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兆亭人物简介

Posted

篇首语:成长是一场温柔的修行。不是越来越强硬和尖锐,而是越来越宽宥和平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兆亭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兆亭人物简介

·李兆亭



李兆亭,普通外科教授。1951年在山东省立医院从事普通外科。他在胃肠道外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使当时腹部外科的复杂手术得以引入山东;在吸收国外外科其他方面先进经验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在任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普外科组主任委员期内,对推动全省普外科学术交流,也起到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他较早地提出普外科分专业组培养和工作,使普外科迅速提高,专业分组至今已为省内多数医院所采用。近二三十年来胃肠道癌肿发病率上升,他的重点转向对胃肠道癌肿诊治的研究,其中有7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奖励。

李兆亭,祖籍浙江省鄞县。1923年1月29日生于上海市一小厂主家庭。父亲李祖安目不识丁,年轻时为小工厂学徒工,深感无文化苦恼,因此送子上学。1938年李兆亭从上海金科中学毕业。当时日本侵略军已侵入上海四围城市,苏州东吴大学迁至上海大陆商场开学,他怀着要入协和医学院求学的初衷,考入东吴大学生物系。可惜学费昂贵,一年后退学,转考国立上海医学院 (即以后上海第一医学院) 学习。不久敌人占领上海,上海医学院分为两部分: 主体部分迁重庆办学,一部分继续在上海开办。他也因为上海沦陷后无法安心求学而随校内迁。内迁多数要经过杭州、萧山至金华出沦陷区,在此次内迁途中他亲眼目睹同胞备受敌人欺凌,深感国弱受人欺之痛,这等于给他上了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他在重庆山区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点的是桐油灯,住的是竹编的房子,记笔记用的是粗糙劣质纸,但是安之若素,勤奋依旧。在学习即将结束时,敌人进军贵州独山,接近重庆,当局征调所有大学生入伍。一年后敌人投降,学生们克服种种困难,返回上海母校工作。旅途中受尽艰难,愈感祖国兴旺强盛的重要。他在上海中山医院辛勤工作5年,受到正规的外科医生基础训练,工作虽苦,受益匪浅,为他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中山医院当时教授们在院长影响下,不受上海开业赚钱的诱惑,为开展中国医学事业而克勤克俭,诲人不倦,工作严谨、严格、严肃,这些精神为他后来事业指出方向。1949年上海解放。解放上海时解放军由中山医院附近徐家汇攻入市中心,但对居民秋毫无犯,夜宿街头,秩序井然,并对附近居民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宣传,令有识之士肃然起敬。上海解放后繁重的接收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使上海百姓心悦诚服,这为当时知识分子思想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也是在不断地影响下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因此于1951年接受华东军政委员会推荐,调动至山东工作。

1951年他被调来山东省立医院工作。当时省立医院原在的日本医生已基本撤退,留下设备老化和不足,普外科方面的技术条件也是一般的和陈旧的,尚未开展的常规工作很多,病人来源也因医院尚未打开局面而受限制。因此形势要求他必须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从外引进高精手术,以提高医院信誉,增加普外科广大的病人来源。同时也可使他已学得的医、教、科研能力得到发挥。他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长达25年,除了忙碌于临床工作外,遵照上医老师教导,不断学习。常常为开展一项新手术而白日工作,晚间查阅文献,撰写总结,每有所得,欣然自喜。与临床工作同时,他兼任山东医学院讲师,后升任副教授和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他深知教学医院医师医、教、研不能分开,因此对教学甚为重视,上课前必定备课,以求学生能有较大收获。他的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学生好评。在这25年中即使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时,他也未脱离临床,始终以 “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方面提高了个人技术,也培养了医德医风。在多次下乡为农民服务时,能深入群众,同甘共苦,积极为群众解除病痛,不但做了大量医疗工作,也使自己作为共产党员锻炼得更为名副其实。他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一年,他被调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工作。千佛山医院前身为一高干疗养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1975年底恢复,除有医院框架及很少数工作人员外,基本上有名无实,外科仅寥寥数人。为使调集的医务人员能很快提高,他在1982年提出普外科分专业进行工作,使工作人员能深入专业,加快提高,结果数年后效果明显,以致各专业组均有成绩,使其水平很快达到省级标准,为全省各地开展专业工作做了榜样。他在千佛山医院工作年间,在普外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和指导工作,如胃癌淋巴结清扫根治术,不但成为院内常规工作,也推动至全省开展。

由于他是山东医科大学教授,较早地已在齐鲁医院(原称山医大附属医院) 普外科参加工作。至1987年他被正式调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但仍在千佛山医院兼职。近年来仅做教学、会诊与指导工作。他深感到老年时做咨询、辅助工作也是值得重视的。现代的年轻医务工作人员同样需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培养,老年人一生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会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他每每通过教学查房宣扬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和认真严谨的医风,作为完成一项重要任务。

