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到底該不該消失
Posted 文化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到底該不該消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到底該不該消失
新春佳節之際,筆者先給朋友們拜年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感慨年味兒變淡了。其實,“年”還是那個“年”,變的是過年的方式,不變的是傳統親情、民族精神、美好期盼的文化內涵。在筆者的老家,依然延續着“磕頭拜年”的風俗習慣。
大年初一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早早起牀,到鄰居家去“磕頭拜年”。鄰居們也會早早打開大門,迎接前來“磕頭拜年”的鄉親們。
“磕頭拜年”這種形式,最近這幾年一直是春節熱議話題。很多人都在反對這種形式,認爲這是一種陋習遺毒。尤其是年輕人,更不願意接受這種方式。
理由無外乎這樣幾種:其一,農村道路難行,尤其是春節期間如果有雨雪,就更不好走了。其二,這種形式是陳舊的觀念,男兒膝下有黃金,豈能輕易跪拜。其三,這種形式有點髒,在跪下磕頭的時候,弄髒了衣褲。
以上幾種說法,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而實際上也是看問題過於片面。 “磕頭拜年”,作爲我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極具民族個性,流傳範圍廣、時間久,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又是傳統文化的傳遞者。沿襲“磕頭拜年”的方式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磕頭拜年”習俗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我大體歸納了以下幾點理由:
首先過年給長輩磕頭拜年是在中國流傳數千年的優良傳統習慣!
磕頭出現在歷史中的時間較爲久遠,但是從何時進入拜年這一習俗中來並沒有具體的史料可加以考證。一般來講,人們認爲磕頭拜年是從部落時期的祭祀活動中衍生出來的。後來延伸到社會、家族中,就發展成對祖先、長輩的一種懷念、尊敬的儀式!其本身並沒有參雜任何對磕頭者人格的侮辱!畢竟對自己的祖先、長輩磕頭,如果你都能感受到羞恥與侮辱,那我只能對你的人品與本質表達深深的懷疑與排斥!
其次重拾鄉情親情,加深各個家庭家族間的感情,促進整個村莊、社會的和諧!
自改革開放以來,數億的中國農民從土地裏解放出來,以打工者的身份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然而這也造成另外一種局面,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卻日漸削減!
許多農村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凋零直至消亡!家族式的農村傳統生態被生生割裂!原先的左鄰右舍迫於生計遍佈國家的五湖四海,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面,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人們如歸巢的倦鳥,自覺形成春運的大潮,回到久違的農村老家!
於是每年大年初一對長輩磕頭拜年,也成了人們重拾鄉情親情,消除彼此長久分離所產生隔閡的重要紐帶!畢竟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藉此良機,以磕頭的方式,向長輩、爹孃表達自己一如既往的尊重和內心的愧疚!加深各個家庭家族間的感情,促進整個村莊、社會的和諧!與國家的核心價值觀也是高度契合!
三對傳統文化的最後堅守!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過各種各樣的“洋節”: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愚人節……反而對中國流傳數千年的傳統節日如:七夕節、元宵節、端午節……不太感冒,甚至牴觸,感覺“土的掉渣”!
民俗學家認爲,民俗是民族的表情,也是民族的滋養和溫潤。古人巧妙地把中國文化的核心元素化爲民俗代代流傳,傳承民俗就是保護中華文化的靈魂。社會越是發展,就越需要傳統和民俗對人內心的調養。
近年來,我國將部分傳統節日定爲法定假日,無疑是復興中國文化的英明之舉,將對喚醒、復活傳統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另外,現在很多地區,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讓許多人大呼過年沒了年味!所以任何的節日必須有足夠的內容也就是儀式感才能體現它本身的價值,才能喚起年輕人參與的熱情!中華的傳統文化才能煥發青春,繼承發揚,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力量!磕頭拜年這種環保無污染的形式恰恰是這種儀式感的最好體現,也是傳統文化得以流傳的很好的載體。
“磕頭拜年”不僅是一項家庭活動,還是一項社交活動,維繫着家族、鄰里之間的感情。“磕頭拜年”不是陋習遺毒,是一種文化傳承。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後堅守!
對於該不該跪下磕頭拜年?您有什麼高見?歡迎發表您的神評論。
相关参考
提起來袁崇煥,有的人會感覺到可惜。袁崇煥被磔殺而死,那一年他47歲,袁崇煥被殺的時候,正當盛年的時候,這樣為國為民、朝氣蓬勃、舍生忘死、仁智勇廉的人,死於敵人之手尚且可惜,何況被自己的人殺害?袁崇煥死
1627年9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駕崩。不久,信王朱由檢繼承大統,定年號為崇禎,也就是後來的明思宗。明朝歷史上出現了罕見的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明英宗和明代宗並非是在正常情況下交接的,而且兩兄弟
1627年9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駕崩。不久,信王朱由檢繼承大統,定年號為崇禎,也就是後來的明思宗。明朝歷史上出現了罕見的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明英宗和明代宗並非是在正常情況下交接的,而且兩兄弟
历史秘闻 以明熹宗無嗣為起點,談談崇禎皇帝到底該不該打擊魏忠賢
1627年9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駕崩。不久,信王朱由檢繼承大統,定年號為崇禎,也就是後來的明思宗。明朝歷史上出現了罕見的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明英宗和明代宗並非是在正常情況下交接的,而且兩兄弟
與搶著做皇帝相對應的是爭儲,幾乎歷朝歷代都有爭儲的情況,同樣隱秘,同樣你死我活。爭儲絕不是一對一的單挑,更像一個集團與另一個集團的群毆。一般而言,爭儲決出勝負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朝臣的割裂,利益集團的重
在我們好像運轉正常的世界上到處都暗藏著數不清的異乎尋常的事物。他們「不該存在」,卻又再真切不過的四處湧現。當這些證據被如此強有力地大面積曝光時,常識的世界徹底撼動了。同時,以」不該存在!「為名的全球巡
在我們好像運轉正常的世界上到處都暗藏著數不清的異乎尋常的事物。他們「不該存在」,卻又再真切不過的四處湧現。當這些證據被如此強有力地大面積曝光時,常識的世界徹底撼動了。同時,以」不該存在!「為名的全球巡
说到楼兰古国,我们便想到了丝绸之路,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
说到楼兰古国,我们便想到了丝绸之路,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
梅蘭芳的兒子和李玉剛之間能有什麼聯繫?一個是京劇表演藝術家,一個是著名的歌手,兩者之間應當是沒什麼關聯的,在生活當中自然也不該有什麼交集,更別說兩人會結下樑子了,可事實並非如此,在現實當中,他們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