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Posted 牧师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他是毛主席所说的党内两怪人之一,一个是许世友,一个就是他;他表面的身份是牧师,却能让南京"总统府"和延安瓦窑堡同时出手帮他,请张学良给他方便;他神秘地来往于国共之间,使得阎锡山惊恐不安,胡思乱想!他就是"红色牧师"——董健吾。 董健吾(1891—1970),上海市青浦县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与宋子文是同窗好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上海参加中央特科,是二科情报科的成员,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和联络工作。 1930年开办"大同幼稚园"收养领导人的子女和烈士遗孤,后通过张学良的帮助,送毛岸英、毛岸青去苏联。受宋庆龄之托,护送斯诺、马海德去延安。 董健吾,资料图 孔祥熙委任状开道,张学良暗中查探 1936年一个牧师,拿着当时财政部长孔祥熙亲笔签署的调查员委任状,求见张学良。请少帅帮忙,让他通过东北军防区,前往陕北延安"调查"。张学良感觉此人有点来头,但没当场答应。 在结束见面后,张学良马上密电南京高层。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政府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共中央,请他给予方便。 张学良又密电延安瓦窑堡,延安回电,中共中央知道此人的来意,并请他提供方便,帮助那位牧师顺利到达延安。张学良震惊了!此人是谁?竟如此神通广大。 宋庆龄托他寄药,张学良派出私人飞机送他 原来在何香凝寄裙子,和续范亭死谏带动的汹涌国内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也在秘密寻求与中共和谈。蒋介石知道宋庆龄肯定有渠道与中共联络,但是死要面子的他不肯亲自去请她帮忙。于是委托宋子文去恳请他的姐姐宋庆龄帮忙,找可靠人士去与中共中央联系。 董健吾,资料图 董健吾和宋庆龄是很要好的朋友,宋庆龄推荐了他。更妙的是董健吾与宋子文也是交情很好的大学同学,又博学多识,宋家买古董还请他做"高参"。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 《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毛主席在1936年8月14日致宋子文函:"前次董健吾兄来,托致鄙意,不知已达左右否?" 人民出版社的编者对董健吾加的注释是:"董健吾,公开身份是牧师,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上海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在董健吾赴延安前,蒋介石接见了他,强调要极度保密之外,还向他面授机宜,让他带去国民党给和谈开出的条件:一、不进攻红军;二、一致抗日;三、释放政治犯;四、武装民众。 而宋庆龄则让董健吾带上一大包云南白药,因为当时红军缺乏止血药。 董健吾到西安后,雨雪连绵,路途不畅。只好等天气好转,然而雨雪又持续了几天,身负重任的他只能求助于张学良。当张学良从南京和延安两方都得到证实,决定派私人飞机送"牧师"前往肤施。下飞机又派骑兵连护送他去瓦窑堡。 董健吾,资料图 总统府口信送到瓦窑堡,毛主席回电答复蒋介石 1936年2月19日,董健吾到达延安。红军边防司令迎接,林伯渠设宴洗尘。当时毛主席、彭德怀在山西石楼前线东征晋绥军。周恩来不在延安。博古接待听取了他转述蒋介石的条件后,马上发电给毛主席。毛泽东与张闻天、彭德怀联名给周继吾(即董健吾此行的化名)发来一份电报: 博古同志转周继吾兄: (甲)弟等十分欢迎南京当局觉悟与明智的表示,为联合全国力量抗日救国,弟等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乙)我兄复命南京时望恳切提出弟等之下列意见:(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二)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三)容许全国主力红军迅速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寇迈进(四)释放政治犯,容许人民政治自由(五)内政与经济上实行初步与必要的改革。 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 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 董健吾雕塑,资料图 成立"大同幼稚园",收养领导人子女 1930年底,董健吾创办了名义上是上海基督教"互济会"出面,而实际是由宋庆龄资助和他变卖本人田产筹款的由地下党领导的"大同幼稚园"。 该园专门收养中共烈士和领导人的子女,毛泽东的3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就是由他收养照顾的,以后又由他通过张学良将岸英、岸青送到苏联。 1960年,毛泽东对陈赓说:"我总算才明白,到瓦窑堡商谈国共合作的密使周续吾,就是护送斯诺(去延安)的\'王牧师\',也就是抚养我三个孩子的周续吾。"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特工董健吾,后来在特殊时期受到了迫害,于1970年12月12日因病在上海黯然谢世。 1978年9月,李维汉亲自证明董健吾的革命经历,使董获得平反昭雪,从此恢复名誉。 文/历史流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兵者观察!

相关参考

陈赓曾如何突然“捣乱” 吓懵正在做报告的毛泽东

核心提示:在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陈赓抓耳挠腮,急得不行,突然,陈赓站了起来,直接走向主席台,奔向毛主席。这把在场的人都吓到了,毛主席也懵了,只见陈赓拿起毛主席的瓷杯,把里面的水一饮而尽,喝完之后还敬

蒋介石曾表示愿回庐山养老

原标题:揭秘国共隔海对峙时的三次秘密和谈">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壹第一次秘密和谈:毛泽东邀蒋介石回老家看看>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的台湾政策发生了重大

历史人物 国共两党80年代密商和谈为何抱憾中断

揭秘:国共两党80年代密商和谈为何抱憾中断?  密信由沈诚携至台北面交蒋经国。蒋经国在接密函之时满脸笑容地握住沈诚的手说:“则明弟,你辛苦了。”4月4日,蒋经国约见沈诚说:&l

历史人物 国共两党80年代密商和谈为何抱憾中断

揭秘:国共两党80年代密商和谈为何抱憾中断?  密信由沈诚携至台北面交蒋经国。蒋经国在接密函之时满脸笑容地握住沈诚的手说:“则明弟,你辛苦了。”4月4日,蒋经国约见沈诚说:&l

毛主席提出一个作战方针,元帅赞成,大将却不赞成,最后大将正确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共和谈全面破裂。在此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方针:太行、山东两解放区的主力部队应实行外线出击,西移淮南作战,竟可能多的夺得城市和

陈毅任何职时曾神秘“失踪” 吓坏了西方情报机构

核心提示:在担任省主席之后,陈赓真诚对待云南起义军将领的事情也一度传为佳话。期间陈赓礼贤下士,还组建了陆军医院,为当时百废待兴的云南做出了很大贡献。可是为什么这个经历鲜有人提呢?因为陈赓担任省长的时间

我愿摘一颗星给他

核心提示:毛主席笑着说:“我知道他,他是你手下的常胜将军,打过很多胜仗。”“没错,陈康评个中将,确实低了,我愿意摘一颗星来给他!”陈赓说。原题:此人被评为中将,陈赓不满意,对毛主席说:我愿摘一颗星给他

历史人物 陈赓为何对毛主席说,他的大将军衔是李聚奎给的?

陈赓大将生性幽默,爱开玩笑,喜搞恶作剧,是公认的“开心果”。对于陈赓的玩笑话,还有一个人当时就当了真,他就是开国上将李聚奎。>1955年授衔前的几天,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

中国历史 北平和谈

解放战争后期,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进行的关于和平的谈判。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54万余人。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和维护反动统治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已陷入土崩瓦

陈赓负生平最严重伤

核心提示:起义军撤离南昌时,陈赓已出任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一营营长。就是在这次会昌城外国共两方黄埔生的第一次交战中,陈赓负了重伤,左腿三处中弹,膝盖骨的肌腱被打断,胫骨、腓骨也被击伤,倒地无法行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