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被皇帝逼离婚再娶,即使自残双脚也难逃命运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被皇帝逼离婚再娶,即使自残双脚也难逃命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被皇帝逼离婚再娶,即使自残双脚也难逃命运
历史新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长太帅成一生悲剧!被皇帝逼离婚再娶,即使自残双脚也难逃命运【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
东晋书法家,高干子弟,书法达人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少负盛名,聪明好学,留下了十八口大缸、管中窥豹等勤奋好学的典故。后因气度不凡被选为驸马,被迫与结发妻子离婚。
早春微凉,冷风丝丝缕缕地在院子里盘旋,迎春花嫩黄的花瓣在有些凝结的空气中微微颤抖。
突然一个少年兴致勃勃地从房间里冲出来,开心地大叫:我写完了!我写完了!少年眉目英俊,俊俏非凡,袖子挽至肘上,清秀的面庞上蹭了一点墨水。门口的仆役揉着惺忪的睡眼问他:您写完什么了啊?
少年得意洋洋道:那十八口大缸的水啊!我小的时候问爹爹,什么时候自己写字才能像他写得一样好,他说我只要把那十八口大缸里的水都用完了,我就出师了!说罢,不再理一脸迷糊的仆役,转身冲进房间里急匆匆地铺开一张新纸,拿起毛笔说:好,我要写一些字,让父亲母亲都看一看!
少年真的写了厚厚的一遝字,或许他真的太希望得到父亲母亲的称赞与夸奖了吧。他抱着自己的心血,激动不已地冲到父亲房前,希望得到父亲的一句肯定。没想到父亲只是略翻了翻,然后叹了口气,在他大字底下点了个点,变成了个太字。少年没想到自己如此努力,却只换来了父亲的叹息与无奈。他不服气,拿着字又去找母亲,打算让母亲评评理。但因为害羞,他隐瞒了父亲点下的一点。
母亲到底还是比父亲耐心多了,拿起纸张仔细斟酌揣摩了半天,她看了看儿子,明白他对于书法的热情与喜爱,试探着说:练了这么久,还是有一点像你父亲的。少年凑过去看,发现母亲的手指正指着父亲加上去的那一点,顿时羞愧万分。从此,他不再浮躁,十年如一日地练字,希望自己能成为超越父亲的书法家。
这个少年,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献之。而他最后也确实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山东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从小活泼可爱、冰雪聪明,成年之后英俊非凡。琅琊王家在历史上本就美男子众多,这王献之更是众多儿子中的佼佼者。也是,王羲之自己本身就帅得感天动地,儿子们又能差到哪去呢?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有名的书法家,儿子们受到他的影响也从小习字。长子王玄之,擅草书和隶书;次子王凝之,也擅长草书和隶书,他的妻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谢道韫。三子王涣之,擅草书,字迹和父亲最像。四子王肃之,曾参与过兰亭集会。五子王徽之,在书法上有极大的突破与成就,六子王操之在当时也很有名气。小儿子王献之,则是在书法上有最高成就的一个。
从年少时期,王献之就表现出书法上的天赋及极高的热情。他七、八岁的时候练字,注意力非常集中,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动画一样,眼睛都不眨。他爸王羲之从后面经过他都没有发觉。
王羲之一时兴起,突然想拔儿子手中的毛笔,结果王献之握笔很牢,王羲之没有抽掉。或许是真的开心,或许是为了掩饰自己恶作剧失败的尴尬,王羲之清了清嗓子夸儿子:你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得知,一、写字的时候笔要握牢,二、不要让爸爸单独带孩子,三、只要你反应够快,绝对可以避开一些尴尬的局面。
听到父亲夸奖的王献之非常开心,下定决心好好练字,成为超越父亲的书法家。三年、五年、十年数十个春夏秋冬轮回而过,当年的小少年已经成为了挺拔的青年。
终其一生,他都在书法的海洋中遨游,不曾有一天的懈怠。不过王献之留下来的笔墨并不多,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唐太宗更喜欢王羲之的字,对王献之的字有些偏见。此处可以看出金主爸爸的重要性。
说起王献之的美貌,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着墨,但我们从一句句短小精练的话语中,还是能推断出王献之是一个非常英俊的男子。
时间过得飞快,小少年初长成时,迎娶了自己的表姊郗道茂。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真意切,志趣相投,可以称得上是佳偶天成。我们无法得知当年的婚礼有多么盛大,但是王家与郗家在当时都是有些权势的家族,两家联姻,必然不会随随便便的。
婚后,小夫妻二人感情也非常好,没有任何矛盾,两人淡泊名利,醉心于书法,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情况下游山玩水,自得其乐,要是放在现在,估计会成为网红夫妻。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玉润,不久后夭亡了。夫妻二人悲痛万分,再无所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事情发生得比我们想像的还要突然。
有一个女人,喜欢王献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个人就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女司马道福,史称新安公主。新安公主年少时期就倾慕于王献之,一心一意想嫁给王献之,给他生孩子。可惜天不遂人愿,当时朝廷碍于桓家的权势,不得不将新安公主嫁给桓温之次子桓济,稳定家族的统治。新安公主一千个不愿意,也不敢反抗命令,只得委委屈屈地嫁了。后来桓济自己找死,想谋杀叔父桓冲,事情败露后被流放了。
这下好了,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她司马道福了!小公主当即放弃了前夫,跑回宫中,央求皇太后与皇上,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成就这段姻缘。可当时王献之是结了婚的呀!人家是生活幸福的有妇之夫,凭什么说换媳妇就换媳妇?结果皇帝一纸诏书下达:令王献之休妻再娶。
