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皇帝问大臣:爱卿酒量如何

Posted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皇帝问大臣:爱卿酒量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皇帝问大臣:爱卿酒量如何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某一方面超过大多数人,就足以被称为人才。在古代,中国的酒文化比较流行,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朋友之间请客吃饭,甚至是皇帝宴请群臣,都离不开酒。明朝永乐年间,藩属国的一位使臣来朝进贡,明成祖朱棣让一大臣去作陪,就问道:“爱卿酒量如何?”大臣非常淡定:“从来没喝醉过。”皇帝高兴的不行,果断让他去陪酒。

该大臣名叫曾棨,出身于江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非常懂事,帮父母砍柴、喂猪。曾棨聪明好学,二十多岁就考中了举人,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说他未来能做大官。公元1404年,也就是永乐二年,曾棨背着几件破衣服和些许干粮,赴京参加会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杀入总决赛,也就是由明成祖亲自担任主考官的殿试。

皇帝看完曾棨的试卷后,深深地被其才华所折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就这样,曾棨蟾宫折扣,被钦点为状元。之后,明成祖让大才子解缙负责编纂《永乐大典》,曾棨被任命为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解缙。

作为才华横溢的曾棨,诗文、书法无不精通,而且他有一点与诗仙李白很相似,写诗之前总喜欢痛快地喝酒,半醉半醒之间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词。明朝首辅杨士奇曾这样称赞曾棨的诗文:“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锦绣灿然,可玩可悦。赋咏之体,必律唐人。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

据史书记载,曾棨喝酒的习惯,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熟悉他的亲戚朋友,对他的酒量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给他起了个“酒神”的绰号。入朝做官后,曾棨为了防止喝酒误事,只会在下班后独饮几杯,同僚对他的酒量不甚了解。

有一天,某藩属国的使者前来进贡,此人自称千杯不醉,明成祖朱棣认为他太过嚣张,但又不能直接把他干掉,否则就不符合做大哥的作风了。于是,在给使者安排好住处后,朱棣把文武百官叫来,想找出一个能喝酒的大臣,打压一下使者的威风,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千杯不醉。

大臣们面面相觑,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如果在酒场上被藩属国的使者喝倒了,不仅自己会没面子,而且有损大明的国威,搞不好会被贬官。明成祖看到没有一人主动前往,就愤怒地说道:“你们平日里不都挺能喝吗,现在怎么认怂了?莫非要朕亲自出马?”

就在此时,曾棨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前往,并保证把那位使者灌倒。由于朱棣对曾棨的酒量不了解,就有些担心地问道:“"卿量几何?”曾棨非常自信地说了三个字:“无论量。”也就是从出生就没有喝醉过的意思。朱棣高兴地差点跳了起来,立马让曾棨去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使臣。

从中午一直喝到半夜,外国使者醉的不省人事,而曾棨却面不改色。直到第二天中午,使者才醒来,但他仍然不服气,又把曾棨叫来喝酒与他较量。曾棨心想:“昨天我一直让你,今天你居然还敢挑战,就不要怪我了。”这一次,使者比昨天醉的更狠,足足睡了三天三夜,而曾棨依旧没有丝毫的醉意,使者对曾棨的酒量心服口服,再也不敢找他喝酒了。

上朝的时候,明成祖对曾棨大家赏赐,并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称赞道:“且不以才学,只这酒量,子棨(曾棨)亦堪作我朝状元。”从此之后,大臣都知道曾棨太能喝,没有人敢挑战他的酒量。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皇帝:爱卿想要何种赏赐

导读: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比较宠信的大臣,并视他们为心腹。对于这些心腹大臣,尤其是那些战功显赫的将军,皇帝出手也相当阔绰,经常赏赐金银财宝、豪宅良田。但是,有一样东西,只要皇帝不是智障,都绝不

历史秘闻 皇帝:爱卿想要何种赏赐

导读: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比较宠信的大臣,并视他们为心腹。对于这些心腹大臣,尤其是那些战功显赫的将军,皇帝出手也相当阔绰,经常赏赐金银财宝、豪宅良田。但是,有一样东西,只要皇帝不是智障,都绝不

此人是我国古代酒量最高的人,被皇帝亲口封为酒状元,有明确记录

中国人的餐桌上,讲究无酒不成宴,酒在中国数千年前的文化史上,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了酒,才有了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曹操的对酒当歌,欧阳修的酒逢知己......古代好酒的人那么多,

雍正:关于年羹尧之事,爱卿有何看法

每个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短暂的成功靠小聪明,若是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拥有过人的智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估计没有一位大臣不懂,如何能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绝对是一

众爱卿无罪

在世人看来,古代皇帝高高在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放肆。今天介绍的这位帝王,既不是傀儡皇帝,也没有被文臣武将架空,却因一时嘴馋偷钱买酒喝,被群臣痛打第一顿,简直一点面

历史秘闻 皇帝:“朕想改立皇后,爱卿怎么看

唐朝初期,有一位与李靖齐名的开国功臣,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徐茂公李绩。原本他名叫徐世绩,字懋功,后因功被唐高

历史秘闻 皇帝:“朕想改立皇后,爱卿怎么看

唐朝初期,有一位与李靖齐名的开国功臣,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徐茂公李绩。原本他名叫徐世绩,字懋功,后因功被唐高

爱卿真乃大忠臣

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进行了一些创新改革,但没过多久,就开始走向颓败了。历代皇帝贪图享乐,根本毫无建树。到了东晋的时候,皇室就更加的衰败。很多皇帝基本成了空架子,司马昱在位的时候,整个权力基本落

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皇帝是何许人也

揭秘: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皇帝是何许人也?  历代皇帝中不乏能饮者,如三国的孙皓,南朝的陈叔宝,大辽的耶律璟。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照此推断,孙皓本

史上酒量最大的皇帝 揭秘北燕文成皇帝冯跋

冯跋(?—430),字文起,小名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据《晋书》记载,冯跋“饮酒一石不乱”。参照《中国历代量制演变表》可知,孙皓的七升酒量,相当于现在的143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