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陈安磐人物简介

Posted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陈安磐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陈安磐人物简介

·陈安磐



陈安磐,纺织机械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纺织机械的开发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参与和组织了棉纺机械的更新换代工作,在机械结构设计上有较多创新,多年来在指导和具体帮助企业发展新产品方面屡有建树,推动了我国棉纺设备的品种开发、技术进步和纺织机械设计人才的培养。

陈安磐,字建中,1920年2月生于江西省九江县农村的一个大家庭。当时军阀混战,生产停滞,民不聊生。大家庭破落后,靠其父教私塾及出租少量田地为生,经济困难。幸得其叔父资助,得以受教育。1935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8年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在校四年刻苦攻读,受到吴大任等教授的影响,酷爱机械原理及力学分析,学习成绩优秀,1941年名列机械系第一名,1942年名列该校工学院第一名。1942年武汉大学毕业后,到资源委员会所属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在冷锻车间主管冷作。厂长是从美国归来的叶渚沛教授,对新来的大学生要求甚严,不许坐办公室,要求他们动手干。他整天蹲在地上,在钢板上画样,并组织十多名工人下料、成形与铆焊,从而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锻炼。干了近一年,回武汉大学当助教,兼在武汉大学机械工厂设计室工作,在张宝龄教授指导下,从事制盐设备的设计制图。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到昆明中央机器厂工作,参与设计轧钢机大型减速箱,从计算一直到完成全部图纸。1946年复员到上海,报考教育部公费留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第九届留英研究生。在等待出国期间暂在社会教育学院南京新生部任数学讲师。1947—1949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研究棉纺工艺,在梳棉机上做中长纤维实验,为期两年,1949年获曼彻斯特大学科技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留学海外学子都急盼早日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但是英国政府多方阻挠,不能成行。继续留英一年期间,在普拉特公司所属各厂实习,博览有关棉纺专业文献与著作,继续充实自己。

1950年9月经香港回到祖国,随即到达北京,并参加了国庆节天安门观礼。全体观礼留学生情绪高涨,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国庆节后分配到纺织工业部,先后在工务司、机械局、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等部门工作,担任过机械局设计处纺机组组长、总公司技术处产品组组长、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纺织机械新产品开发工作,主要精力花在面广量大的棉纺机械上,组织并参与了54型、65型及FA系列三套全流程棉纺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在开发化纤机械方面,50年代末具体组织了对年产500吨全套锦纶6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湖南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共五年,除了主持部分维纶设备设计外,还参加了纺织工业部组织的为上海金山和辽阳化纤厂重点建设工程配套的年产4000吨涤纶短纤维后处理生产设备的具体设计,担任设计组副组长,负责领导全组技术工作,包括制订设计方案、工程核算及审核图纸等。

1986年退休后,被中国纺织机械总公司返聘为技术顾问、高级顾问,仍致力于棉纺机械现代化事业。在此期间先后指导和帮助北京、无锡两个纺织机械研究所和有关纺织机械厂,开发了包括清棉至络筒近10种棉纺设备新产品,并培养了一批纺机设计人才,为纺织机械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陈安磐1980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7年评定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1991年曾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纺织专业评审组委员。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组织开发棉纺机械作出突出贡献



