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非他功不可没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非他功不可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非他功不可没
金安,字曰安,京兆(今西安)人氏,生活于唐代晚期。咸通年间(860-873年)中进士后,受任浮梁县令,他的任期内,也是浮梁的非常时期。 *非常时期: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席卷近半大唐江山。 唐僖宗即位不久,黄巢带领十万起义大军,从山东打到河南,不久又从安徽打到江西。 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义军攻克饶州,浮梁告急, 一片恐慌。原县治在隔河东南(南城),原称新昌县,天宝元年改名为浮梁。 开元年间(713—741年)旧治南城曾筑城墙,后因洪水泛滥,才迁河西高地(如今旧城)。迁址后的几十年,新城各项设施未曾完善,也没有修筑城墙,无法防御外敌。 身为县令的金安,沉思了很久。而后,带领逃难百姓,回到旧城(南城),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城墙,短短十几日,筑城告成,老幼得以安顿,金安亲力亲为,日夜巡防, 黄巢义军久攻不下,便向福建方向转移。 乾符六年(879年), 黄巢义军又自粤(广东)南方向进入江西,重入饶州、信州。金安率领军民,加固城墙,防守不怠,黄巢部队又不克自退。 乾符七年(880年),黄巢军队再次攻克信州、饶州和皖南大部分地区。金安除坚守城池以外,还组织民团,与义军对阵,双方各有胜负,义军久攻不下,退守到浮梁东北的髙岭附近驻扎。不久,便向长安方向开拔了,黄巢义军三进三出江西,对浮梁却无可奈何。金安带领军民,保住了城里的粮仓,百姓得以安生,南城也因此留治十七年。 在此期间,朝廷也因功授金安为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掌赣皖军政要职。而浮梁县令一职,由金安长子叔彦继任。不久,与反叛朝廷的刘建锋交战阵亡。朝廷追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复任金安次子叔迟为县令,直至县境安宁。晚年,金叔迟不忍离开,便举家入籍浮梁。 他逝世后,浮梁百姓为了纪念金氏父子相继四十余年的为保浮梁死难之功,在县治(今浮梁古县衙)仪门的左边,修建了金公祠,并且春秋二祭供奉。以后的各代都为之修缮。明万历年间再度重修,县令徐学聚作记。 在宋代,金安的后裔鼎臣、汝臣、纯臣、君著、君佐、君卿、君佑皆中进士。明代的金达(峙滩乡英溪村人)更是中了探花。 金安父子作为浮梁父母官,在非常时期,忠国保民,这种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值得敬仰的。相关参考
明朝有一位非常悲催的王爷,父亲当过皇帝,儿子也当过皇帝,就连哥哥和侄子都是皇帝,唯独他生前没坐过龙椅,此人就是兴献王朱佑杬,即嘉靖皇帝的老爸。朱佑杬共有两子一女,皆由妻子蒋氏所生,可见他也算是用情专一
道光有什么过人之处?乾隆和嘉庆为何都认为继承皇位非他莫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爱新觉罗氏·旻宁,也就是说之后大伙儿熟识的道光皇帝,道光始终衣食住行在祖先的高分之中,对比于康熙皇帝、乾隆
曹操为立世子大伤脑筋。长子曹昂战死多年,次子曹铄也早已夭折;现在,三儿子曹丕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子,要说,曹丕勤奋谨慎,各方面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来,按照长幼顺序,曹操理应把他立为世子,但是,曹操的另一个儿
为什么常胜将军非他莫属?此人比关羽更勇猛,比赵云更善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中国古代历史,将会终究都绕不动三国手游这一话题讨论吧,在哪个风卷残云的时代,问世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与传奇
第一名呂布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歷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划過,並沒有
摘要: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认为,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而我朝野则盈廷虚骄,均以为杀一李鸿章,万事皆了。梁氏更是痛责,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若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
曹操为立世子大伤脑筋。长子曹昂战死多年,次子曹铄也早已夭折;现在,三儿子曹丕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子,要说,曹丕勤奋谨慎,各方面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来,按照长幼顺序,曹操理应把他立为世子,但是,曹操的另一个儿...
历史小说 盘点《鹿鼎记》中双儿的三个扮演者,最喜欢的非他莫属
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众多武侠爱好者的欢迎,虽然《鹿鼎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武侠小说。纵观《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等。哪一个男主角不是武功盖世。唯独《鹿鼎记》中的
历史人物 张作霖具有一种独特的豪气,赵家小姐由崇拜变成爱慕,非他不嫁
作者注:头条专栏读书工作室旗下产品,根据资料编写,非虚构小说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吴学华讲历史》,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文章。有讲述上海大亨杜月笙,如何利用身边的女人,一步步登上事业高峰的《杜月生对女人的权谋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