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三国顶级谋士,官渡之战的首席功臣,为何被曹操下令处死,原因很简单
Posted 谋士
篇首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三国顶级谋士,官渡之战的首席功臣,为何被曹操下令处死,原因很简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三国顶级谋士,官渡之战的首席功臣,为何被曹操下令处死,原因很简单
三国豪杰多,要说到不拘一格用人才,那就只有曹操能做到了。曹操阵营里,很多人才原本都是对手的,但要么被曹操招降,要么主动投奔曹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
而曹操也能做到让他们各尽其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才智能力。但有些人,曹操对他们却不一样,许攸就是一个例子。
官渡之战,袁绍实在太过强大,几乎是压制着曹军在打,曹军虽精,毕竟人少,兵粮又没了,如果不能出奇打击袁绍军,结局只有一个——被袁绍消灭。
关键时刻,许攸来了。曹操一听说许攸来了,忙得鞋袜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出来迎他了,说:“子远来了,我大事就成了啊。”
随后经过许攸一番套问,曹操只得实话实说:“兵粮已尽。”许攸趁机说:“袁军有粮屯在乌巢,淳于琼带着一些兵在看守,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了粮草,袁军就会败亡!”
曹操亲自带五千精锐,奇袭乌巢,杀淳于琼,放火烧粮,大破袁军。乌巢失守后,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许攸功不可没。
按说立功就立功,但许攸却喜欢炫耀。攻破邺城后,许攸就自恃功高,常常不分场合,直接喊曹操的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进不了冀州城。”
要知道古时候是分尊卑的,礼仪很重要。许攸如此傲慢无礼,曹操身为高高在上的统帅,如何受得了?逮着一个机会,就把他收付狱中杀了。
平心而论,许攸是个人才,也很有谋略。当时劝袁绍分兵进攻许都,让曹操疲于奔命,首尾不能兼顾,是不错的建议,可惜袁绍没采纳。
许攸除了傲慢,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说的“贪而无治”,贪婪而没有法度,比起傲慢无礼,这个才是要命的缺点。
贪婪的人是没有底线的。当初许攸为什么背叛袁绍,原因很简单,“绍不能足”,就因为没有满足他的欲望,许攸就背叛了,这样的人,谁放在身边都不放心,指不定哪天他又把你卖了。
出卖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出卖了自己,而有的人居然还以此为功,认为自己牛叉哄哄,不可笑吗?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新知”,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汉末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军事才能远在刘备、孙权之上,而且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绝对称得上难得的文武全才。起初,曹操的实力虽然强于刘备,但与四世三公的袁绍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在曹操的帐下,有一位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曹操手下有五大顶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可以说,正因为拥有这五大谋士,所以曹操才能击败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势力,进而一统北方。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对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为何最后要反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能够建立霸业,首席功臣及谋臣非荀彧莫属,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除此
...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从《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可以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
三国时期曹操集团无疑是最强大的,魏蜀吴三国中,只有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在当时来说,曹操甚至有一统天下的实力。赤壁之战无疑是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它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场战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据历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据历
(分享三国在提升个人能力、打造职业团队、陶冶情操原创启发,助您理想人生)一、历史:袁绍八大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毗,其中,田丰、沮授更是可与荀彧、荀攸匹敌的顶级谋士,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