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

Posted 李鸿章 左宗棠

篇首语: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

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三个超重量级的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可以说,曾、李二人无论是为官、为人都远胜于左宗棠,虽然左宗棠的功劳不小,但说实在的,在官场上他真不是一个吃的开的人。

1881年春,左宗棠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一年,他已经虚岁七十了。古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四十岁就可以称老了,七十岁,古稀之年,即使精力还旺盛,自我感觉也老的不行。

其实,晚清的这个年景,是李鸿章的时代。当家的慈禧也知道,她的天下,还真离不开这个人人骂的李鸿章。眼看洋务事业一天天发达,跟外国人打交道,没李鸿章还真是不行。

但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如何也不是好事,擅长平衡术的慈禧,怎么也要找个能平衡李鸿章的人,于是,一向跟李鸿章不和的左宗棠就被挑中了。

不过,别的高官熬到这个岁数,进军机处都没有问题,唯独左宗棠不合适。他是举人出身,因战争的机缘进入官场,一出手就嗷的没边,当初他一个师爷,居然要巡抚账下的二品总兵都要对他参拜。

左宗棠在大帅府中说一不二,让大帅今天做的事,今天就得做,拖到明天,爷就不伺候了。战况紧急,大帅用人之际,人才难得,对他只能迁就。等到师爷做够了,就独当一面,率领他的楚勇,出征太平军了,直到打出一片天。

可以说,他左宗棠不是像别人那样一步步爬山来的,每一步都要看上司的脸色,防范左右的倾轧,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讲礼仪,顾面子。实际上,这个人等于就没正经的在官场上混过,这样的人,对于官场礼数、宫廷礼仪简直就是个门外汉,什么都不懂,这个硬伤让他一直无法在官场之中建立好的人缘。

当年的军机处是设在宫里的,雍正皇帝设置这个机构的时候,就是个皇帝的小型秘书处,等候在皇帝的边上,时刻准备着。晚清的太后和皇帝没这么牛了,但军机处的性质没变。

左宗棠这样一个门外汉进了宫,伺候皇帝太后办公,处处显着不方便,尽管慈禧看在他功劳的面上,不去责备他失仪,但他自己却也受不了。

不好受的还不仅仅是他自己,军机处的同事更是难受。当日军机处的领班是奕訢,左宗棠进了军机处,奕訢也不敢托大,有重要折子,要请左候(左宗棠封了候)先拜读。左宗棠也当仁不让,拿过来就先看。

可是没看到几行,就放下折子,跟同僚们大谈他当年在新疆的战绩,如何如何料敌如神,如何如何先发制胜,何处埋伏,何处伏击,何处穷追猛打,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过如此。

入疆打败阿古柏是左宗棠一生事业中最得意的杰作,战绩辉煌,有的是可说的,可一说就没完没了,今天说了,明天还说。每个让他看的奏折都看不完,说却说个没完,众军机大臣,有哪个敢打断他呢?奕訢都带头忍着,大家都得忍着。

于是,大家只好等左宗棠吹牛吹累了,下去歇息之时,才偷偷把事情处理掉。说实在的,此时的左宗棠,放在军机处实在是极不合适。

自己受罪,别人也跟着受罪的左宗棠,干了几个月的军机大臣之后,终于干不下去了,外放做了两江总督。到了南京,依旧说他的功业,再加上骂曾国藩或是李鸿章。

左宗棠是个怪杰,的确有经世之才,时代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他要做天下第一,可第一却偏不是他,即使第二,也要跟李鸿章争一争。到了晚年,机会不再,精力也不再,能做的只能是夸夸自己,再就是骂骂别人。

曾经辉煌的左宗棠,晚年再无业绩,有的只是自恋的事业。说起来,左宗棠在历史上屈尊于曾、李之下,没能超越自己,总是陷在自己已有的功业里难以自拔,这就是主要原因。

相关参考

晚清时期李鸿章为何选择两个庸才当统帅

导读:古代中国朋党之争,最大的诟病是认“奴”不认“才”。腐败透顶的晚清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乃至甲午战争的完败亦与党争有关。晚清最突出的朋党之争,是湘淮党争。以李鸿章、左宗棠分别

李鸿章三次顶撞老师曾国藩,关键时刻让步让曾国藩感激涕零

清朝末世沉沦,惨遭列强蹂躏,船坚炮利皆不如世界列国,而能斡旋多年,苟延残喘,所恃者只有一个李鸿章,李鸿章力主洋务,雄心大才却步步维艰,受内外掣肘之害,致使北洋海军军费长期不足,武器战备陈旧落后,甲午一

历史秘闻 李鸿章三次顶撞老师曾国藩,关键时刻让步让曾国藩感激涕零

清朝末世沉沦,惨遭列强蹂躏,船坚炮利皆不如世界列国,而能斡旋多年,苟延残喘,所恃者只有一个李鸿章,李鸿章力主洋务,雄心大才却步步维艰,受内外掣肘之害,致使北洋海军军费长期不足,武器战备陈旧落后,甲午一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左宗棠传》说:他为人多智略,对自己非常严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没有圆滑的行为。同治皇帝曾指出左宗棠的缺点,就是褊忠,有些偏听偏信、偏激。既然《

历史秘闻 为何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前者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后者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史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下面就谈一谈后者四大名臣被世人骂得狗血喷头的原

历史秘闻 为何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前者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后者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史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下面就谈一谈后者四大名臣被世人骂得狗血喷头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