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髦之死启示康熙如何拿下鳌拜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髦之死启示康熙如何拿下鳌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髦之死启示康熙如何拿下鳌拜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曹髦和康熙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时期,曹丕将汉献帝赶下台,成功建立了魏国。只是他做了六年皇帝,就呜呼哀哉了。紧接着儿子曹睿又做了十三年皇帝。曹睿之后,大权基本就落在了司马家手中。尤其是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家族基本上完全掌握了军政大权。

(曹丕)

曹睿以后,曹芳登基,年岁尚小。等到慢慢长大了,发现自己没实权,就想将权力从司马懿手中夺回来。但是,哪里有那么容易,毕竟司马懿都已经是三朝元老,朝廷上基本也都是他的人。结果,曹芳没能夺回权,还被司马师给废掉了。

之后,我们要介绍的人,也就是当时14岁的曹髦当了皇帝。我们不得不说,曹氏子孙还是比较胸有大志的,不像刘备的阿斗,只知道吃喝玩乐。曹髦当了皇帝后,追求上进,体恤百姓,到太学向学者请教,可谓是非常上进。但是,此时的魏国大权已经旁落,随着年龄一天天大,对司马家族的不满也越来越深。

(曹髦)

终于有一天,十九岁的曹髦忍无可忍,决定亲自讨伐司马昭。勇气和骨气都是可嘉的,只可惜缺乏组织性,小皇帝热血沸腾,带着亲兵侍卫,坐着车就往司马昭府邸赶去。小皇帝还是太年轻,虽然有着英雄的骨气,却缺乏智谋了,再加上身边能够亲信的谋臣基本上被司马家杀光了,所以自身对整个讨伐没有周密部署,也没什么人能为他出谋划策,完全就是去喊口号,拉些响应群体。和我们电视中看到的那些游行示威有点类似。

(司马昭)

可是,他没想到,坐着车去声讨司马昭,本来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拉过来一些响应群体,却不想丢了性命。是的,他肯定没想到,他或许想过会失败,但毕竟还是魏国皇帝,司马昭应该不敢杀了他,以此也可以打压一下司马昭(十九岁的热血青年想法,我们多多理解)。

司马昭没有亲自动手,因为曹髦带着亲兵队(估计也就一百多人),还没到司马昭的府邸,就被司马昭的人拦下来了。带头的是贾充,贾充部下有个叫成济的,这人就是个莽夫,被贾充一忽悠,直接上去一剑刺死了曹髦。十九岁的热血皇帝,也就这般殒命了。

(贾充借刀杀人)

曹髦的死,让人可悲可叹,但是千年以后,另一位小皇帝,从他身上吸取了教训,成功了除掉了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不错,这位皇帝就是被后世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

康熙登基时年仅八岁,这时朝政主要是由鳌拜和孝庄掌握。十四岁时,康熙亲政,这里看,康熙亲政的年龄和曹髦当皇帝的年龄是相同的。但是虽然亲政,朝廷大权还是在辅政大臣鳌拜的手中。小皇帝康熙智慧过人,但亲政后还要被鳌拜当作是小孩,什么事都不得听别人的,自然心中不满。孝庄虽然是向着自己的孙子,可是他明白,鳌拜的势力太大,不是轻易能除掉的。

(康熙小时候和孝庄)

康熙也是熟读历史的人,他读三国的故事,觉得曹髦当时的心境和自己现在一模一样。但是,他不能像曹髦那样冲动,因为曹髦的冲动不但没能除掉司马昭,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的姓名,最终也葬送了魏国的命运。曹髦的故事,让康熙感触颇深。康熙明白,想要除掉鳌拜,必须精心谋划,所以他就决定首先要麻痹敌人,然后搜集罪证,最后抓住时机,要做到一击必中。

(鳌拜影视形象)

康熙为了麻痹鳌拜,就在宫中训练摔跤的武士,其实也是死士。平常因为朝政要务都被鳌拜管着,所以康熙就经常和这些人习武摔跤,让鳌拜觉得皇帝还是个贪玩的孩子,也就没什么防备之心了。但是,这么一个表面贪玩的小皇帝,实际上却暗自了解朝政情况,派亲信搜集鳌拜的罪证,他一直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他就不再是一条温顺的小龙,而是叱咤风云的骁龙。

(鳌拜也是一名武士)

终于,康熙武士训练好了,罪证也搜集够了,足以给鳌拜定死罪。在神不知鬼不觉,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将鳌拜招进宫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缉拿鳌拜,成功地收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而这一年,康熙只有十六岁。比起曹髦带着亲卫兵去讨伐司马昭时,还小了三岁。

康熙能够从曹髦身上吸取教训,做了两年的潜龙,这两年他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最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功地扳倒了鳌拜,收回了政权,连孝庄也对自己这个孙子刮目相看。

(康熙)

读历史就是学习智慧,一个人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不如意或者憋屈的事情,或者在生活中,或者在工作中。有的人怒发冲冠,往往让局面更加糟糕;而有的人却能抓住主要矛盾,仔细分析,循序解决问题。时刻要记着,没有把握解决问题时,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

相关参考

杨修之死的现实启示 聪明和小聪明的差距

学史可以明志。聪明人是会做人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而喜欢耍小聪明的人看起来如天才睿智的模样,事实上却是蠢不可及,靠着点小聪明取胜,在别人眼里只是一跳梁小丑罢了,甚至会葬送性命。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康熙王朝》中,鳌拜是第十二集死的。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

历史秘闻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康熙王朝》中,鳌拜是第十二集死的。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

鳌拜巅峰对决之康熙智擒鳌拜

【鳌拜】巅峰对决之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是中国历史非常有名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做过许多雷厉风行的大事,对巩固皇

鳌拜曾帮助顺治继位,为何康熙不用鳌拜平乱,而是扳倒鳌拜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列强入侵我国,但是在清朝还是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皇帝,康熙就是其中之一,康熙在位期间国富民强,国力达到了鼎盛,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康熙年

康熙探望鳌拜,到家中却看到一样东西,让康熙下定决心杀掉鳌拜

鳌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鹿鼎记》中那个像个“狮子头”的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却没有那么简单,鳌拜早年曾经跟随皇太极打天下,因为作战勇猛,被誉为“满清第一勇士”,受到皇太极和顺治帝的器重。鳌拜被任命为辅

历史人物 康熙抓活抓鳌拜之后 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而是囚禁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不杀鳌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鳌拜这个人,他是清初继多尔衮之后又一个赫赫有名的权臣,他自顺治挂掉以后开始辅政,掌握满清大权长达八年之久。康熙八年,鳌拜被康熙使用布

以擒贼先擒王的谋略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

康熙怎么杀的鳌拜,对于清朝最有名的皇帝康熙皇帝,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康熙擒拿鳌拜的故事,康熙擒鳌拜在故事在现金也是经常在荧屏上出现,那么大家对于康熙怎么杀的鳌拜有了解吗,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

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带你了解真实的鳌拜

熟悉清史的人一定都很了解康熙和鳌拜的一些事情,根据无数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鳌拜都是作为一个野心勃勃,谋反窜逆的形象出现,而且无视康熙,在朝廷作威作福,一副坏人十足的形象,但是不能仅仅从这些小说去断定一

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带你了解真实的鳌拜

熟悉清史的人一定都很了解康熙和鳌拜的一些事情,根据无数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鳌拜都是作为一个野心勃勃,谋反窜逆的形象出现,而且无视康熙,在朝廷作威作福,一副坏人十足的形象,但是不能仅仅从这些小说去断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