陈安磐自195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当时根据国家发展纺织工业的要求,纺织工业部着手组织纺织机械的开发和生产。陈安磐参加了对原经济部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的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等几个生产纺机配件工厂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全套棉纺织机械的发展计划,开始了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创业历程。四十多年来,我国棉纺机械有三次重大改型,他都在技术上参加组织和具体制订、审查设计方案,组织试制,开车试验和鉴定工作。50年代初期,在机械局设计处担任纺机组组长期间,具体指导和组织完成了国产第一套棉纺成套设备(54型“1”系列)的设计和试制任务。这套设备是在消化国外样机基础上,根据当时苏联工艺专家对设备提出的意见,经过分析比较,并考虑工艺要求和当时国内制造条件进行设计的,第一批成套设备在北京国棉二厂等四个新建的大型企业投产成功,随后即投入大批量生产,装备了我国“一五”、“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期间兴建的大型棉纺厂,结束了我国棉纺企业长期依赖进口装备的历史,并出口援外到缅甸、越南等国家,共生产约400万锭,相当1949年全国拥有棉纺纱锭的80%,经济效益显著。1965年他在技术上组织、指导工厂进行了65型(A系列)全套棉纺设备的设计和试制。这套设备是在调研国内使用经验和消化吸收进口样机基础上自行设计开发的,技术指标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使用中不断修改完善,替代了54型设备,用以装备新建厂和援外出口,到1979年共生产了约500多万锭。因为棉纺成套设备由国内自力更生制造,产量大、价格低,促进我国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人民穿衣和为国家积累资金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他又组织、指导纺织机械研究所和纺织机械厂开发具有先进水平的FA系列棉纺设备。由于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国外同行交流较多,更广泛地吸收了适合国情的国外先进技术,因此这套设备在成纱质量方面有很大突破,受到了用户欢迎,是目前大量生产的机型,不仅供应国内棉纺织厂,而且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为国家赚取外汇。陈安磐在四十多年的工作历程中,花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为发展占我国纺织机械生产量60%的棉纺机械,作出了突出贡献。

潜心钻研、开发设计,取得多项成果和专利



陈安磐的事业心极强,不仅有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既熟悉棉纺工艺又对机械设计,尤其棉纺设备设计有深厚造诣。他对设计方案要求坚持四条原则:首先是机器必须满足工艺要求,二是力求机器稳定可靠,三是考虑性能先进,四是制造方便,降低成本,经济实惠。因此,非常注意吸收采用国内外成熟技术,对自己创造性的构思,要经过精密计算、分析和试验,反复推敲,才确定方案。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十分重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因此,他指导或主持设计的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好。多年来他具体指导或主持设计过许多单机和联合机,在技术上帮助科研和制造单位解决了不少难题,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有:

1.提出开发项目并具体指导和构思设计方案,审查图纸和样机的研制,取得多项成果和专利。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现在已成批生产的FA142型成卷机、FA202型梳棉机、FA303、FA305型并条机、A454、A456、FA401、FA402型粗纱机、CGFA255型精梳机、CGFA352型条并卷机、FA721系列捻线机等。已鉴定或试制完成正在生产试验的有FA308、FA315型并条机、FA403型粗纱机、CGFA541型超长细纱机等,他在以上产品的设计中获得四项专利,为纺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棉纺工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性能良好的设备。他虽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一个结构、一个参数都经过反复推敲,不厌其烦。目前正在主持GA015型络筒机、多电机分部传动粗纱机和新型电动落纱机等机种的设计研制。湖北天门纺织机械厂原来只生产落后的并条机,销路不好。在陈安磐指导下,北京纺织机械研究所设计了FA303型并条机,由天门纺织机械厂制造,投放市场后,受到用户欢迎,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自此该厂名声大振,成为湖北省先进企业,一个好产品救活了一个企业。

2.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勇于创造、勇于实践。由于他基本功扎实,设计经验丰富,他设计的产品,一次试制投产成功,成为市场热门产品的实例很多。除了棉纺设备外,他在湖南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工作期间,为当时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上海金山一期工程需要的年产4000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设计任务中,他和上海第四纺织机械厂的设计人员一起主持设计了后处理联合机,具体参与设计了VD801—32型集束架、VD811型导丝架、VD821型八辊导丝机、VD841、VD841A、VD841B型七辊牵伸机等设备。设计这套设备,国内缺乏具体的技术资料,仅有一份和外商交流的技术介绍,参考样机也仅有加工50万分特丙纶短纤维的设备,而由于新设备的设计要求是加工100万分特涤纶短纤维,工艺流程也有区别,国内配套条件较差,这就给设计工作带来许多技术难题,但是陈安磐带领设计人员,结合国情,通过科学计算和分析,大胆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采用了新技术。如提出用一台100kW双轴伸直流电机传动长边轴,可控硅调速方案。因此,长边轴传动系统中,无级变速器、齿轮箱、传动轴等传动部件的受力减少了一半,从而解决了设计中的难题,一次试制成功。这是国内研制的第一条大型涤纶短纤维后处理生产线,用它装备了70年代中后期新建的大中型涤纶厂,共生产了23条生产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在此期间,他还设计过部分维纶原料(PVA)设备,提供给70年代初建设的九个万吨规模维纶厂使用。在化纤设备方面,他在50年代末期曾组织过我国第一套锦纶6聚合、纺丝和后加工成套设备的设计和试制,为我国化纤工业的初期发展发挥了作用。