李兆亭曾任山东省政治协商委员会第四五两届委员(1977~1985年);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 (1985~1995年); 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普外组主任委员 (1985~1995年); 曾参加山东省卫生厅赴日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 (1983年)。他现任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普外组和中国抗癌协会山东分会普外组名誉顾问; 现任《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腹部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基础》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外科进展》杂志名誉主编。1976年唐山地震时,他参加山东省医疗队派赴灾区参加抢救,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获得优秀医务工作者奖状。

地区普外科工作的开拓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山东省有一定水平的医院不多,因此当时华东军政委员会设法从上海调来人员,以补不足,李兆亭为其中一名。他当时已经接受上海中山医院五年培养,有一定基础,加以建国后政局稳定,国泰民安,有此良好条件,正好发展事业。当时普外科疾病以胃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病人常因穿孔、大出血、幽门梗阻等来院,胃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术,但由于十二指肠溃疡困难切除者很多,使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率很高,以致成为危险性较大的手术。他查考文献并在实践中采用各种处理困难切除溃疡的术式,得出结论,使胃切除术得以顺利进行,并于1958年发表论文于《中华外科杂志》,后常为当时医生所引用。当时胃溃疡尚无良药,及至发展成为巨大溃疡,诊治均难,其中有的穿透入附近脏器,如脾脏等成为慢性贫血中难以发现的原因。为此他整理手边资料,写成论文,提供经验,引起同道注意。在肠道方面他曾收集全省几个大医院有关“肠扭转合并休克”病案千例,在1963年全国第八届外科学术会议中报告,为当时常见病提供诊治上借鉴。同时他还发表有同等重要性的 “感染性休克”一文 (1963年山东医刊) 为提高休克治愈率提出自己的认识。他为开展当时尚未开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努力阅读资料,详细复习解剖和手术学,达到胸有成竹,以致在一病人身上认真首次进行,手术顺利,病人无术后并发症,使这类手术得以开展推广。他也采用学习他人经验的途径来充实自己。当时普外科正在发展,肝的禁区已被打破,但山东尚未开展,为此他外出到上海、广州学习,很快也在济南开展了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解决了当时的难题,推动了当地肝禁区手术的开展。

根据需要改变研究方向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影响普外科种类的改变。胃肠道癌肿、肝癌及乳腺癌已成为常见病,虽然其中也还在不断改变,如胃癌发病率有轻度下降而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上升,肝癌和乳腺癌发病率也未见下降,这就使普外科医生要面对新的局面。李兆亭有鉴于此,近年来将医、教、研方向转向这些重点。他于1982年全国第二次济南胃癌会议后,开始专心关注普外科癌肿方面的问题。首先他开展胃癌手术进入正规淋巴结清扫的操作,以后在他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有关癌肿的临床研究。1985年“胃窦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课题完成并获得省卫生厅科技三等奖。以后陆续发表有关胃肠道癌肿的研究有: “腹膜返折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血液流变学对大肠癌临床价值的研究” (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尚有“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印片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晚期胃癌”等。以后他还指导学生完成有关普外科癌肿基础研究的论文有: “肝癌、肝癌旁肝硬化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 (1999年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三等奖)、“乳腺癌细胞耐药株的生物学特性改变与多药耐药、侵袭转移的探讨”、“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于中华普外杂志2000年) 等,总之,在普外科癌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在推动当地提早接受有关癌肿诊治中新的措施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术前化疗是多种癌肿手术前的重要辅助治疗,开始于乳腺癌,也称之为“新辅助治疗”,他在较早时推动这在当时还是很新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并予推广。也应用于胃肠道癌肿术前。此法对癌肿的 “降期” (三期在治疗后改善为二期) 有明显的效果,对降低癌肿手术后复发率有材料分析也是肯定的。再如为明确胃癌手术前与四周组织器官有关系,他推荐常规应用CT也颇为积极; 改用CT或MRI作乳腺癌造影也很努力,目的都在于提高普外科癌肿诊治效果。

为解决困难开拓创新



李兆亭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从实际工作中提出解决方法。近年来普外科内癌肿病人增多,其中多数为高龄、晚期和伴发病多,这在过去往往因属手术禁忌,治疗不积极,但病人痛苦很大。尤其像晚期胃癌,涉及全胃,症状显著,有的常伴有大出血,使医生难以处理。他较早在一组病人中决定推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虽属禁忌,但选择得当,能获得很好的症状缓解,手术并发症也不高。1989年曾在《中华外科杂志》 中发表,至今已进行近百例,都能达到使病人后期生命稍有延长,但生存质量大大改善,改变了以往的绝对禁忌证的观点。以后他发现类似问题越来越多。例如结肠癌肿合并肝转移、肝癌合并有重度门静脉高压症等,也提出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积极的治疗。只要术前良好准备,病人有手术条件,或一次手术解决,或分次手术解决,能一次性解决的多数都有较好的后果。以致目前的治疗观点与老的观点有所不同,这与目前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条件大为改进有关,但为解决困难而提出新的治疗观点也很重要。普外科近年来发展很快,为适应新的要求,并有鉴于外科分专业越来越细的启发,他于1982年较早将普外科分为四个专业进行工作,即: 胃肠、肝胆胰、乳腺与甲状腺、门脉与血管外科。20年来由于专业深入,发展较快,提高了医疗效果和科研成绩,以致被省评为重点普外科中心。

