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鲍家善人物简介

Posted 天线

篇首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鲍家善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鲍家善人物简介

·鲍家善



鲍家善,微波物理学家、教育家。致力于微波与物理学相关分支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开拓。先后在微波光学、微波铁氧体与磁控扫描天线、微波超导,以及微波与光波在薄膜材料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领域作出了诸多贡献。从教50余年,建树甚多。

鲍家善,字济民,江苏省苏州市人,1918年4月28日生于北京市。1926年到1929年,鲍家善在北平家里,接受家庭教师的启蒙教育,主要是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同时还进北平青年会夜校补习英语和算术。1930年开始入北平汇文中学,接受较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萌生了 “读书救国”思想,认为青年人读好书方可以救国,乃刻苦学习,成绩斐然。1936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燕京大学。开始时他选读医科,后来转入物理系,参加勤工俭学活动,非常用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1939年,任助教,协助美籍教师丁恩教《画法几何》课程。1940年7月在燕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1940年5月,是他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个转折。当时,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校务长,鲍家善得到他的支持,获得一笔可供出国留学使用的奖学金。当年9月到达美国旧金山,进入圣路易华盛顿大学,主修物理学,副修电工学。1941年获硕士学位,继而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时间抓得很紧,例如,利用暑假期间,到芝加哥大学选读应用光谱和原子核物理等课程,又在休斯(Hughes)教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使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更为宽广与扎实。

1941年10月,鲍家善在国外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在美国军部航空学校无线电系任教员,听他教课的除了美国空军军官之外,还有重庆国民政府派赴美国留学的一名少校军官和三十多名尉职军官。他认为参加这项工作对抗日战争有利,很值得做,遂暂时中断了学业,担任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1942年2月至1943年5月,他在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兼任讲师,讲授《中国语》课程。1943年5月被美国Phi Beta Kappa荣誉学会推选为会员。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到麻省理工大学辐射实验室(Radiation Laboratory)任研究员,从事雷达天线和磁控管的科学研究工作。当时他很为自己能与许多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在一起工作而高兴。1945年11月,他转到纽约长岛斯佩里陀螺仪公司任规划工程师、天线组组长,从事航海雷达天线的研制工作。中美通航后,为能把智慧和精力献给祖国,他毅然辞职,返回祖国。第二年8月5日到达上海。当时他还未到 “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精力充沛,未及休息,即赴北方,到天津南开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一年。他在南开大学工作的两年半时间内,治学严谨,勤于执教,先后开设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光学等课程。在此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内战,经过两年时间,在战场上节节失败,蒋管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招致全国对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中国人民已看清了当时形势,认清了自己的前途。鲍家善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948年12月,天津解放前夕,在家中亲人的多方催促下于12月中旬离开天津。到上海后,伴同父母弟妹于12月25日乘船去台湾。1949年1月18日离开台湾返回上海。当年3月中旬,吴有训先生、施汝为先生推荐鲍家善去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南京解放后,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他仍在该校任物理系教授,经过历次运动和党的教育,从思想到行动都有很大变化。他相信党,拥护党,在各个方面能从集体立场考虑问题: 从轻视体力劳动到自己参加各种体力劳动,从重视专业和纯技术观点到愿意改变观念,自我更新,这些都体现着他的不断进步。

1949年至1983年,在南京大学工作时,任磁学和无线电教研室主任,物理学系副主任。在科研工作上,主要致力于微波和物理学其他分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从事各种类型的磁控扫瞄天线及铁氧体器件的研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于70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制的微波超导器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3年3月鲍家善转到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迄今,任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兼职教授。他在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主要从事微波超导以及微波和光波在超导块材与薄膜、或亚铁磁薄膜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为研制新型微波集成器件作些探索性工作。

