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難怪正史不敢記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作爲宋朝開國皇帝的趙匡胤,一生充滿了傳奇,但也留下很多神祕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趙匡胤死因之謎。

《宋史》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只有寥寥數字記載,究竟怎麼死的,是病死還是他殺,宋史中並未提及,宋朝其他官方史書上也沒有多說。

然而,如果沒有趙光義的繼位,或許趙匡胤之死,不會引起後人的關注,但偏偏弟弟趙光義繼位,還提出了一個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這就難免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在史書上,趙匡胤之死,應該和“斧聲燭影”有關。

《宋史紀事本末》和《續湘山野錄》中記載,當晚趙匡胤在宮內和趙光義飲酒,“(外人)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這兩本書記錄差不多,隨後趙匡胤酣睡中死去,趙光義繼位。

但《宋史紀事本末》是明朝人所寫,《續湘山野錄》內容本就荒誕不羈,很難讓人相信準確性。而且,按照宋朝宮廷基本規矩,趙光義應該不能夜宿宮內。

《涑水紀聞》也記載了此時,由於是司馬光所寫,所以應該更可靠一些。趙氏兄弟喝酒,這一段意思差不多,但後來趙光義回家了,沒有夜宿宮中。然而,司馬光的記載中,主要想撇清趙光義“弒兄弒君”的嫌疑,但卻意外留下了二條線索,讓人更加懷疑此事。

由於趙匡胤生前沒有留下繼承人,所以死後誰繼承,就成了一個關鍵。按照司馬光的《涑水紀聞》記載,皇后讓太監王繼恩“召秦王德芳”,讓趙德芳來做皇帝。然而,詭異的是,王繼恩“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趙光義)”。

這裏做一個假設,王繼恩是不是早已被趙光義收買了?否則沒辦法解釋王繼恩的詭異行爲!至於“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這一句話,只是一個理由罷了。原因很簡單,趙光義死後,王繼恩與大臣勾結,密謀廢掉太子,說明王繼恩並非正直之人。

王繼恩見到趙光義之後,這裏就挺有戲劇性的,史書記載:“(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王繼恩促之曰:‘事久,將爲他人有。’”如果趙光義真沒有做皇帝的想法,十頭牛也拉不去吧,但趙光義還是去了。

讓人覺得詭異的是,在王繼恩來到趙光義家中時,遇到了一個醫官程德玄。程德玄何許人也?史書上也沒太多介紹,但有一點讓史家懷疑,即:後蜀國的孟昶,南唐的李煜,吳越國王錢俶,據說都被程德玄毒死了。以上這三個人,都死的不明不白,尤其李煜。

這一天,這個程德玄的醫官行蹤非常詭異,大概二更天來到趙光義府門,開始在門口等候王繼恩了,“(王繼恩)又遇醫官程德玄”,“(王繼恩)乃告以故,叩門與之(程德玄)俱入見王,且召之”。爲什麼偏偏這一天,程德玄這麼早出現呢?

看到程德玄的詭異行蹤,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擅長醫術的程德玄是提供毒藥之人?早就知道今晚有大事發生,早就猜到中毒的趙匡胤今夜將死?所以才早早來到趙光義門口等待,不然又如何解釋這一點?

顯然,這兩個小人物的詭異舉動,讓人很難相信趙光義的無辜。所以,有學者談到趙匡胤死因時,不由的感慨:難怪宋朝官方正史不敢詳細記載,因爲趙匡胤非常有可能是被趙光義謀殺的。

有人說,趙匡胤死掉,一旦處理不好,皇位也未必能落到趙光義頭上,趙匡胤有兒子呀,所以沒必要謀殺,給他人做嫁衣。

其實,看一看趙光義的權勢就明白了,趙匡胤想遷都,卻遭到多數大臣反對,最終趙光義一錘定音的說“在德不在險”,否定了趙匡胤的決定。這說明趙光義已經掌控了朝廷,慢慢架空了趙匡胤。甚至,連趙匡胤身邊的王繼恩,都被趙光義收買了,更何況宮內其他人?所以,趙光義掌控了開封局勢,自然沒有人能搶得過他。因爲開封被他掌控,所以更反對趙匡胤遷都。

相关参考

關羽是怎樣斬的顏良? 正史上的記載, 比起演義來更加驚險可怕

關羽是怎樣斬的顏良?正史上的記載,比起演義來更加驚險可怕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塑造了很多風雲人物,尤其是忠勇的關二爺,義薄雲天的他積累了不少粉絲,以前香港電影里面的兄弟結拜,拜的也是關二

历史秘闻 關羽是怎樣斬的顏良? 正史上的記載, 比起演義來更加驚險可怕

關羽是怎樣斬的顏良?正史上的記載,比起演義來更加驚險可怕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塑造了很多風雲人物,尤其是忠勇的關二爺,義薄雲天的他積累了不少粉絲,以前香港電影里面的兄弟結拜,拜的也是關二

历史秘闻 專家:史書上都不敢記載,太慘了

嘉慶皇帝一輩子過的非常憋屈,錯過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顒琰生於1760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他被秘密立儲,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

人死後真的會轉世投胎嗎?在正史中卻記載着這樣一件真事

在佛教中認爲“萬物皆有因果報應”,有些人在死後可以再生或是投胎轉世,而這就是所謂的輪迴轉世。對於古代這種人死後輪迴的思想,對於現代崇尚科學的人們來說,這就是封建迷信,純屬虛妄,是肯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004年去世,臨終說的話正史不敢收錄

民國時期,是我國風雲變化的一個時代,在中華大地建立了200多年統治的滿清政權也逐漸瓦解,之後又是西方諸蠻入侵的亂世之中,就產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今天我們要講到的這個,就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她臨終說

《戰國策》記載的象比之術,樸實言語如何引人自悟

今天說說《戰國策》裡面的一則小故事。楚國有個叫做昭獻的人來到陽翟,昭獻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權勢的大臣。東周國君得知消息後,打算派東周相國前去接待。但是這個相國不想去,又不敢明說,這個時候蘇厲看出來了,於是

历史秘闻 正史中,三國個人戰鬥力最猛的六員大將,都是誰

漢末三國時代,名將很多,有的善於統兵作戰,有的作戰勇猛,在正史記載中,有六個人個人戰鬥力特別猛,爆發力無人可比,六位都是誰呢?個人戰鬥力最厲害的,首推關羽。關羽在解白馬之圍時,在萬眾之中,斬殺袁紹大將

历史军事 為何美國至今不打俄羅斯

雖然美國一直將俄羅斯視為自己的頭號對手,但為何美國至今不敢打俄羅斯?原來俄羅斯背後有自己的核潛艇與核導彈部隊這兩個盟友無條件支持,難怪美國至今不敢對俄羅斯動手,畢竟俄羅斯掌握有世界上最強的核武實力,一

被雷劈死的皇帝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發性猝死,也都會記錄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極的死,正史就記載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傳說就不同了,可謂是五花八門,讓後人一頭霧水。在清朝的皇帝中

難怪她會怕

(文/靜雅)畫家筆下的世界,大多是美麗的。因爲藝術家們天生有一雙捕捉美麗的眼睛。而畫家的任務就是將這些藏在花花世界中的美麗瞬間捕捉下來,再通過自己的藝術手段,將它們再次呈現給世人,告訴世人,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