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

Posted 商朝

篇首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商朝甲骨文记载的上甲微到祖乙世系,不同于《史记》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商代是世界历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大约公元前1600年前,商国首领天乙汤,在战胜韦、顾、昆吾等国后,把矛头指向大夏国。鸣条之战,夏桀战败出逃,商汤跟踪追击,捕获了夏桀,并把他流放到了南巢。商朝建立。 商国是怎么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部落,逐步做大,最后吞并大夏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商建国之前的商公世系了。 关于商朝的事迹,史料记载可靠的,首推《史记 殷本纪》。西汉早年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生活的时代,距离商王朝灭亡(约前1046年)已经有900多年,所以当时太史公主要是依靠文献资料写出的殷商史。 在早于《史记》的战国史书《竹书纪年》里,商朝被称为商,而《史记》则称为殷。商朝到底是叫做殷还是商,历来存在争议。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不止一次出现了「 ”大邑商”三个字,却没有发现”殷「 ”字的存在。 「 ”殷商”二字虽未见于甲骨文,却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屡见。 《诗经 大雅 大明》曰:「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诗经 大雅 荡》里有:「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的句子,重复七次。 挚仲氏任,就是太任,殷商时期西伯侯季历之妻,周文王姬昌之母。文王姬昌,就是灭商成功的武王姬发之父。 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看出,这个”殷商「 ”,或许是周人和其他邦国对于商国的称呼。 商亡于帝辛,也就是商王受,后世称为商纣王。 商兴起于汤,商汤自称为武王。除《史记》外,在《诗经 长发》中也有同样的说法。 「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诗经 长发》 据《国语 周语下》曰:「 ”玄王勤商,十四世而兴。”太史公也说,从商人的先祖契(玄王)到商汤,一共有十四代君主,他们分别是: 第一世:契 第二世:昭明 第三世:相土 第四世:昌若 第五世:曹圉 第六世:冥 第七世:振 第八世:微 第九世:报丁 第十世:报乙 第十一世:报丙 第十二世:主壬 第十三世:主癸 第十四世:天乙(汤) 1917年,王国维写了两篇论文,名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排出了一个殷商的世系,证明《史记》中所记载的殷商先公,除个别有误外,基本是可信的。 《史记 殷本纪》真的没错吗?近年来考释出的甲骨文卜辞似乎颠覆了这一说法。 在殷墟出土的一片甲骨上,记载了商王在”甲戌日祭祀上甲,乙亥日祭祀匚乙,丙子日祭祀匚丙,口口日祭祀匚丁,壬午日祭祀示壬,癸未日祭祀示癸「 ”的事。 「 ”甲戌翌上甲,乙亥翌匚乙,丙子翌匚丙,口口翌匚丁,壬午翌示壬,癸未翌示癸。。。”(粹113;契20+善斋藏片) 我们可以看出,甲戌日祭祀名为上甲的祖先,乙亥日祭祀名为匚乙的祖先,丙子日祭祀名为匚丙的祖先,则遗失的两个字口口,当为丁丑。也就是丁丑日祭祀名为匚丁的祖先。 这里的匚乙,就是《史记》中的报乙。匚,是一种祭祀的名字,匚乙的意思和祖乙类似,祖乙,甲骨文中做且乙。 这里的示壬,就是《史记》中的主壬,也是一种祭祀的名字。 《礼记·祭法》记载:"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礼记》说的”考,王考,皇考,显考,祖考「 ”,在殷商时代则是”祖,匚,示,太「 ”等词。所以才有太甲,太戊,匚乙,匚丙,示壬,示癸等称号。 到了汉时代,已经无人知道这种叫法,司马迁于是误读为报乙,主癸。 我们从上述甲骨卜辞可以看到: 殷中后期的商王,祭祀的顺序是上甲,匚乙,匚丙,匚丁,示壬,示癸。 这里隐藏着几个秘密。 第一:司马迁说报丁是微的儿子,报乙是报丁的儿子是不对的。 事实上,根据甲骨文刻写的顺序而言,匚乙才是上甲微的儿子,匚丙才是匚丁的父亲,匚丁是上甲的曾孙。 「 ”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史记 殷本纪》 上甲就是微。是先商时期著名的商代先公。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 ”《国语 鲁语》 所谓”商人报焉「 ”,其实是”商人匚焉「 ”,也就是商人祭祀他的意思。 第二:根据十天干而言,甲、乙、丙、丁之后,是戊、己、庚、辛,然后才是壬,癸。商王的现在出生日不可能按照十天干自然排序,死亡之日也不可能按照十天干自然排序,所以,这里的商代先公名都是祭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 但到了商朝建立以后,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小甲这些祭名,则很有可能是商王的忌日,也就是以死亡日为名的,魏延不好解释的是帝辛,史料记载他死于甲子日,却被后世称为帝辛而不是帝甲。 第三:这套祭祀法,是商王朝后期才建立和完善的,从甲骨文卜辞来看,上甲(名微)乃商代先公第一个以日为名的人,也就是说,上甲微是商汤最为重视的先祖。这一点,从甲骨文众多以上甲开始的合祭先公先王卜辞可以看出来。 ”自上甲用羌「 ”(武丁时 金459) ”登自上甲「 ”(武丁时 前5.2.4) 类似的卜辞有六七十条之多。 下面这条卜辞极为重要,它说的是某位商王在乙未这一天用酒和其他祭品祭祀十位祖先的事。这里不但排列了十位祖先的先后次序,还写明了祭品的数量,让我们对当时商王重视先王的程度有了直接的认识。文曰: 乙未日用酒和其他物祭祀,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且乙。。。。 ”乙未酒口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口口口口口三且乙口。。。「 ”(粹112:后上8.14+善斋藏片) 前面的从上甲到示癸,我们已经搞懂了。从祭品的数量来看,上甲是大乙之前的商六世先公中最被重视的一位,所以凡合祭均从上甲开始。上甲祭品数量和商朝开国之君大乙(商汤)一样,都是十件。而匚乙示壬等人只有三件。 按照这片甲骨的记载,商朝建立之后,商王世系是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小甲,口口,口口,祖乙。那么《史记》中是怎么写的呢? 司马迁写到,汤死后,太子太丁没有继位就死了,于是传位给太丁之弟外丙,外丙死后传给中壬。中壬死后传给太丁之子太甲。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史记 殷本纪》 太甲继位后不明,被伊尹流放桐宫。后被伊尹称之为太宗。太宗死后,子沃丁立,沃丁死后,弟太庚立。太庚死后,子小甲立。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伊尹。。。襃帝太甲,称太宗。太宗崩,子沃丁立。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 ”《史记 殷本纪》 大家请看,从上面这件甲骨文卜辞可以看出,商代祭祀先王的时候,排名第一的是大乙,也就是天乙汤(商汤),第二是大丁,第三是大甲,并没有外丙和中壬。第四是大庚,然后是小甲。。。最后是祖乙。 ”乙未酒口品上甲十匚乙三匚丙三匚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口口口口口三且乙口。。。「 ”(粹112:后上8.14+善斋藏片) 我们可以看出,商王祭祀自己的先王,名字分别是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并非司马迁说的天乙,太甲,太庚。 这样看来,大乙之子大丁,也就是《史记》所说的商汤太子太丁,应该是继承了王位的。而大丁之弟外丙和中壬,是否曾经为王则要打个问号。 太甲死后,沃丁是否曾经在位也要打个很大的问号。 文章到此,我们基本搞清楚了商朝建立之前的六世和建立之后的八世的真实情况。 在商王祭祀的时候,太古老的祖先祭祀时并不太重视,直系先祖则是从上甲微开始的。 上甲,匚乙,匚丙,匚丁,示壬,示癸,大乙一脉相传,是商汤(大乙)的直系血脉。 商汤之后,则是大丁,大甲,大庚,小甲。。。乃至祖乙,包括甲骨文遗失的那两位,一共七世,也是很清楚的。 从上甲到祖乙,一共十四世,这就是先商和早商时期完整的商王世系了。 上甲微是谁?后世商王为何那么重视他?下一篇文章为您揭晓。

