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何香凝的人物生平,何香凝的人物评价

Posted 组织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何香凝的人物生平,何香凝的人物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何香凝的人物生平,何香凝的人物评价

何香凝原名谏,又名瑞谏,广东省南海县人,1879年7月16日生于香港。

1897年10月,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1902年冬随廖东渡日本。次年初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后转入女子师范学校预料。1906年再次考入目白女子大学,攻读博物科。1908年改入本乡女子美术学校,1910年秋毕业于该校。

20世纪初,留日中国学生多数倾向革命。何香凝到日本后,受到当时革命思潮及秋瑾等革命青年影响,很快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1903年,她随廖仲恺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对其宣传的革命道理十分信服。1905年,她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入盟最早的女会员。她将自己在东京的寓所作为孙中山和同盟会党人的通信、聚会场所,并担任了大量联络及勤务工作。同时,还与廖仲恺向海外华侨宣传反清革命,同保皇党进行斗争。

1911年2月,何香凝回到香港。同年11月辛亥革命后,随同廖仲恺到了广州。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廖赴日本,次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此后,她积极追随孙中山,参加讨袁和护法运动。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乱,廖仲恺被捕。何香凝多方奔走,据理力争,终使廖获释。

1924年1月,何香凝出席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坚决拥护国共合作,忠实执行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她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她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合作,并在其帮助下,在广东开展妇女运动,创办妇女运动讲习所,开办妇女学校,出版《妇女之声》旬刊,向妇女宣传反帝反封思想,动员她们参加民主革命,推动了广东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危时,何香凝含泪向他表示:“此后我誓必拥护孙先生在改组国民党的精神”,“我愿为打倒帝国主义,实行三大政策奋斗到底”。①

同年8月20日,国民党右派指使暴徒刺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何香凝悲愤已极。她坚定表示“苟利于国,则吾举家以殉,亦所不惜。”②此后,如更加坚定维护三大政策,为巩固与发展国共合作而艰苦奋斗。她引用廖仲恺的话说“要想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更非注意于最有革命力量的工农阶级不可。” 是年10月,她发起组织援助海丰农民自卫军筹备会”,大力支援农民运动。12月又组织中国各界妇女联合会,以期集中全国妇女力量,致力于国民革命。她指出中国妇女求解放的唯一出路就是投身于国民革命工作。

1926年1月,何香凝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同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对于大会通过制裁西山会议派及继续坚持三大政策的文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继任妇女部部长。

蒋介石为篡夺革命领导权,于1926年3月制造了“中山舰事件”。5月,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和排挤共产党人。何香凝严正斥责蒋介石的反动行径,提出要继续与共产党合作。她指出“共产党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同他共同奋斗,向敌人进攻,完成国民革命”。③

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何香凝组织慰劳队,救护队随军出征,并在沿途开展妇女运动。1927年3月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经过何香凝与宋庆龄、吴玉章等努力,通过了坚持国共合作和三大政策的革命原则。她把切实贯彻扶助农工政策视为关系国民革命成败的大事,指出:“要完成国民革命,只有切实扶助农工”, “扶助农工就是革命,摧残农工就是反革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何香凝与宋庆龄、毛泽东等联名发表《讨蒋通电》。不久,回广州创办仲恺工农学校。1928年初,她辞去所在国民党一切党政职务,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同年秋,她赴菲律宾及南洋诸岛。次年九月又转赴欧洲,留居法国巴黎,一面作画自遣,一面宣传革命主张,抨击国内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于11月从国外回到上海,积极投入抗日民族救亡运动。12月19日,她发表了《对时局之意见》,谴责国民党右派的专制统治,提出执行三大政策,支持人民救国运动的主张。她将历年所作书画变价出售,以所得钱款作为反日救亡工作费用。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爆发后,何香凝筹捐军晌,发表讲演,组织救伤队,并与宋庆龄创办了伤兵医院,有力支援了19路军的抗战。

