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为何洪武朝先设后废
篇首语: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为何洪武朝先设后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为何洪武朝先设后废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统一全国以后,朱元璋对他身边的战友越来越不放心。出于监控官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1382年他设立锦衣卫。它的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
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其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明史·刑法志》说:“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且四万(人)。”足见其酷烈程度。
当然,朱元璋自己也知道,此类酷政不可以为常,所以,在蓝玉案以后、也即是功臣都已杀得差不多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他就下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自此洪武朝的锦衣卫就被废除了。
相关参考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闪开!”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
锦衣卫是明朝的一个特殊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正式设立锦衣卫。虽然朱元璋一度废除了锦衣卫,但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恢复了锦衣卫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
皇帝如何给五湖四海的6万锦衣卫发工资?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设立的拱卫司,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卫队。洪武二年设立亲军都尉府,又以负责皇帝仪仗的仪銮司隶输之。洪武十五年罢设亲军都
明朝最厉害的组织锦衣卫,为何在一夜间被人团灭?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锦衣卫成立之初,可谓是风光无限。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手拉起来的。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
明朝的锦衣卫大名鼎鼎,在大家心中是个神秘的特务组织,飞鱼服美轮美奂,绣春刀风情万种,普通锦衣卫已如此星光闪闪,那作为统领锦衣卫的锦衣卫指挥使,想必一定是风光无限,万人敬仰。很遗憾告诉你,锦衣卫指挥使,
一、锦衣卫的来历 “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闪开!” 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 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
相信很多人都在看电影的时候听过这句话:“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散开。”锦衣卫作为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