相关参考

商中宗太戊,是商朝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汤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商朝复兴。与祖乙、太甲并称为三示(

商朝的起源

历史第二个朝代“商朝”的起源见证历史明智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由于流传下来与关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至今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

历史人物 商朝第22任国王小乙简介

商朝天子中文名:子敛别号:小乙国籍:商朝民族:中原族出生地:河北职业:君主在位时候:10年(历史lishixinzhi.com)继承人:武丁前任:小辛谥号:惠王小乙人物小乙: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

夏朝历史 夏朝文化的探索

 夏朝文化的探索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文献对夏朝的论述虽仍系传说,但是从《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已被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实为信史的情况推断,

夏朝历史 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在哪里?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

历史人物 商朝人物祖乙简介

商代人物本名:子滕别称:子胜、祖乙、且乙所处时代:商代民族族群:中原族重要造诣:中兴商代职业:商代君主在位时候:19年庙号:中宗祖乙人物平生祖乙,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是商王河亶甲之子。河亶

商穆王祖乙简介 使商朝再度中兴功勋卓著的明君

商穆王(祖乙)子滕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祖乙,生卒年不详,河甲子。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河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又

商朝历史 甲骨文详细记载妻子身体状况

根据已知的情况,出土铜钺最多的墓葬是7件,妇好墓是出土铜钺第二多的墓葬。她叫妇好,身处殷商盛世,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巾帼女将。她居住的古城后来叫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从今天开始到6月26日,《王

历史人物 祖乙 祖乙的父亲是谁 祖乙是怎么死的

  本名:子滕  别称:子胜、祖乙、且乙  所处时代:商朝  民族族群:华夏族  主要成就:复兴商朝www.cha138.com  职业:商朝君主  在位时间:19年  庙号:中宗  祖乙,生卒年不详

商朝皇帝外壬(商朝第十一任君主)简介

  商朝皇帝外壬(商朝第十一任君主)简介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商朝第十一任的国王。一说在位10年。在位时发生九世乱,乃诸侯不朝。《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