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



鲍家善从1939年到1992年的半个世纪生涯中,主要从事微波和物理学其他分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如微波光学、微波铁氧体器件与天线、微波超导、微波和光波在薄膜材料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鲍家善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都受到很高的评价。40年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从事天线研究期间,因工作出色,屡受该所天线站负责人希亚特(L.R.Hiatt)教授的赞扬;他与朱兰成教授和布林(S.Breen)博士合作发明的小数尺圆锥扫描天线,含有金属阻碍物的喇叭天线,獭尾式波束天线和半波导箱天线。这些天线均获得了美国专利。其理论和基本原理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鲍家善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除了在筹建物理系的磁学专门化和无线电专业上作出了开创性的成绩之外,他结合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指导,在微波铁氧体器件和天线方面获得创造性成果,先后研制出了相位式磁控扫描天线、双喇叭式磁控扫瞄天线、开关式磁控扫描透镜及口径上含有横向磁化铁氧体圆柱的双控辐射器,以介质加载场移式隔离器双支节开关、磁匹配器、磁吸收负载、磁衰减器、法拉弟旋转式环流器,圆杆状及片状纵向磁化铁氧体相移器、单支节和双支节开关等铁氧器件。上述的磁控扫描透镜天线,能消除一般天线阵中无法避免的互耦现象,阻抗匹配频带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于使我国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研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起了促进作用。

1972年起,鲍家善和青年教师一起,在国内率先致力于液氦温区的微波超导的研究,首先观察到直流、交流约瑟夫逊(Joseph-son)效应,探索点接触结的制备工艺,研制出的三厘米超导视频检测器、八毫米超导视频检测器和八毫米超导混频器,其噪声等效温度达到或接近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由鲍家善亲自参与或指导下取得的这些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6年,他们的 “毫米波亚毫米段超导电器开发研究”课题成果,获国家教委科研进步二等奖。曾于1973年访问鲍家善领导的微波超导科研小组的芬兰低温物理学家路恩斯莫(O.V.Lounsmaua)教授,和1986年访问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室的丹麦低温物理学家佩德森 (N.F.Pederson) 均对鲍等的工作给出了高度评价; 前者还曾著文于 《低温物理学》 ( 《Cryogenics》) 杂志上作了报道。

鉴于鲍家善在微波领域的卓越贡献,最近,国际传记中心选他为One in a Million,授予奖状和奖章并确定为 “The First FiveHandred”。与此同时,该中心推选他为顾问委员会委员; 美国传记研究学会聘他为终身会士。

校园执教50年



鲍家善从1939年在燕京大学执教开始的50多年辛勤耕耘,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专门人才。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为人正直,在学生中有口皆碑,备受学生崇敬。他谆谆善诱、悔人不倦和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前进。

早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鲍家善在国内率先筹建“磁学”和“无线电电子学”新专业。除了担任行政事务外,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为国家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他还始终注重教材建设并力求高质量和高水平。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超高频天线》中,第十二章“铁淦氧磁物在超高频天线技术中的应用”为鲍家善所编写。他提出 “由于固体材料种种新奇的应用,无线电电子学有了惊人的发展,形成了 ‘固态电子学’新学科”;与此同时,他还对铁淦氧化物的发展作了科学的概括。该教材对培养我国超高频天线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鲍家善的另一部著作《微波原理》,196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1985年修订再版,曾获1988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作为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从南京调到上海科技大学物理系,他主持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固体材料和器件”的创建,先后领导开办了 “固体物理”助教进修班和研究生班,还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研究生实验室”。他和英国塞尔福大学物理系主任、著名光学专家A.D.鲍德曼教授为上海科技大学培养了该校第一个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该博士生以优异成绩在英国通过论文答辩,受到导师称赞和好评。

目前,他不顾年事已高,仍亲自为研究生讲授专业课。他开设的《超导电子学》,亲自编写讲义,除课前依然认真备课之外还及时搜集和补充新资料,使学生能系统、全面地了解所学学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向。对以他为导师的巴基斯坦博士生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学科方向,他都亲自过问,认真安排。为了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他倡议开设了“文献阅读课”,每次开会讨论,他都参加,参加此课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方式效率高,能获得更多的信息。1989年,他克服因手臂骨折所带来的困难,坚持上课教学,以 “老牛已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为中外博士生,执教不辍,使学生们十分感动。他所教的博士生成绩很好,他们作出的学术论文,有不少已被国内外学术期刊采用发表。

