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和珅的下联非常经典
Posted 和珅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和珅的下联非常经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和珅的下联非常经典
自古到今,文人都有一个“鼻孔看人”的毛病,都觉得天下文采十斗,老子独占八斗,其他都是饭桶。纪晓岚这个人,也自然如此,他被乾隆赏识后,被人奉为“大清朝第一才子”,这个称号,纪晓岚不但毫不谦虚,反而受之泰然。
一个人太傲,难免会引起身边人的不满,对纪晓岚第一个明确表示不满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乾隆皇帝,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个鼻孔朝天的人待在一起,就会出事,果然,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获罪,被乾隆给贬到了伊犁,折磨了三年,才召回到京城。
纪晓岚受了一次苦,可算知道了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再也不敢和乾隆争胜。纪晓岚的服输,让乾隆很是高兴。第二年,就让他做了《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本来很高兴,但是马上,他就不是滋味了,因为同为总纂官的,还有军机大臣——和珅。
和珅不是正经科班出身,纪晓岚被贬到伊犁的第二年,和珅才参加科举,无奈没考上功名,只好做了大内侍卫,但和珅并不是没本事,相反,他十分用功学习。
有一年夏天,乾隆在热河行宫避暑,纪晓岚跟和珅伴驾,君臣三人闲谈中,纪晓岚突然说道:“臣离京时,整理书稿,发现一个上联,是臣在去年冬天,雨夜时写出来的,但下联实在是想不出了”乾隆乐了:“还有你纪晓岚想不出的下联? 写出来给朕看看”
纪晓岚提笔写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乾隆看了几遍,说道:“是个妙联,冻字拆成“东加两点”,“洒”字拆成“西加三点”,不但字形上机巧,又是身临其境,怪不得把你纪晓岚都难住了”
纪晓岚说道:“臣身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一个下联都对不出来,实在是汗颜,请皇上能让和大人帮臣一把,三天之内,替我对出下联”。
正苦苦思索下联的乾隆, 听说纪晓岚主动要和珅帮忙,他如释重负,连忙说道:“和爱卿,这个你义不容辞,你也身为总纂官,既然纪爱卿有了这么绝妙的上联,下联你要对不出,可就是有负圣望了”
和珅慢条斯理的说道:“奴才一介武夫,学问浅薄,能当上总纂官,那是圣上恩赐,圣上既然认为这上联妙在“身临其境”,那不如奴才就用现成之景,当场对出下联”
乾隆非常欣赏和珅这种能担当的劲头,和珅又说:“不过奴才有一个请求,圣上刚忙完政事,还不曾润口,不如吃完西瓜再看奴才献丑”纪晓岚心想:“就算是给你拖延时间,你和珅也憋不出一个字”
乾隆让太监赶紧拿刀切瓜,乾隆先吃后,把西瓜再赐给纪晓岚、和珅,等三人吃完,和珅不再墨迹,提笔在纸上写道:“切瓜分瓤,横七刀,竖八刀。”乾隆看了,不禁喝彩:“好!好!好!,切字,横看就是“七刀”,“分”字竖看,自然“八刀”,谁说我大清朝只有一个才子,朕看是“并驾齐驱!并驾齐驱!”
相关参考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因其言简意深,形式多变,可长可短等特殊性,相较于鸿篇巨著,更来的便捷,更加适合文人用来娱乐,打发无聊时间,无论喝酒还是饮茶时,随处可完成一幅乃至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一千年来,一直受到了上至当朝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追捧和喜爱,像明太祖朱元璋,被天下的老百姓誉为“对联天子”,他一生致力于对联文化,在空闲时、外出时,
说起对联,大家都不陌生。无非是一个人出上联,另一个人对出下联,但是这个下联得对仗工整,意境结合,这样才能称为佳对。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钟爱对对子,他们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闲暇之余,还会叫上三五个好友,用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传承,充满智慧的老祖先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它们充斥着日常生活,给人们带去了无限的欢笑,让农耕社会下的老百姓增添了几分乐趣,像对联,雅俗共赏,可雅可俗的特殊性,迅速成为了全
咱们国家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留下很多十分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人们常年外出工作,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不多,每到中秋佳节,出门在外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跟父母妻儿相聚几日,边聊天边赏月,默默
对联,又称楹联或子,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它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符,一副好的对联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对联无不情有独钟,闲暇时,游玩时,好友聚会时,借景生
从古至今,出了多少圣人?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个,虽说圣人有教化天下的本事,但是人寿终有尽时,这天下却有无穷无尽的寿命,于是这教化万民的事情,除了靠圣人,还要靠文人。为什么在古代,普遍文人的地位比武人高,无
常言道,难爬入错行男,女怕嫁错郎,每个人都希望遇到不离不弃的另一半,与之白头偕老,共同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有他/她陪伴就好。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颜值的高低,也不是
对联有很多种,如春联、喜联、寿联等,题材也很广泛,今天就以两个小故事的形式为大家分享对联中的“婚姻“题材,看看对联在婚姻中有何妙处。故事一、对联挽回婚姻唐代的麦爱新是个落魄的大才子,屡次科举不第,他的
众所周知,对对子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对对子也是对才子、学者能力高低的一种考验,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对联,比如纪晓岚蒙学时期写的对联,上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