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黄炎培是什么人物?黄炎培的主要事迹
Posted 同盟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黄炎培是什么人物?黄炎培的主要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黄炎培是什么人物?黄炎培的主要事迹
黄炎培, 字任之,别号抱一。祖籍江苏川沙。1878年10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现属上海市)。1900年入南洋公学就读。1902年乡试中举。是年冬筹建川沙小学,开始他一生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1905年7月,经蔡元培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任上海同盟会干事, 並创办了浦东中学、江苏省教育会等。1909年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及常驻议员。1911年和沈恩孚至京同各省咨议局局长,资政院议员孙洪伊、汤化龙等组织宪友会,开始立宪派活动。同年参加辛亥革命。翌年12月,被任为江苏省署教育司司长。由于他办教育卓著,社会影响很大,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要他出来做官,被他拒绝。1915年12月,他以江苏省教育会的名义反对袁世凯称帝。以后,北洋政府又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都坚辞不就。
黄炎培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写有《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的小册子,发表过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及演讲;实地考察了皖、赣、浙、鲁、冀诸省和美国的教育状况。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于是便把办学中心转移到提倡职业教育上来 1917年5月,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参加者有蔡元培、马相伯、张元济、严修等48人。並发表宣言和章程。宣言指出: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在于毕业者失业,就业者学非所用。章程闸明该社的目的是: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俾为适于生活之准备。①其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7月,该社成立办事部时,黄当选为主任。1918年6月,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 为当时实业界培养了急需人才。同时,还通过出版《教育与职业》期刊,从理论上闸明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使中华职业教育社得到多方的关注和资助,使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的新风尚,也使黄炎培在全国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27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排斥异己,指责黄是“学阀”,于5月19日下令通辑;江苏省教育会被封闭, 中华职业教育社被捣毁, 中华职业学校被查抄,迫使黄出走大连、朝鲜。回国后,从1930年4月,开始为职教社编辑《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一书,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界最实际而有系统的书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创刊《救国通讯》(后改为《国讯》,至1937年停刊),不定期,不收费,进行救国宣传。1932年1月, 日军向关内进逼时,他与熊希龄、马相伯、章太炎等60余人,以中国国难救济会名义,通电全国及南京政府蒋、汪、胡等人:“最近暴日犯锦,长驱直入,而我守土大军,不战先撤。……党国首领,乃亦散处雍容,……事至今日,请诸公捐助一切,负起国防责任,联合全民搞动员,收复失地……,如竟无如何,则党已显然破产, 亦应即日归政全民,召集国民会议, 产生救国政府,俾全民共同奋斗”。①此后,便积极发动中华职业教育社全体成员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为浴血抗战的第19路军运输、救护、捐募衣物。协助上海地方维持会创办“一·二八残废院”,收容参加淞沪一二八抗战的残废将士。和张绍曾、史量才、沈钧儒等组织“国难会”,联名发表宣言,反对国民党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及拒绝实施宪政。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黄炎培以全部精力奔走国事,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抗战初期,被邀参加国民参政会,同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有了接触。为保障人民自由,同国民党进行不懈的斗争。1940年12月,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张君励、梁漱溟等商谈组织民主政团同盟问题。认为在调解国共两党关系中,必须有第三者明确的立场和主张。1941年3月19日,民主政团同盟正式成立时被推为常委和常委会主任。1944年5月,为了便于容纳各无党派民主人士,与张君劢、章伯钧、沈钧儒、张申府等商量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为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6月1日,为促进国共两党恢复和平谈判,与各民主党派及部分知名人士,致电延安中共中央。 7月1日,又与褚辅成、章伯钧等6人乘机前往延安,亲自与毛泽东接触。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来后写了《延安归来》一书,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敬佩。此书对社会各界均有很大影响。