1933年初,何香凝向国民党中央提出要释放全国政治犯。1934年4月又与宋庆龄等数人签名公布了《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要求停止内战,发动民族自卫战争。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后,何香凝率先响应。她谴责国民党右派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呼吁全国团结,共同御侮。1937年2月,她与宋庆龄等联名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建议,力促国民党改变立场同共产党合作抗日。同年春,她参加了全国各界救国会,担任理事,从事了大量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何香凝立即发起组织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次年夏又与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了“保卫中国大同盟”,进行抗敌支前工作。1939年末汪精卫集团投敌后,她撰文谴责并要求严惩。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她通电斥责蒋介石破坏团结抗战的行径。何香凝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所作的努力和斗争,对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942年7月,何香凝由香港移居桂林。她认为要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有必要将国民党民主派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同国民党右派斗争。因此,她经常与李济深、柳亚子等商议,着手建立国民党民主派组织。1944年移居平乐县八步后,继续酝酿建立组织问题,派人赴两广、湖南等地联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何香凝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卖国、独裁、内战政策,更加积极进行组织国民党民主力量。她草拟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章程》,提出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实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政治主张。同年11月,何香凝到达广州继续进行筹组工作。 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正式成立。不久,她随该会中央机构迁至香港。此后,何香凝积极从事反美反蒋斗争,并为进一步发展国民党民主派组织而努力。1947年秋,她和李济深写信给国民党左派谭平山、柳亚子等,要他们速赴香港,策划成立组织。同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何香凝在开幕讲演中提出“我们要真正的三民主义,我们要实行三大政策”。①1948年1月1日,国民党民主派的联合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何香凝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民革以“彻底铲除革命障碍,建设独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国”为宗旨,规定当前革命任务是“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②民革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民主派在政治上、组织上与蒋介石把持的国民党公开决裂,进一步推动了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5月,何香凝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的“五一”号召,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4月,她由香港到达北平,6月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9月,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为创建新中国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60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作出重大贡献。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逝世。遗体安葬于南京孙中山陵侧,与廖仲恺合墓。

注释

① 《双清文集》下卷第201页。

② 《廖夫人香女士在粤军追悼廖陈大会演说词》, 《廖仲凯先生衰思录》,三民出版部1927年版,第29页。

③ 廖梦醒: 《我的母亲何香凝》,第20页。

① 《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研究》,第191页。

② 《中国各民主党派》,第31页。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何香凝生平故事简介,何香凝历史评价,何香凝怎么死的?

何香凝是著名的女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广东南海棉村乡人。1879年7月16日(清光绪五年五月二十七日)生于香港。何香凝父亲何炳桓,早年在香港药材店当店员,后为茶商,并经营地产,逐渐发展

历史人物 何香凝美术馆_何香凝作品_何香凝作品价格_何香凝主要成就

中文名:何香凝别名:原名瑞谏,又名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878年6月27日(戊寅年)逝世日期:1972年9月1日职业:女权活动家,革命家,画家、政治活动家毕业院校:女子美术大学

历史人物 中华民国人物何香凝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何香凝别号:原名瑞谏,别名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878年6月27日(戊寅年)死日期:1972年09月01日职业:女权活动家,反动家,画家、政治活动家结业院校

知名人物 廖仲恺的人物评价?廖仲恺的主要事迹?

南京紫金山麓的中山陵侧,有一座气势壮观的墓葬。墓道两旁,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前的湖水,平静如镜。五米多高的墓宫,拱圆形的墓顶,六角形的墓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里长眠着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他俩在辛亥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张大烈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张大烈别名:张澄江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1年逝世日期:1941年张大烈人物1931年,张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启迪下,关心祖国的命运。何香凝回国前,亲绘梅花、猛虎各1幅相赠。19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自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棉村(今广州市芳村区)人。生于香港

何香凝与抗日战争中的仲恺农工学校

余德富按语:  何香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奇女子。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她既是一名

传奇女杰胡兰畦生平 民国美女少将胡兰畦简介

胡兰畦(1901年—1994年),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革命战士。她是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和陈毅、吴玉章、廖承志、成仿吾等杰出人士的生前挚友。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她

传奇女杰胡兰畦生平 民国美女少将胡兰畦简介

胡兰畦(1901年—1994年),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革命战士。她是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和陈毅、吴玉章、廖承志、成仿吾等杰出人士的生前挚友。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她

人物志 廖承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廖承志,原藉广东省惠阳县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919年回国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后入岭南大学学习。在孙中山、宋庆龄和他父母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