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他大概是邊塞詩人中最沒有擔當的人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他大概是邊塞詩人中最沒有擔當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他大概是邊塞詩人中最沒有擔當的人
唐代邊塞詩派發展最為鼎盛,先後出現了不少邊塞詩人,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人,均留下了無數傳世名作。
還有一位被後世稱為唐朝最後一個典型的邊塞詩人——李益,尤其是他的這首《夜上受降城聞笛》,在當時被廣為傳誦。
今日小覓分享: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
—【注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修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另一種說法是: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作“回樂峰”。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徵人:戍邊的將士。
李益是唐代詩人中在邊塞從軍時間最長的詩人,他前後五次出塞從軍,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邊塞生活,因此他對邊塞生活非常了解。
早年李益仕途不順,在經歷了許多挫折與坎坷後,到了晚年才開始飛黃騰達。但李益本就偏激的性格,經此之後更加變本加厲。
據說李益年輕時,曾與一伎女霍小玉相愛。這霍小玉本是霍王府的庶出,霍王死後,因母親身份低微,母女二人被趕出王府,後淪為娼妓。
20歲的李益遇到了青春、貌美的霍小玉,因此互生情意。但霍小玉心知自己身份低微,無法與李益在一起,便與他做了個約定。
霍小玉希望能夠和李益在一起相愛八年,八年後,任由李益選取名門閨秀為妻,而自己則削發為尼,不再相見。
過了不久,李益進士及第,授予鄭縣主簿的官職。就任後,還立刻與高門女子成婚,並且與霍小玉斷絕了書信往來,再沒有蹤跡。
小玉日思夜想,多方打探消息,最終錢財用盡,病重而亡。李益也因為這等負心行徑受到世人譴責,留下了心理陰影。
以至於後來雖飛黃騰達、步步高升,但卻變得越來越沒有責任與擔當、自私狹隘,終日與毫無氣節的奸佞小人們混在一起,為後人所詬病。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武漢解封了,寫《黃鶴樓》的崔顥,寫的邊塞詩卻是豪俠氣概
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傳唱古今,然而崔顥不僅一首《黃鶴樓》,崔顥還有以邊塞為題材的詩。崔顥的邊塞詩有著豪俠氣概、風格是豪爽俊麗。如「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古遊俠呈軍中諸將
王昌齡的詩中,邊塞詩、閨情宮怨詩和送別詩這三類題材較多,且大都是千古名句。邊塞詩中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出塞》;閨情宮怨詩則是“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閨怨》;當然也少不
李頎邊塞詩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各種樂器,我們先看《古塞下曲》和《塞下曲》兩首,在這三首詩中,「琵琶」、「羌笛」、「金笳」等樂器,是傳達悲切思想的重要角色,將詩的境界在雄渾剛勁之中透著悲愴。於壯中見悲,悲更
(蝸牛看西遊第3402期)文/蝸牛說起西遊記想必大家一定很瞭解,裏面的孫猴子正義有擔當,尤其他大鬧天宮時看得我們大呼過癮,除了這個故事,其他故事也很有意思,情節也很精彩,不得不說這部小說的作者確實很有
王昌齡的那首邊塞詩《出塞》中有兩句極為經典:“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意思是若有龍城飛將在,匈奴再不敢越過陰山。相信你讀到這句詩的時候,除了能感受到詩人的那種豪邁和些許無奈外,一定會有一個疑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讚頌漢代抗擊匈奴名將李廣的詩句,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建功立業的志向。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龍城"二字,這也表明自古以來中國便有將某地稱為"龍城
由於蘇秦的成功遊說,齊王歸還了十城給燕國。(事見《戰國策?燕策?燕王噲時》)蘇秦還沒回來,有人在燕王面前中傷蘇秦說:「武安君是天下最沒有信用的人。大王您以萬乘之尊的身份恭敬地對待他,在朝堂上也尊重他,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生活中有些孩子真的特別有擔當,懂事得讓人心疼,懂事得讓人感動,他們是父母的驕傲,是弟弟妹妹的榜樣,懂事貼心,心疼父母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分擔憂愁,更能像父母一樣照顧好弟弟妹妹
历史秘闻 送上去,就要毒死男主人;說出實情,女主人難以避免被趕走
由於蘇秦的成功遊說,齊王歸還了十城給燕國。(事見《戰國策?燕策?燕王噲時》)蘇秦還沒回來,有人在燕王面前中傷蘇秦說:「武安君是天下最沒有信用的人。大王您以萬乘之尊的身份恭敬地對待他,在朝堂上也尊重他,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除了在衆多的民族中各有各的方言外,不同地區也有着不同的方言。方言代表着一個地方的語言文化,對於大多數方言來講,若不是從小在當地長大,怕是很難聽懂了,那麼全中國最“沒面子”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