1945年8月,黄炎培与胡厥文等商谈组织新的政团问题。 9月,定名为民主建国会。经过24次筹备会议会, 民主建国会于12月16日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成立大会。成员多是工商界和部分教育界的人士。会议通过了成立宣言、政纲、组织原则和章程,正式宣告民主建国会成立,并决定创办《平民周刊》,作为机关刊物。黄被推为主席团成员,报告筹备经过。在第一次理监事联席会议上,当选为常务理事。翌年3月,由他草拟民主建国会对其他政团应持的态度一稿。提出:对于以争取民主、 自由等为目标之政团,概予以亲切而开诚的友视;民建应保持其教育团体性质之温和态度。①8月,举行理事会议,通过了《本会对于司徒雷登及马歇尔两位联合声明之发言》稿。指出“美国对华政策有重加检讨之必要”。不久,与沈钧儒、梁漱溟、罗隆基等起草民盟宣言, 以书面谈话方式发表,谴责国民党一贯破坏政府决议,“打”有决心,“谈”是欺骗和掩饰的烟幕。
1946年1月,黄炎培以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同年7月以后,国民党要员屡次邀他参加国民大会並脱离民主同盟,都被拒绝。指出: (1)我不能同意于不统一、不团结之下,通过宪法; (2)此路不能通,我不能助朋友走不通之路; (3)欲我脱离同盟,我不能自毁人格。①1947年1月,在民主建国会常务理事会上,他对国民大会通过的宪法,表示坚决反对。10月28日,国民党内政部发言人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后,他写了《我与民盟》一文, 申明民盟自始至终所有文件,没有一字一句构成危害国家颠覆政府的罪名, 以示抗议。
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决心参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推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同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驻港负责人保持联系。1949年6月,他代表民主建国会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至此,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了迂回曲折的道路,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炎培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並从1958年至1964年完成了《八十年来》一书。1965年12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注释
① 见《教育杂志》第9卷第7期。
① 见《黄炎培年谱》第92页。
① 见《黄炎培年谱》,第179页。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黄炎培生平故事简介,黄炎培历史评价,黄炎培怎么死的?
黄炎培,字楚南,旋改韧之,辛亥后改任之,1878年10月1日(清光绪四年九月初六)生于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父亲黄叔才,考取秀才后曾入督抚幕府;母亲孟樾清,出身南汇书香门第。黄炎培少年时豪放不羁,
1.黄炎培说的历史周期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啊黄炎培这番话是在1945年参观延安之后对毛泽东说的,原话大致是“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
黄炎培教育救国黄炎培教育救国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01年进入南洋公学的黄炎培受教于蔡元培。和蔡元培一样,黄炎培
黄炎培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江苏川沙(今上海市)人。1945年发起组织民建,历任民建理事、常务理事,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常委,民建总会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
黄炎培是清末举人,因在社会上从事教育改革而成名。辛亥革命后,黄炎培出任江苏省教育司长,二次革命后政局混乱,辞去官职重新回到社会上服务。他曾感慨说:“居官之清简,总不如在社会做事业之繁苦。此段议论并
核心提示:正在开会的一些参政员听说戴笠到黄炎培家认了错后,讥笑说:“以往做惯了老子的戴笠,这回栽在黄炎培手里做了一次儿子,活该!”还有的参政员十分佩服黄炎培的胆量和斗争艺术。他们说:许多人一听说戴笠,
“未来之国史,必将此空前惨痛之事迹,翔实记载,昭告天下及后世。”1938年,力主对日军罪行展开调查的先见之士黄炎培如此表示。诚如其言。在南京,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后不久,一项针对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
1907年,杨斯盛捐银三十余万两创立浦东中学,聘黄炎培先生为首任校长。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2月,浦东中学校舍建成,杨公斯盛聘李平书、秦砚畦、黄炎培、顾冰畦、陆逸如、张伯初、孟子铨为校董。19
原标题:毛主席年轻时听过他的演讲,后来力邀他出任新中国副总理提起黄炎培,我们都知道他那个著名的“历史周期率”论断,让毛主席都大为感慨。其实,早在25年前,即1920年,毛主席就跟黄炎培见过面了,但当时
《史记》记载:黄帝,姬姓,因为善于造车,故称公孙轩辕。父亲少典,有熊部落的首领,住在轩辕之丘(现河南新郑市区一带),后人号之为轩辕氏。有熊部落起源于陕西麟游西北的杜林附近,后来迁移到轩辕之丘。黄帝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