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邓宝珊将军简介和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Posted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邓宝珊将军简介和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邓宝珊将军简介和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邓宝珊,各瑜,甘肃天水人,生于1894年11月10日。他出身贫苦,少年时当过学徒。1909年从兰州应募去新疆伊犁参加新军。初为协统杨缵绪部下的士兵,后提为司书。1910年7月参加同盟会。为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1月7日,伊犁革命党人发动新军起义。邓宝珊参加了攻打清政府伊犁将军署和统领衙门所在地惠远城的战斗。 2月初,又参加精河、沙泉子战斗。他因作战英勇和代理指挥有方荣立战功,调升为参谋。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任命原镇迪道杨增新为新疆都督。1913年,杨增所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大肆残杀革命党人。邓宝珊也在被缉拿之列,于是潜往宁远俄国领事馆,取得护照,取道西伯利亚、路经京津,返回陕西,与同盟会员郭希仁等人相识,组织“共学团”。袁世凯称帝后,与共学团成员一起参加讨袁战斗。1918年1月,他和张义安、董振五等在陕西三原起义,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9月,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建立陕西靖国军,邓宝珊为第四路胡景翼部第二支队长。1921年,胡景翼接受北洋军阀政府的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一师,邓宝珊为该师二团团长。邓对胡接受改编不满, 11月曾派人向孙中山反映陕西靖国军情况,孙中山写信给他,鼓励其“坚持初志, 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邓宝珊就同共产党员有了深厚的交往。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定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邓宝珊热烈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成立国民军,他为第二军第七师师长,曾参加联名电清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

1925年初,胡景翼到河南任督办,邓为右翼总指挥,率李虎臣、蒋世杰两师击溃憨玉琨部。后,邓率部驻陕西,在所部开办军官传习所,任命共产党员胡重差为所长,并聘用经李大钊介绍来的三名苏联顾问,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共产党员葛霁云受李大钊之命到邓部工作,任秘书长。不久,国民军与奉军之间发生矛盾, 8月,邓宝珊率部北上与奉军作战。12月初,他参加国民军会战天津之役。在李大钊策动下,于12月13日在马厂附近领衔发表通电,主张“召集真正民众之国民会议,由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对内谋集全国之统一,对外谋国际之平等”。

1926年1月,国民军在直、豫战场与直、奉军阀作战失利,退回西北。邓宝珊回陕西集结全部。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在五原誓师,宣布策应北伐军北上。邓宝珊任国民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指挥部队同包围西安城之北洋军阀作战,使西安解围。

1927年1月,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于右任任总司令,邓宝珊任副总司令,有许多共产党员在驻陕总部任职。邓宝珊支持驻陕总部创办了中山军事学校和中山学院,一些共产党人任学校领导。邓小平为中山军事学校的政治部主任,陕西共产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为中山学院副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宝珊十分气愤,对受迫害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都尽力加以掩护和援助。

1929年,邓宝珊应冯玉祥之邀,参加蒋冯战争和蒋、冯、阎中原大战。冯阎讨蒋失败后,邓宝珊旅居上海,从事反蒋活动。这个时期,他虽处境不好,仍主张国共合作,共图民族兴旺大业,因而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和迫害。

1932年初,邓宝珊应杨虎城之邀,先后任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代理甘肃省主席、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悉力整编省内武装,协调邻省关系,争取和平环境,使百姓休养生息。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邓宝珊拥护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先后会晤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等人,力劝他们能同仇敌忾,抗击日寇。1936年西安事变时,他积极支持张、杨将军的八项主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任国民党二十一军团长,后改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军在与陕甘宁边区毗邻的榆林,直至抗战胜利。他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十分不满,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陕甘宁边区建立了较好的友邻关系。抗战初期,他就在陕甘宁边区的绥德设立了办事处,沟通联络,转达信件,和平相处,协防抗日。当国民党顽固派多次发动反共高潮时,他能以团结抗日为重,借故进行抵制。