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
这下王献之懵了,王献之青梅竹马的小妻子也懵了,这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王献之重情重义,不愿意迎娶新安公主,他早就答应了发妻一生一世一双人,凭什么现在要因为个任性的公主就要变卦?他思前想后,到底还是不敢直接反抗圣旨,把整个家族的脑袋当作儿戏,于是只能想了个最差劲的办法自残。
你新安公主喜欢我,不就是喜欢我的皮相吗?好,我现在变成个残疾人,看你还嫁不嫁!王献之当即用艾草烧伤了自己的双脚,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瘸子,进宫回覆:臣有残疾,不便娶公主。
新安公主笑了:别闹了,我喜欢的是你的脸和你的才华,你就是瘸子我也嫁给你!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王献之的原配小妻子只得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临走时可能哭了,也可能没哭有的时候心碎了,就没有眼泪可以流了。
从历史纪录中我们可以得知,王献之终身都因这件事有着极大的愧疚。《晋书》中记载,王献之曾经在给郗道茂的书信中写道: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我当年原本想着与你携手终老,没想到世事无常,你我竟然走到了这步,说起来全都怨我。
王献之那时候迷恋修仙,长年吃一些乱七八糟的药,脚被艾草熏伤之后也反覆感染。他在信中常常嚷嚷自己脚疼,疼得厉害时,总是要想起发妻来。
他与新安公主的婚后生活应该不幸福,因为王献之直到四十一岁,才与新安公主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王神爱,也就是后来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司马德宗是有名的痴呆皇帝,连吃喝拉撒睡都不能自理。西元四一二年,王献之的独女崩于徽音殿,时年二十九岁,諡安僖皇后,没有子嗣留下。
郗道茂的事情几乎影响了王献之的一生。四十三岁那年,他的脚伤越发严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家里的人为他请来了道士作法,希望他能好好地离开。那个时候,人在临死之前会想和道士说一些自己懊恼的事情,有点像天主教徒向神父忏悔。
王献之忏悔道:我这一辈子做事情,都凭着良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出格。只有我的表姊、我的发妻。我对不起她,我罪无可恕。之后,他闭上眼睛,悄然仙逝,享年四十三岁。
这就是大书法家兼美男子王献之的一生。他的感情生活我们无法评价,也没法说新安公主如愿嫁给他是否就真的快乐,那是属于他俩的一个谜,只有自己才知道。
相关参考
导读:新安公主,东晋简文帝的第三女,从小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且具有倾国倾城之貌。当时的大才子王献之,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不仅才华横溢,且长得相当帅气,新安公主一直想要嫁给他。但是,王献之相当任性,
导读:新安公主,东晋简文帝的第三女,从小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且具有倾国倾城之貌。当时的大才子王献之,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不仅才华横溢,且长得相当帅气,新安公主一直想要嫁给他。但是,王献之相当任性,
唐哀帝李柷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唐哀宗像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
唐哀帝李柷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唐哀宗像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
身为一国之君权势滔天,可也难逃被“绿帽子”的命运。即使三从四德,也不能挡不住后宫女子的“出轨”。1、杨坚杨坚本来是个不错的皇帝,甚至应当成为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可惜晚节不保,病重时知道儿子杨广调
身为一国之君权势滔天,可也难逃被“绿帽子”的命运。即使三从四德,也不能挡不住后宫女子的“出轨”。1、杨坚杨坚本来是个不错的皇帝,甚至应当成为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可惜晚节不保,病重时知道儿子杨广调
飞鸟尽良弓藏!战国名将白起也难逃死亡命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白起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无敌的,任何人都无法真正打败他。在官方历史上,很难发现他的失败。他打了七十多次仗,一生中杀死一百多万名敌人。
历史人物 手段用尽,逼死原皇后,自己也难逃一死,16岁香消玉殒
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皇帝,他们无能懦弱,连自己的皇权自己都拿不住,自然他们也无法掌控命运,比这些皇帝更凄凉的是皇帝的孩子们,他们大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在西魏时代,皇帝没有掌权,文帝作为一个本来是被废掉的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过,人命终究关天,除非暴君,一般的皇帝但凡杀人大都要整出几点甲乙丙丁的理由,罗列几条子午卯酉的罪名,以示自己的明正。不过,凡事过了头味道就变了,比如说嘉庆皇帝杀和|,居然列举了
梁王在平定七国中居功甚伟,死后梁国分为五国,难逃被削弱的命运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与窦太后所生的次子,汉景帝刘启和长公主刘嫖的弟弟,早在汉文帝时期就被册封为梁王。在汉景帝即位之后的第三年,爆发了「”七国之乱”,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梁王刘武在正面战场坚守都城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