現代化的祖國,還是千百年前的封建社會裡,農民都是最為重要的同樣,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尤其是古代,那個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