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還有五大名將,可惜都不在成都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常识是事物可能性的尺度,由预见和经验组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還有五大名將,可惜都不在成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還有五大名將,可惜都不在成都

公元263年十月,在魏滅蜀之戰中,鄧艾偷渡陰平,突襲到蜀地。對此,後主劉禪派諸葛瞻抗擊鄧艾。雖然是諸葛亮之子,可是,諸葛瞻實在不能稱之為一位名將。在綿竹之戰中,鄧艾斬殺諸葛瞻及張遵、黃崇等人,魏軍進佔綿竹,並立即進軍成都。當時蜀漢兵多在劍閣,而成都兵少。當蜀君臣聞魏軍到來時,皆不知所措。公元263年十一月,劉禪接受譙周意見,開城降魏,魏軍佔領成都,同時遣使令薑維等投降,蜀漢正式滅亡。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鄧艾兵臨成都後,後主劉禪之所以選擇放棄抵抗,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都城成都缺乏名將。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名將的代價,就是在綿竹之戰中沒能擋住鄧艾,促使其可以成功兵臨成都,而成都城中沒有名將坐鎮,更讓譙周等人佔據了上風,從而影響到了後主劉禪的決定。不過,實際上,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還有五大名將,可惜這五大名將都不在成都!

薑維

薑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天水功曹薑冏之子。在蜀漢末期,薑維被後主劉禪晉升為大將軍,也即可以稱之為蜀漢武將的第一人。在公元263年的魏滅蜀之戰中,薑維被鄧艾所牽製,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突破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薑維只好放棄陰平,退保劍閣,以此抵擋鍾會大軍的進攻。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因為需要抵擋鍾會大軍,薑維無法回援成都,更無法去阻攔鄧艾,這顯然給了鄧艾一個消滅蜀漢的良好機會。

廖化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公元263年九月,薑維為鄧艾所逼,從遝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口。中途得知陽安關口被攻克,鍾會軍長驅直入,於是放棄陰平,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對於廖化這位老將,曾經是關羽的手下,也即在蜀漢的文臣武將中,廖化擁有深厚的資歷。在諸葛亮、薑維北伐中原期間,廖化都是受到倚重的武將。景元五年(264年)春,蜀國滅亡之後,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張翼

時人語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廖(廖化)。(《華陽國志》引)。對於張翼來說,同樣是蜀漢後期的名將。張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為郡武陽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後隨諸葛亮和薑維北伐,官至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在魏滅蜀之戰中,張翼與廖化、張翼、董厥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在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被鄧艾擊敗後,張翼等人於是隨薑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薑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羅憲

羅憲(218年—270年),字令則,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國進攻蜀國時,羅憲鎮守永安城,這也是蜀漢的東大門,自夷陵之戰後,永安成為蜀漢的一座重鎮。到成都失敗時,因為後主劉禪歸降曹魏,永安城中騷動,長江邊的長史都棄城逃走,羅憲將一個作亂者斬首,永安城的百姓才安定。對於羅憲這位名將,因為需要鎮守永安,加上沒有後主劉禪的命令,所以在鄧艾兵臨成都時,他根本沒有辦法回去支援。從羅憲後面的表現來看,他顯然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武將。公元267年(泰始三年),冬天,羅憲入朝,被晉武帝司馬炎進位冠軍將軍、假節。公元270年(泰始六年),羅憲卒於任上,被追封為安南將軍,諡烈侯。

霍弋

最後,霍弋(生卒年不詳),字紹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國時期蜀漢至西晉初時將領。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永昌郡發生叛亂,後主劉禪以霍弋領永昌太守,率軍討伐,斬其豪帥,郡界寧靜之後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統領南中諸郡。自此之後,霍弋長期鎮守蜀漢的南中地區,為穩定蜀漢後方做出了重要貢獻。景耀六年(263年),霍弋進號安南將軍。同年,曹魏征西將軍鄧艾偷襲陰平,霍弋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後主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不準,不久之後,劉禪投降,霍弋在得知司馬昭善待劉禪後,才率領南中六郡投降。