努力学习始终如一



李兆亭一生坚持为医者必须“为人民服务”,不能做到处处考虑病人利益的不是好医生。他在实际工作中都以病人利益为重。手术前一定亲自详细检查病人,细心研究手术的得失和手术的详细操作步骤,他从低年医生起养成手术前一天要重复查看病人和复习有关解剖与手术学,以达到手术时心中有数。手术认真细致,尽一切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生中从未发生过严重术后并发症。他在临床教学中尽量对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思想,因此曾数次接受山东医科大学邀请对留校学生进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医生”讲座,并在山医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发表“做一个合格医生” 的论文。他也同样坚持为医者必须努力学习。不学习,跟不上形势的不是好医生,因为他认为事物都在发展,医学在前进,为医都要跟上形势,不断以新代旧。他以阅读新的中外医学杂志为必修功课。为阅读方便,他除借阅图书室书籍外还私人订阅和接受杂志社赠送的医学杂志,按期阅读,重要的还做摘录,过去工作期内经常发表论文。参加专著编写的有: 《沈克非外科学》、《沈克非外科手术学》、《外科学》 (全国教材第二、三版)、《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胃肠外科学》,并主编《实用普通外科》。

李兆亭在山东行医50年,辛勤耕耘,培养很多学生,是山东省普外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出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11名,于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著名专家铜质奖牌。2002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千佛山医院联合庆祝李兆亭80寿辰。但他从不以专家名人自居,一直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在临床教学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中竭尽微力,始终如一。

简 历



1923年1月29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34~1936年 在上海光夏中学学习。

1936~1938年 在上海金科中学学习。

1938~1939年 在上海东吴大学学习。

1939~1945年 在上海医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6~1951年 任上海中山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1951~1976年 任山东省立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任山东医学院外科学讲师、副教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1976~1987年 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任山东医学院外科学教授。

1987年~至今 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教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

主要论著



1 李兆亭. 切除困难的十二指肠溃疡处理问题. 中华外科杂志,1958,5:549~553.

2 李兆亭. 巨大穿透性胃溃疡. 中华外科杂志,1964,12: 166~168.

3 李兆亭.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进展. 山东医学院学报,1979,12:78~82.

4 李兆亭. 选择性远侧脾肾静脉分流术. 山东医学院学报,1981,3:41~45.

5 李兆亭. 胆道再次手术问题的探讨. 山东医学院学报,1981,4 :24~29.

6 李兆亭. 胡宗泽,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山东医学院学报,1982,4:38~41.

7 李兆亭. 大肠癌与结肠疾病的鉴别诊断. 实用外科杂志,1988,8:649~651.

8 李兆亭. 高位胃溃疡的术式问题. 普外临床,1990,5:68~72.

9 李兆亭. 胃癌合并大出血. 普外临床,1990,5 : 149~152.

10 李兆亭,李克. 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 普外临床,1994,9:155~157.

11 李兆亭,李克. 盲肠扭转. 普外临床,1994,9 :24~26.

12 李兆亭,努力提高肝癌外科治疗的效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999,2:1.

相关参考

历史上真有冯素珍其人吗?

没有,是虚构人物。冯素珍,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主人公,冯素珍本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李兆廷投亲冯府,却不料岳父岳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珍是一位传奇的女子,对爱忠贞不渝,深

历史上的今天7月25日

以下信息来自LSSDJT网络,更多信息请登录查看:1668年07月25日山东郯城8.5级特大地震1750年07月25日美国西点军校的创始人之一亨利·诺克斯出生1841年07月25日清代学者、文学家李兆

女驸马这讲的什么故事

古装戏《女驸马》讲述了一个民间传说——妙州知府冯小卿的女儿冯素贞才貌双全,引来王公大臣的公子前来比武招亲。天香公主化名“闻臭公子”,打败了侯爷公子东方胜和相爷公子刘长赢,成全了冯素贞和她的心上人李兆廷

武三思有何秘诀? 作为通吃朝政和后宫的男人

有道是“望夫成龙”,我们见过无数嫁了个好老公成就人生巅峰的女性,近的比如号称“千亿儿媳”的徐子淇,从一个无名小模特到香港地产大亨李兆基二子李家诚的老婆,自此成为亚洲所有女人羡慕的偶像,不可谓不是因为嫁

武三思有何秘诀? 作为通吃朝政和后宫的男人

有道是“望夫成龙”,我们见过无数嫁了个好老公成就人生巅峰的女性,近的比如号称“千亿儿媳”的徐子淇,从一个无名小模特到香港地产大亨李兆基二子李家诚的老婆,自此成为亚洲所有女人羡慕的偶像,不可谓不是因为嫁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