1987年6月9日,上海科技大学为鲍家善执教50周年举办了祝贺会。对学校师友及学生对他的辛勤奉献的颂场的答词中,他谦逊地自称:“留美回国报效国家,在各个时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坚持专心用心,善于分析,勤动脑动手,注意健康体魄”。他即兴写出的感怀诗: “桃李盛开满庭园,京津宁沪执教鞭,粉笔生涯最清苦,追求真理自觉甜,老夫耄矣徒知勉,攻关全凭意志坚,且喜后浪推前浪,英才倍出笑颜添。”状出了他淡泊自持、老而弥坚的情操。

简 历



1918年4月28日 生于北京市, 原籍江苏苏州市。

1936—1940年 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

1940—1941年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学习, 获硕士学位。

1941—1943年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其间曾在该大学夜校兼任讲师。

1943—1945年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辐射实验室任研究员。

1945—1946年 美国纽约长岛斯佩里陀螺公司任规划工程师。

1946—1948年 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9—1983年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1983年—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 名誉系主任,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主要论著



1 Chen Shang-yi and Pao Chia-shan. Pressure effect of H2 and N2 on the sec-ond doublet of rubidium principal series.Phys.Rev.,1940,12(58):1058-1064.

2 C.S.Pao.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highly insulating liquids. Phys.Rev.,1943, 3/4 (64) :60—70.

3 C.S.Pao.Conduction of electricity in highly insulating liquids.Jour.of Ap-pl. Phys., 1943, 2 (14), 632—642.

4 S.silver and C. S. Pao, Paraboloid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as a Functianof Feed Tilt.MIT RL Report No. 479, Feb. 16, 1944.

5 C.S.Pao. Shaping the Primary Pattern of a Horn Feed. MIT RL ReportNo. 655, Jan 22, 1945.

6 C.S.Pao. The Beavertail Antenna. MIT RL Report No. 1027, April 9,1946.

7 C.S.Pao. Modified paraboloid reflectors for shaped beams, Acta ScienceSinica,1952,1(1):85—94.

8 鲍家善.铁淦氧磁物在超高频天线中的一个应用——磁控扫瞄天线, 见薄瓦编的《超高频天线》(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教研组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9年10.

9 鲍家善、马柏林、钱槛编著.微波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5年11月第一版, 1985年5月第二版.

10 鲍家善等.Josephson效应的观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4,(1) :121—124.

11 鲍家善等. 3公分超导视频检测器. 南京大学学报,1975,(2) : 123—

12 鲍家善等. 8mm超导混频器.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80.

13 A.D.Boardman,鲍家善,王奇,蔡英时,S.A.Uikitov. 铁磁薄膜中的非线性静磁表面波. 物理学报, 1991, 10 (40) : 1703—1707.

14 王奇,鲍家善. 铁磁薄膜中静磁表面波和体波的能流方向. 应用科学学报, 1991, 3 (9) :1—7.

15 A.D.Boardman,S.A.Uikitov,Wang Qi,Cai Ying-shi,Bao Jia-shan andJ. Shen. Dispersion of nonlinear magnetostatic surface waves on thinfilms. Proceedings of SPIE,1991 (1519) :609—615.

16 A.D.Boardman,S.A.Uikitov,Wang Qi,Cai Ying-shi and Bao Jia-shan.Multistable magnetostatic waves in thin films. Proceedings of SPIE,1991(1519) :597—604.

17 周世平, 鲍家善. 用W波段的高Tc超导一介质谐振腔测量YBa2Cu3O7-k块材的表面电阻.低温物理学报,1990, 3 (12) : 114—119.

18 Bao Jia-shan,Zhou Shi-ping and Wu Ke-qin. Microwave poperties of YB-CO thin films characterized by an open resonator. Proceedings of SPIE,1991 (1519) : 793—799.

19 Bao Jia-shan,Zhou Shi-ping,A.Jabbar and Wu Ke-qin.Microwave prop-erties of highly oriented YBa2Cu3O7-8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s. Jour. ofSuperconductivity, 1991, 4 (4):253—257.

