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Posted 同盟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4年的巴爾幹半島,是歐洲最不穩定的地區,這裡有許多因邊界定義不清而時常爆發武力衝突的小國家,相互仇視的民族混雜在一起,各方都堅持自己有擴張的權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巴爾幹地區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在整個戰爭期間,巴爾幹地區也是介入比例最大、戰事最複雜的地區。而爆發的兩次巴爾幹戰爭更是為一戰的到來埋下了伏筆,本次先來談談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匯合處,既控制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制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自14世紀以來,這一地區一直處於奧斯曼土耳其殖民統治和奴役之下。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漸衰落,巴爾幹半島各省一個接一個地宣稱民族自治,或者脫離土耳其獨立。儘管如此,在20世紀初,包括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色雷斯、克里特、愛琴海諸島嶼等,巴爾幹地區仍有很大一部分領土處於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下。
希臘土耳其戰爭!
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原因,巴爾幹地區的歷史遺留問題難以解決,特別是領土問題,各個民族都想建立單獨的民族國家,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巴爾幹同盟」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給予馬其頓和色雷斯自治權,奧斯曼土耳其的基雅米爾政府拒絕了這些國家的要求,但這構成了「巴爾幹同盟」對土宣戰的直介面實,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黑山國首先對土耳其採取軍事行動,「巴爾幹同盟」的其他幾個國家也隨後向土耳其宣戰。
巴爾幹同盟國把重點兵力指向各自預先想奪取的地區,黑山軍隊進入阿爾巴尼亞北部,保加利亞軍隊攻打東色雷斯,塞爾維亞軍隊出擊馬其頓北部,希臘軍隊開赴馬其頓南部。巴爾幹同盟軍情緒激昂,乘勝前進,達到了預定的目標,而奧斯曼帝國軍隊則丟城棄地,節節敗退。巴爾幹同盟各國在兵員數量和武器質量,尤其是在炮兵質量和軍隊戰鬥訓練水平上,均勝過奧斯曼帝國軍隊。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民族解放鬥爭目標的鼓舞下,士氣高昂。
經過激戰,塞爾維亞和黑山兩軍進佔馬其頓和亞得里亞海沿岸,保加利亞軍控制伊斯坦布爾以西地區,希臘軍進佔愛琴海諸島,土耳其軍敗退到埃迪爾內、約阿尼納和斯庫台等地。巴爾幹同盟軍一連串的軍事勝利並不符合一些大國的利益,俄國在支援巴爾幹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不利於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潛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奧斯曼帝國覆滅。在各大國的壓力下,1912年年底,奧斯曼帝國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停戰協定。
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里,塞爾維亞所得甚豐,但是奧匈帝國竭力主張阿爾巴尼亞獨立,以再次封鎖塞爾維亞進入亞得里亞海的通道。在這幾個月內,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勝利者們因為戰果的瓜分問題而爭吵不休。5月30日,經過交戰雙方討價還價和大國間的背後交易,土耳其與巴爾幹同盟四國簽訂了《倫敦條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簽訂《倫敦條約》而告終。根據這項條約,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它在歐洲的幾乎全部領土,巴爾幹各國人民擺脫奧斯曼帝國壓迫的願望得以實現。
天蠍說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使得奧斯曼帝國變成了待宰的羔羊,加劇了各國之間的明爭暗鬥,同時也為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埋下了火種。
相关参考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佔了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這個維持了1000多年的東羅馬帝國徹底地滅亡了。之後的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高歌猛進,之後佔領了整個小亞細亞,然後進入埃及,佔領了整個北非,向北佔領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佔了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這個維持了1000多年的東羅馬帝國徹底地滅亡了。之後的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高歌猛進,之後佔領了整個小亞細亞,然後進入埃及,佔領了整個北非,向北佔領
公元1453年,在西方歷史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年份。這一年,英國駐波爾多的軍隊投降,法國收復除加萊以外的所有領土,標誌著英法百年戰爭正式結束。這一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帝國拜占庭正式滅亡。這
大家好,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閱讀小白的文章。您的閱讀是對小白真心的支持。人們常以晚清與奧斯曼帝國相對比。奧斯曼帝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羸弱表現使得其被冠名為“西亞病夫”。而奧斯曼帝國與晚清民國時期的中
巴爾幹半島被稱為世界的「火藥桶」,雖然這幾年挺安靜,但近現代以來很多戰爭都在此地發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爾幹半島後來出現南斯拉夫聯邦後,表面上實現了統一,但民族矛盾與歷史問題,使這個半島一直充滿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無論富貴貧賤均難倖免。日前,塞爾維亞一位重量級黑幫大佬也確診感染並告不治身亡。這名黑道人物曾被塞總統斥為巴爾幹頭號毒梟,警方屢抓屢逃難以法辦。4月12日,塞爾維亞當地新聞報道,該
15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了橫跨歐亞兩地的超級大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歐洲攻略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在東方也擁有眾多對手。其背後不僅有歐洲基督教勢力的慫恿,更有老牌強國馬穆魯克的支援。為了穩固作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