3. 善于学习,结合实际,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陈安磐很注意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指导工作。80年代初,由于对出口棉纱条干均匀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当时沈阳纺织机械厂生产的A272型并条机的牵伸装置是三上四下结构,加工的棉条条干质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他提出改用压力棒牵伸方案(当时国内不少专家尚在怀疑),并提出改进摇架加压弹簧设计、制造办法(降低刚度、压力分档及同档压力弹簧配对使用),试制了样机,通过在棉纺厂试验,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参数配置经验,试制成功A272F型并条机。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条干质量达到进口先进设备的水平,从而使国产并条机的使用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受到用户好评。70年代末生产的A513型细纱机牵伸装置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皮圈下销易走动,二是摇架加压不稳定。他帮助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和常德纺织机械厂重新设计试制,通过实验取得了成果,解决了难题,改善了细纱条干质量。

他一贯重视标准化工作,提出纺机专件搞标准系列化设计,包括罗拉、皮辊、锭子、摇架、纺锭轴承与罗拉轴承等。为既能满足用户使用,又便于机械厂制造,降低制造成本,还提出粗纱机和捻线机系列设计方案,解决长向件标准化通用化问题。在他帮助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设计条并卷机时,提出在并卷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条卷一并卷及条并卷工艺设备得以标准系列化,既有利制造,又方便用户,使企业受益匪浅。

他为北京纺织机械研究所制订转杯纺纱机配套的小条筒并条机自动换筒设计方案时,采用气动技术解决了断条与增容的难题,产品推向市场并为宜昌纺织机械厂解决狭幅捻线机扭杆平衡升降问题,由原来的单扭杆改为上下双扭杆,两扭杆间用齿轮连接。这样,在相同机幅内,扭杆动作的总长度几乎增加了一倍,降低了扭杆的刚度要求,便于调节平衡。此种双扭杆结构以后被普遍用于国产狭幅细纱机上。

陈安磐年已古稀,仍每日为纺织机械事业孜孜不倦地工作,其钻研精神、认真态度和对技术的求实作风得到了业界同仁的尊敬。

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培养青年技术人员提高设计水平



多年来,陈安磐很重视培养青年技术人员,在设计工作中总是提出设想和要求让青年人思考,具体进行设计时,对图纸仔细审阅,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一个机械结构提出来以后,他反复琢磨,不断推敲,不满意时不怕麻烦重新返工,做到精益求精。开始有些年青人不理解,有埋怨情绪,但是后来学到很多技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设计上提高很快,尝到了甜头,很乐意跟着他合作和学习。他还注意用出题目的办法,引导青年人钻研技术,提高水平。有些人因此作出了显著成绩,为本单位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北京纺织机械研究所、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郑州、天津、常德等纺织机械厂和总公司都有一些年青人受益于他的培养。

简 历



1920年2月 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县。

1942年 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

1942—1943年 任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务员。

1943—1945年 任武汉大学工学院助教。

1945—1946年 任资源委员会昆明机器厂工务员。

1946—1947年 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南京新生部讲师。

1947—1950年 在英国学习,1949年获曼彻斯特大学科技硕士。

1950—1986年 先后在纺织工业部工务司、机械局、中国纺织机械总公司、纺织机械研究所等单位任职,担任过机械局设计处纺机组组长、总公司技术处产品组组长、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其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下放湖南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5年。

1986年至今 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返聘为技术顾问、高级顾问。

主 要 论 著



1 陈安磐.提高开清棉联合机的使用性能. 纺织机械,1985(4):3—5.