西晉建立後,霍弋這位名將仍為南中都督,平定交阯等郡,功封列侯。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滅蜀之戰中,霍弋是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變量,因為他手中執掌了南中六郡的數萬大軍,完全可以回師成都,從而抵擋鄧艾,可惜後主劉禪並沒有讓他回來,這成為蜀國滅亡的原因之一。總的來說,在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還有薑維、廖化、張翼、羅憲、霍弋這五大名將,如果有一個人在成都的話,蜀國都很難滅亡。

相关参考

三國最後的名將終結者,一人滅掉三大頂級名將

263年8月司馬昭發動三路伐蜀之戰,戰前曹魏朝中上下反對者多,原本以為這是一場要持續較長時間的戰役,卻沒想到鄧艾兵行險著突破陰平小道的天險,連續拿下江油、涪城、綿竹後一路挺進到成都,在姜維的蜀漢主力大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為何卻被鄧艾完虐,更被陳壽稱 ”名過其實”

《三國演義》中,蜀國在諸葛亮死後持續衰弱,除了姜維外,再無一個能打的。當鄧艾偷度陰平成功,夜襲江油,突占涪城,直逼綿竹,此時姜維還在劍閣,在這緊要關頭,蜀漢終於派出他們最後王牌,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為何卻被鄧艾完虐,更被陳壽稱 ”名過其實”

《三國演義》中,蜀國在諸葛亮死後持續衰弱,除了姜維外,再無一個能打的。當鄧艾偷度陰平成功,夜襲江油,突占涪城,直逼綿竹,此時姜維還在劍閣,在這緊要關頭,蜀漢終於派出他們最後王牌,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

历史秘闻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為何卻被鄧艾完虐,更被陳壽稱 ”名過其實”

《三國演義》中,蜀國在諸葛亮死後持續衰弱,除了姜維外,再無一個能打的。當鄧艾偷度陰平成功,夜襲江油,突占涪城,直逼綿竹,此時姜維還在劍閣,在這緊要關頭,蜀漢終於派出他們最後王牌,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

三國名將鍾會在滅蜀後,為什麼要叛變

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遣三路大軍,討伐蜀漢政權,最終將其滅掉。蜀漢滅亡幾個月後,成都就發生了一場動亂,魏國大將鍾會妄圖謀反叛亂,結果引起了一場血雨腥風。許多人不明白,鍾會是司馬昭的親信,又有了滅蜀

三國名將鍾會在滅蜀後,為什麼要叛變

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遣三路大軍,討伐蜀漢政權,最終將其滅掉。蜀漢滅亡幾個月後,成都就發生了一場動亂,魏國大將鍾會妄圖謀反叛亂,結果引起了一場血雨腥風。許多人不明白,鍾會是司馬昭的親信,又有了滅蜀

魏延能力非凡,且一心為蜀漢,為何會被夷三族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誰死得最慘最憋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關羽、張飛、姜維、夏侯淵等人;不過,以上這些名將雖然死得可惜,但卻不憋屈,因為他們要麼是自作自受,要麼是戰死沙場,沒什麼可憋屈的。其實要說在三國時期,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若當時關羽不在,在場的還有誰能斬華雄

此時作為盟主的袁紹,看到沒人敢去挑戰華雄,於是就想到了用激將法,他在開聯盟會議時說:「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聽到這句話關羽被激怒了,他自告奮勇想去斬殺華雄,哪知道卻引來了一

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栽培的親信,司馬昭為何殺了他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薑維逐漸全面主持起蜀國的軍事大局。薑維秉承諸葛亮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理想,頻頻出兵討伐魏國,《三國志》記載,前後共有十一次之多。但遺憾的是,薑維興師動眾連年用兵,結

五大灵瑞之兽,第三凤凰,第一每人都想被它喊一声,麒麟不在其中

五大灵瑞之兽,第三凤凰,第一每个人都想被它喊一声,麒麟不在其中!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远古时代,因为解释不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所以就把很多东西归结为神灵之说。后世对这些东西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