20 Zhou Shi-ping,A. Jabbar,Wu Ke-qin and Bao Jia-shan. Electromagneticbehavior of superconductors in microwave field.Jour. of Superconduc-tivity,1991, 4 (6):473—480.

21 Zhou Shi-ping,A. Jabbar,and Bao Jia-sha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for surface Impedance of low and high Tc superconductors.AMS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s in En-terprises), 1992, 4 (45) :51—63.

22 Zhou Shi-pin g, A. Jabbar, Bao Jia-shan, Wu Ke-qin and Jin Bian-jun.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Mattis Bardeen Theory for surface impedanceof superconductors. J. Appl. Phys., 1992,6 (71) :1—7.

23 A.Jabbar,Zhou Shi-ping and Bao Jia-shan.Theoretical analysis on surface impedance and magnetic penetration depth for high Tc superconductors.Chinese Journal of Infrard, 1992, 4 (11):193—197.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书法家柳诒征简介,柳诒征书法作品有哪些

简历柳诒征(1880年-1956年),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江苏镇江人。5岁父亲病故,母亲带其与其姐投奔外祖鲍家,入鲍家书塾读书。17岁考中秀才,后曾就读于三江师范学堂。卒

历史人物 鲍三娘墓是不是真的 鲍三娘是否真的存在 鲍三娘的传说

本名:鲍青天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夔州鲍家庄主要成就:与关索镇守南中父亲:鲍凯兄长:鲍丰、鲍义配偶:关索势力:蜀汉  鲍三娘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事迹多见于《花关索传》。相传她是鲍家庄鲍员外的小女儿

关索是关羽和谁的儿子

关索,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出自《花关索传》.《三国演义》中为蜀汉名将关羽的第三子(毛本)或长子(周本),荆州失陷后逃难到鲍家庄养病,伤愈后听说东吴仇人已死,乃回归蜀国,并随同诸葛亮南征。关索的出身见

知名人物 金宝善生平故事简介,金宝善历史评价,金宝善怎么死的?

金宝善,字楚珍,1893年五月(清光绪十九年四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县。父亲为玉器行鉴别玉器,家境清贫。金宝善七岁时入读本村私塾,勤奋好学。19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绍兴中学堂。时值鲁迅在该校担任学监,金因

代善简介 代善为何拥立皇太极继位

代善是清太祖的次子,此人骁勇善战,颇得努尔哈赤赏识。有很多网友对代善这位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不理解代善为何极力拥护皇太极继承皇位。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代善简介资料及代善为什么如此忠于皇太极。代善简介代

历史人物 尹由善个人简介,尹由善个人简介

   尹由善个人简介  尹由善,韩国女演员。1969年1月17日出生,1974年出道,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主要作品有等。韩国知名影视演员,基督教徒。代表作品有《highkick3》、《宫》、

历史人物 金宝善个人资料,金宝善个人资料

  金宝善个人资料  金宝善(1893—1984),绍兴人。17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杭州医科专门学校学习。清宣统三年(1911)赴日本留学,先在千叶医学院攻内科,毕业后又入东京帝大传染病研究所。

清朝 尹继善生平简介?尹继善历史评价?

尹继善在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政务工作,常常不仅需要能够坚持原则的人来主持,也需要善于随机应变的人来周旋。有些事既不能不认真,又不能太认真。这种环境便造就了一些老于世故、处事圆滑的人物。尹继善就是这样一

历史人物 具惠善个人资料,具惠善个人资料

 中文名具惠善外文名구혜선KuHyeSun别名具慧善国籍韩国出生地首尔特别市出生日期1984年11月9日毕业院校首尔艺术大学

历史人物 明开国将领孟善简介 孟善怎么死的

  孟善是明朝初年开国将领,早年的时候投奔明太祖朱元璋,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住地方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又投奔朱棣,因此成为朱棣登基的大功臣,他的远大目光,使得他得以善终结局。  孟善虽然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