2 陈安磐.棉纺粗纱机、细纱机牵伸传动机构的分析. 纺织机械,1985(6):4—7.

3 陈安磐.摇架稳定性的分析.纺织机械,1985(12):16—18.

4 陈安磐.提高纺机系列化经济效果的尝试.纺织机械,1986(4):41—42.

5 陈安磐.对清钢联设备结构的一些看法.纺织机械,1989(8):16—17.

6 陈安磐.混棉工艺与设备.纺织机械,1987(2):6—8,20—21.

7 陈安磐.超长型细纱机牵伸罗拉及其传动分析.纺织机械,1989,(12):17—20.

8 陈安磐、吴本炜.防积尘压力棒.专利号:87 2 08807.3.

9 陈安磐、吴本炜.快速变换的变位牵伸交换齿轮组.专利号:90 221582.5.

10 陈安磐.用于环锭精纺机的圆盘式落纱机的操作机构.专利号:ZL93 2 44100.9.

11 陈安磐、龚熹.梳棉机道夫传动装置.专利号:88 2 17670.6.

相关参考

西晋末期至十六国前期将领陈安是谁?陈安的生平介绍

  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叫陈安的一共有40979个人,也是十分多了。连古代都有三个叫陈安的,一个是明代的状元,一个是明代的著名人物,还有一个是将军。  小编今天要讲的陈安就是第三个,他是西

历史人物 西晋末期至十六国前期将领陈安是谁

  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叫陈安的一共有40979个人,也是十分多了。连古代都有三个叫陈安的,一个是明代的状元,一个是明代的著名人物,还有一个是将军。  小编今天要讲的陈安就是第三个,他是西

历史人物 明朝倒霉状元陈安阝简介 为何最后五马分尸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陈安阝绝对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十分倒霉,人生经历大喜大悲,最终还丢了性命。  在没有参加明朝洪武年丁丑科科举考试之前,陈安阝和大部分书生一样

历史人物 明朝倒霉状元陈安阝简介 为何最后五马分尸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陈安阝绝对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十分倒霉,人生经历大喜大悲,最终还丢了性命。  在没有参加明朝洪武年丁丑科科举考试之前,陈安阝和大部分书生一样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刘磐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刘磐籍贯:兖州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性别:男曾效力过权势:刘表刘磐个人资料【性别】男(历史lishixinzhi.com)【籍贯】兖州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相干人物】刘表、太史慈、黄

明朝倒霉状元陈安阝简介 为何最后五马分尸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陈安阝绝对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十分倒霉,人生经历大喜大悲,最终还丢了性命。  在没有参加明朝

历史人物 西秦国君乞伏炽磐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乞伏炽磐国籍:西秦民族:鲜卑族出生地:陇西逝世日期:428年职业:西秦国君在位:412年―428年谥号:文昭王庙号:太祖年号:永康、建弘乞伏炽磐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乞伏炽磐,西秦武元王乞伏

朱元璋为何车裂新科状元陈安阝?陈安阝是谁?

  要说古代状元谁最惨,那必然是明朝这位只当了二十天不到的状元,就被朱元璋车裂的陈安阝了!  考上状元本该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可惜陈安阝运气不好,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竟是这样凄惨的结局,真的属于倒了

历史人物 当了不到20天的状元,陈安阝最后被朱元璋下令车裂

陈安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家都知道,如今高考第一名的孩子通常会被冠以“状元”之类显赫的头衔。实际上,不管是古代的状元也好,现代的“状元”也罢,那前途必定无可限量,光宗耀祖

历史人物 陈安宝简介 陈安宝生平 陈安宝头颅现在何处

中文名:陈安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黄巖县横街乡马院村出生日期:1891逝世日期:1939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毕业院校:保定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民政部第一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