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一代梟雄杜月笙活了63歲,臨終前說了7個字,字字戳心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能够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始终坚持在做的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一代梟雄杜月笙活了63歲,臨終前說了7個字,字字戳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一代梟雄杜月笙活了63歲,臨終前說了7個字,字字戳心
一代梟雄杜月笙活了63歲,臨終前說了7個字,字字戳心!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上海高橋小鎮,自幼父母雙亡,嚐盡了人間心酸冷暖。為了生存下去,14歲的杜月笙帶著一個簡單的包裹獨自來到了繁華的大上海。
年少的杜月笙要想在幫派林立的大上海站住腳,何嘗容易,為此他投靠了當時已經名氣很大的黃金榮,在黃公館裡,杜月笙謹慎行事,每晚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仔細觀察身邊每一個人的喜好,漸漸地成為了黃金榮的心腹愛將。
杜月笙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就是結識了蔣介石,並且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衝當了蔣介石的急先鋒,此後他受到了蔣介石的支援,實力也越來越強,最終超越黃金榮,成為了上海灘的真正霸主。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杜月笙死心塌地的為蔣介石賣命,也最終導致了他不同的人生結局。
1949年蔣介石已經是強弩之末,上海即將解放,他將何去何從,成為了頭等大事,儘管蔣介石誠心邀請他去臺灣,但杜月笙很瞭解蔣介石的為人,去了臺灣之後,自己肯定不會有好下場,而留在上海,也明顯不妥,畢竟自己曾經殺害過共產黨人,萬一被秋後算賬,那豈不是完了。
思來想去,杜月笙最終決定去了香港,這樣兩邊都好交代。來到香港之後,杜月笙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哮喘病很嚴重,杜月笙自知來日不多,也就很少出席公眾活動,多數時間都在家中陪伴家人。
到了1951年8月時,杜月笙的病情迅速惡化,從2號到16號,杜月笙曾經5次被死神帶走,又被醫生用強心針給搶救了回來,不過此時的杜月笙整個生理機能都已經癱瘓,腿也不能動了,大小便失禁,活著就是在受罪,杜月笙一心求死。
就在杜月笙生命即將結束之際,他的兒子杜維善也從臺灣趕回來送終,8月16日下午2:30時,蔣介石派來看望杜月笙洪蘭友也來到了杜月笙病榻前,他對杜月笙送來了蔣介石的慰問,沒有想到奄奄一息的杜月笙竟然聽的一清二楚,他用盡全身最後的力氣睜開了眼睛,對著洪蘭友說了最後一句話”好,好,大家有希望“,只有7個字,字字戳心!
杜月笙在說完這7個字後,就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時年63歲。杜月笙死後,按照他生前的遺願,骨灰暫時葬在了臺灣,等以後有機會在葬回上海,他魂牽夢繞的地方。
相关参考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文人騷客,他們留下的著作詩篇後世傳頌,每個時代都有文學的興起,闢如,唐朝興盛詩,宋朝興盛詞,即便在當時異族入主中原的元朝,也有曲的興盛,到了民清時期小說體裁的興起更是捕捉
孔融臨終前哀求曹操放過他兒子,9歲兒子卻說了8個字,成千古名句
孔融臨終前哀求曹操放過他兒子,9歲兒子卻說了8個字,成千古名句導語: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我們都耳熟能詳,作爲大儒孔子的傳人,孔家的後人一直以嚴謹的家風聞名於天下。當年孔融的父親從外面帶回來一袋梨子,當時
清朝光緒年間的女道士,2003年才去世,臨終前只說了三個經典字啊
道教的人們非常看重的事情就是養生,所以在道家歷史上出現過很多位非常長壽的道長,比如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位,她是光緒年間的女道士,2003年才去世,臨終時只說了“3個字”,竟然活了118歲的高齡,究竟她
1946年3月17日一架飛機在雨中撞向了南京郊區岱山,隨着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一代特工大王戴笠就此隕落,終年49歲。事後,周總理在一次會議說了16個字,字字精準。戴笠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不同的人,不同
1946年3月17日一架飛機在雨中撞向了南京郊區岱山,隨着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一代特工大王戴笠就此隕落,終年49歲。事後,周總理在一次會議說了16個字,字字精準。戴笠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不同的人,不同
1884年5月15日,岡村寧次出生於日本東京四名阪町街區的一個沒落武士家庭,由於是早產兒,他出生時很瘦弱,他的父親還擔心他活不下來,將他取名為岡村寧次。岡村寧次似乎命硬,奇蹟般的活了下來。4歲的時候,
1884年5月15日,岡村寧次出生於日本東京四名阪町街區的一個沒落武士家庭,由於是早產兒,他出生時很瘦弱,他的父親還擔心他活不下來,將他取名為岡村寧次。岡村寧次似乎命硬,奇蹟般的活了下來。4歲的時候,
83歲女漢奸臨終前說出真相,一生都在懺悔,死後將遺產全捐給社會
引言從父系社會開始,社會對女性的壓迫便已存在,如《儀禮·喪服·子夏傳》中"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傳達出的三從四德的思想影響深遠。即使是到了幾千年後,科技文化樣樣
清代帝王中,康熙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他不僅滅掉了三藩,加強了集權,而且他收復臺灣,北征沙俄,給大清朝留下了一個穩固的疆土。康熙承諾永遠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而且他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康熙親政之初,他
清代帝王中,康熙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他不僅滅掉了三藩,加強了集權,而且他收復臺灣,北征沙俄,給大清朝留下了一個穩固的疆土。康熙承諾永遠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而且他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康熙親政之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