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皇帝转怒为喜,并予以重用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皇帝转怒为喜,并予以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皇帝转怒为喜,并予以重用

在中国古代,能被皇帝召见,绝对是莫大的荣耀,基本没人敢因故迟到,否则就是对皇帝的不尊重,轻则失去皇帝的宠信,重则贬官流放。但是,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因迟到惹怒皇帝,他却解释道:喝酒耽误了!皇帝随即转怒为喜,并对他提拔重用。

鲁宗道,字贯之,出生于贫寒之家。在他几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就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跟着外祖父生活。鲁宗道天资聪慧,学习非常刻苦,同龄人出去玩耍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在屋里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鲁宗道考上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仕途。

起初,鲁宗道为濠州定远尉,因为官清廉,不畏权势,逐渐被提拔为秘书丞、户部员外郎,最终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负宰相职位。鲁宗道之所以能从出身寒门的孤儿,一步步得到晋升,成为皇帝所敬重的宠臣,除了他过人的能力外,还与他的人品有关。

宋真宗时期,鲁宗道被任命为右正言谏章。一段时间后,他针对如何考察官吏、整顿吏治等政事,向皇帝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一时间让宋真宗相当不爽,甚至对他避而不见。如果要换作一般的官员,肯定不会继续烦扰皇帝,而鲁宗道却不同,直接对皇帝说道:“陛下任用我,仅仅是为了收到纳谏的虚名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会以身居其位而不实际干事而感到耻辱,就请陛下将我罢免吧!”

鲁宗道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宋真宗被他的行为和敢于直谏的人品所感动,亲手在金殿的墙上写下了“鲁直”二字,让满朝文武向鲁宗道学习,并提拔他为户部员外郎。

有一天,宋真宗突然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派太监让鲁宗道进宫商量。太监到鲁宗道家中,得知他去外面喝酒了,等了好久他才回来,两人急忙坐着马车赶往皇宫。到了皇宫门口,太监好意提醒道:“你迟到那么久,皇帝肯定非常愤怒,你还是赶紧想个比较靠谱的借口,如身体不舒服,否则很可能会被问罪的。”

鲁宗道却说道:“我作为臣子,决不能欺骗皇帝,否则就是欺君之罪。迟到是我的错,就算皇帝责罚我,我也要实话实说。”太监看鲁宗道如此刚正不阿,就再也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皇帝不要责罚他。果然,皇帝看到满脸通红的鲁宗道愤怒不已,并说道:“朕召你入宫商量国事,你却迟到那么久,为何?”

鲁宗道并没有慌张,而是如实地回答道:“臣的一位朋友从老家赶了过来,因为我家里太穷,连个像样的盘子都没有,只能带他去酒馆吃饭,因喝酒而耽误了!此事是臣的不对,陛下尽管惩罚微臣,我绝无怨言。”宋真宗没想到鲁宗道如此清廉、诚实,绝对是大宋难得的忠臣,随即转怒为喜,亲自将跪着的鲁宗道扶了起来,并予以重用。

相关参考

公主得知驸马纳妾气愤不已,随后却转怒为喜,并由此产生一成语

现代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非常合理,在古代却不一样,只要家中条件允许,男子可以娶三妻四妾。但是,古代有这样一类人,虽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也不缺钱财,几乎只能娶一个妻子,即使心中有纳妾的想

历史秘闻 公主得知驸马纳妾气愤不已,随后却转怒为喜,并由此产生一成语

现代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非常合理,在古代却不一样,只要家中条件允许,男子可以娶三妻四妾。但是,古代有这样一类人,虽然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也不缺钱财,几乎只能娶一个妻子,即使心中有纳妾的想

此人乃奸臣后代,仅说了6个字,就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以身殉国

自古就有“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若是先祖是被人唾弃的奸臣,那么此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冷嘲热讽,朝廷一般也不会予以重用。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大奸臣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杀敌报国,却

历史秘闻 此人乃奸臣后代,仅说了6个字,就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以身殉国

自古就有“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若是先祖是被人唾弃的奸臣,那么此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冷嘲热讽,朝廷一般也不会予以重用。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大奸臣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杀敌报国,却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武将――吴三桂

  吴三桂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并以此而得中武举。后来通过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政治生涯。大部分人认为,由于吴三桂作为汉人,却与满清勾结,导致大顺政权及南明政权等汉人政权的覆亡,加上曾杀死永历帝等明

吴三桂没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一人却为情妇反清

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说的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几乎在同时期,有一个本来已经降清的将领,却真的为了小老婆反叛了清朝,其实结局都差不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最早出自明末清初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

历史秘闻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

曹操手下一小兵,投靠刘备后得到重用,成为蜀汉后期的顶梁柱

三国枭雄曹操,识人用人的眼光比较犀利,不论出身何处,凡是曹操认为有才能的人员,都会予以重用,手下文臣武将的数量和质量,远超刘备和孙权。但是,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手下曾有一个小兵,跟随多年却未受到重

此人藐视太子,与贵妃有一腿,却备受皇帝器重,其手段令人佩服

皇权至上的古代,很多大臣为了能够得到宠信,不仅竭力讨好皇上,对皇室成员也是毕恭毕敬。唐朝时期的一位牛人,他不仅不尊敬太子,而且还与皇帝的宠妃眉来眼去。令所有人意外的是,皇帝非但不责怪他,而且予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