邓宝珊曾多次到过延安,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接见他,与他亲切交谈,使他受到很大教益。1943年5月,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6月,蒋介石电令邓宝珊绕道宁夏去重庆,他却经过延安,并留住二十多天。毛泽东等接见他时,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使他受到教益,更坚定了他团结抗日的信念。他到重庆后,为阻止国民党内反共浪潮,争取民主团结,尽了自己的力量。当他返回榆林再次路过延安时,毛泽东等十分赞赏他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请他以来宾身份参加边区劳动模范大会,他在会上讲话时说: “我是大家的朋友”。1944年12月,毛泽东又在致邓宝珊的信中高度评价了他在抗战上的贡献: “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 “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宝珊对蒋介石悍然发动反共内战,内心不满,想尽办法避免参加。1946年2月,他在参加了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后,回到陕西三原家中,不愿再去榆林卷入内战。后在胡宗南的不断催促下才返回。1947年夏,朱德、续花亭分别写信给邓宝珊,要他当机立断举行起义。他回信表示: “只要有机会,决当为人民革命事业尽一番力。”

1948年8月,傅作义邀邓宝珊以“华北剿匪副总司令”名义进驻包头。在此期间,他曾飞赴北平向傅作义进言,指出华北战局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年底,平津战役期间,邓宝珊应傅作义邀请到达北平,共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建议,他与傅推心置腹进行交谈,促使傅下定决心,同意接受和平建议。邓作为傅的全权代表出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谈判,终于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对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9月,他又接受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协助傅作义、董其武,实现了绥远国民党军队的和平改编和绥远的和平解放。

建国后,邓宝珊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1968年11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邓宝珊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邓宝珊简介 邓宝珊生平 邓宝珊纪念馆

中文名:邓宝珊别名:邓瑜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甘肃省秦州出生日期:1894年11月10日逝世日期:1968年11月27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第三、四届民革中央

历史人物 邓宝珊将军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邓宝珊自杀而死是错误的说法

邓宝珊将军出生于1894年11月10日,当时正是清政府快要灭亡的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人们可以说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童年时期,因为父亲的努力让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因此,邓宝珊在私塾读过几年书。>>

力促“北平无战事” 桃园结义邓宝珊傅作义马占山

邓宝珊将军、傅作义将军和我的祖父相识、相知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的祖父马占山将军受任于东北挺进军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及黑龙江省主席等职。东北挺进军驻防地属第十二战区,傅作义是十二战区司令

力促“北平无战事” 桃园结义邓宝珊傅作义马占山

邓宝珊将军、傅作义将军和我的祖父相识、相知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的祖父马占山将军受任于东北挺进军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及黑龙江省主席等职。东北挺进军驻防地属第十二战区,傅作义是十二战区司令

北京政变始末 北京政变背景和过程

 北京政变发生于1924年10月24日,当时军阀混战还未结束。从直皖战争到直奉战争,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长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之中,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前线指挥战役之际,联合胡景翼、邓宝珊发动了兵谏

秦始皇生平简介 秦始皇嬴政早期有着怎样的经历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嬴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故又称赵政。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

伊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伊尹生平事迹简介

伊尹,名挚,又称阿衡、保衡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道家。《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这可以和古希腊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

伊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伊尹生平事迹简介

伊尹,名挚,又称阿衡、保衡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道家。《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这可以和古希腊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

孔子生平经历简介 孔子小时候是怎样智斗公牛的

“救人哪!”,一天,孔子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呼救声。孔子抬头望去,只见一头黑色公牛撅着尾巴,腾起四蹄,在追赶一个十四五岁的牧童。牧童哪是黑公牛的敌手,跑了一程,便跌倒在地,凶狠的黑公牛向

王守仁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王守仁生平简介

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是状元出生,祖父也颇有学识,因此王守仁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天生聪慧,据说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从将他生下,身具异象,一直长到五岁,仍然没有开口说话。直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