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老农:怎能忘祖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老农:怎能忘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老农:怎能忘祖

现在很多传统的家庭中都会有一些「 ”老物件儿”,也就是传家宝,尤其以南方人居多,特别是一些历史渊源比较悠久、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地区,更是如此。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河南农民,他拿「 ”金碗”请专家鉴定,专家:你上交吧!老农:怎能忘祖! 在我国历史上,经常以「 ”中原”一带来诉说中华的文化与历史,甚至可以说历史上大部分朝代都有在「 ”中原”一带留下历史的印记,而河南作为「 ”中原”的核心则有着说不完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南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五帝时期,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在河南留下部族的图腾,「 ”炎黄子孙”也由此而来。夏商时期的都城都是建立在河南的郑州、安阳,直到宋朝,河南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而河南地区出土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据说河南一带会经常发掘出很多历史朝代的文物,由此可见在古代时期河南的繁华程度。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河南的农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把自家珍藏的一件「 ”老物件儿”——「 ”金碗”拿到了文物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他想知道这个碗的真假和实际价值。 对于这位农民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谁家要是能够有一个传家宝,都想衡量一下价值,这样才知道是否要更加妥善地保存。 当鉴定专家看到这个「 ”金碗”时,发现上面的作工精致、细腻,并且在碗的后面底部还雕刻着「 ”宣统”的字样。而农民也道出了「 ”金碗”的实情,据农民回忆,他的长辈告诉他这个金碗末代皇帝溥仪曾经用过。 经过专家仔细的甄别与鉴定,最后判定这是真品,只是并不是河南本地出土的文物,而是清朝皇宫里的物件,但为什么皇族的东西会流落到河南民间呢?让我们回顾一下末代皇帝的「 ”漂泊”岁月。 溥仪是三岁登基的小皇帝,未知人事的他还没明白皇帝的意义时,在六岁时又在懵懂之下被退了位,完结了清朝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碍于溥仪是清室皇族的尊贵身份,民国政府并没有把他赶出紫禁城,反而在紫禁城中给他圈出一块地生活,并且提供这些皇室成员日常开销的费用。 但素来奢侈习惯的皇室成员们,以溥仪为首根本无法忍受节俭度日的行为,再加上撤去了大量宫女、太监的管理,使后期的紫禁城管理非常松懈,偷盗行为犹如家常便饭,他们会偷偷拿出宫中的珍宝到外面变换生活费,当然也有的是为了谋取钱财。 就这样以溥仪为首的皇室成员、家仆都干着偷鸡摸狗之事,宫中的珍宝也大量流失于民间。尤其到了伪满时期,溥仪从紫禁城中撤到长春伪皇宫中时,更是携带了大批的珍宝、文玩、古董、字画等,后来日本人战败后,溥仪逃跑时来不及带走这些宝贝,而又流落了大批的珍玩。 而眼前的这只「 ”金碗”显然是当年溥仪用过的物件儿,只是金碗是在紫禁城中流出,还是在伪皇宫流出,就无从知晓了。 专家鉴定后「 ”金碗”后与农民建议,「 ”你上交吧”,而农民听后则直接拒绝,说这是自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宝贝,传了几辈子的人,已经视为传家宝,怎能忘祖而上交金碗呢? 专家不能强求,只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而农民也表示回家后一定会好好珍藏,不会使传家宝出现破损。 好在是个「 ”金碗”,不需要太多精心或专业的储藏,否则像这样的老物件儿,都会随着时间加长而氧化,最终损毁。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萱草能忘忧,芍药可醒酒

萱草能忘忧,芍药可醒酒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谈到这么一则轶事。  话说唐明皇在华清宫临幸杨贵妃,那夜两人喝御酒无数,第二天宿酒初醒时感觉不是很舒服,明皇就与贵妃比肩同行去欣赏御苑内的木芍药。  明

历史典故 成语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

 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  数典忘祖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数典忘祖释义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

图你能忘了哥哥么 霸王别姬影评你看过么难忘么图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图】你能忘了哥哥么霸王别姬影评你看过么难忘么【图】”的详细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也不知道大家看过多少霸王别姬影评。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

  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  数典忘祖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数典忘祖释义  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

  数典忘祖的主人公是谁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  数典忘祖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数典忘祖释义  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

历史人物 周朝晋国大夫籍谈简介,籍谈数典忘祖典故讲的是什么内容

人物生平启强之评前537年,晋国中军将韩起护送晋女到楚国完婚,上大夫叔向做副手。楚灵王打算了韩起的脚让他做守门人,阉了叔向让他做内宫司宫,问手下们意向如何,启强反话正说,提及韩起之下有赵成、中行吴、魏

山西老农在山洞偶遇古人后离奇死亡

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山西平顺地区有一位老农,因为正好是在农闲时期,这位老农就想去山里面采药,然后再去换钱。有一天,老农在采药时来到了一个神秘的洞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便进入了其中,可是里面漆黑

一个千年传说,九座连环古墓,老农无意发现,揭开战神死亡之谜

2002年初,连接孝感、襄樊两地的高速公路破土动工,高速公路附近的一些农田被占用。一天上午,工地附近村子的一位吴姓老农扛着锄头来到了一个叫做“鹰子包”的土堆边上干活儿,农田里还种了一些菜,老农舍不得浪

朱元璋把一老农接到皇宫,为何还让太子去请安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洪武三年,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农被接进皇宫,朱元璋不仅亲自接见,还在紧邻皇宫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宏大的府邸,让这位老农住进去。此后,朱元璋经常去老农家

老农出一上联,大臣一脸懵逼,身边的婢女却对出经典下联

对对联不只是文人才子的专属,有时朴实无华的老农和没什么学问的婢女也可以对出千古绝对,这大概就是对联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吧!清朝时,发生了一件与对联相关的趣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朝堂大臣张英、老农和婢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