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为什么封佟佳氏为后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愿所行皆坦途,愿所求皆如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乾隆为什么封佟佳氏为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乾隆为什么封佟佳氏为后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封佟佳氏为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人在了解了古代史之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就是帝王的寿命并不长。这一点确实有据可查,毕竟帝王在坐上皇位之后,所面对的压力和责任都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所以在古代,像乾隆皇帝这么长寿的帝王确实少之又少。实际上在皇宫中不仅帝王的寿命不长,其实皇后也大多短命,毕竟后宫的争斗其实不亚于朝堂上的热闹程度,而皇后作为后宫中的权力中心,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康熙皇帝时期,有一位女子虽然得到了康熙的重视,但是她所生下的女儿却以一种残忍的方式离她而去,对此她也无能为力,后来她还被封为了皇后,只不过她在成为皇后后,居然一天都没能挺过去,她就是历史上只当过半天皇后的女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佟佳氏的出身很好,由于有家族给她当靠山,她入宫后的起点很高,这是寻常女子所不能比的。佟佳氏入宫后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她也很快就被封为了贵妃。就在佟佳氏宠冠后宫的同时,康熙皇帝的皇后却突然离世了,这后位一下子就空悬了,等待康熙皇帝敲定人选。可是康熙却始终没有再选皇后,就这样皇后之位空悬了十余年,而佟佳氏虽然一直没有被封为皇后,可是她当时在后宫中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皇后一样。
佟佳氏没有因为家族势力的强大而在后宫中耀武扬威,反而在宫中和其他姐妹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也让佟佳氏在后宫中的威望很高,康熙皇帝后来也渐渐发现了佟佳氏这些难得的优点,对她更加宠爱。后来佟佳氏生下了一个女儿,但可惜的是这个女儿夭折了,按照当时宫中的规矩,夭折的孩子要被火化,佟佳氏的这个女儿在死后很快就被火化处理了。对此佟佳氏很无奈,也十分痛心,但是小公主的生死她也无能为力,当时康熙皇帝看到佟佳氏如此伤心,就让她抚养其他皇子,而雍正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送到佟佳氏的宫中交由她抚养的。
虽然看似是有了孩子,算是弥补了她心中的那个空洞,但是佟佳氏始终放不下离世的那个孩子,以至于后来因此而伤心过度病倒了。康熙皇帝看到佟佳氏的身子每况愈下,为了让佟佳氏高兴起来,就将她封为了皇后,可是没想到,佟佳氏在当了皇后之后只半日就过世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佟佳氏简介 佟佳氏怎么死的 康熙生母佟佳氏活了多少岁 佟佳氏与顺治-
中文名:孝康章皇后 别名:佟佳氏,慈和皇太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汉军正蓝旗,抬旗入满洲镶黄旗) 出生日期:1640年 逝世日期:1663年3月20日(23岁)www.cha
历史人物 佟佳氏简介 佟佳氏怎么死的 康熙生母佟佳氏活了多少岁 佟佳氏与顺治-
中文名:孝康章皇后 别名:佟佳氏,慈和皇太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汉军正蓝旗,抬旗入满洲镶黄旗) 出生日期:1640年 逝世日期:1663年3月20日(23岁)www.lis
佟佳这一姓氏,在大清朝具有很高的分量,佟佳氏家族累代显赫,世袭公侯,素有大清帝国“佟半朝”之称。《满洲八旗氏族通谱》说:“佟养正,镶黄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达
佟佳氏是清朝的一个大姓,关于它的来源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因此,佟佳氏家族中既有满族人也有汉人。佟佳氏家族枝繁叶茂,有几个分支,在正蓝旗、正白旗、镶黄旗中具有分布,清朝有不少名人均为佟佳氏,有“佟半朝”之
佟佳氏清世祖福临皇后□□档案:姓名:佟佳氏生卒年:1640~1663年籍贯:抚顺婚配:清世祖福临封号:淑妃谥号:孝康章佟佳氏,都统佟图赖的女儿。本姓佟,后改姓佟佳。顺治初年入宫,立为淑妃。1661年,
佟佳氏清宣宗旻宁皇后□□档案:姓名:佟佳氏生卒年:?~1833年籍贯:北京婚配:清宣宗旻宁封号:皇后谥号:孝慎成佟佳氏,孝慎成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年间的一等公佟图赖之后,三等承恩公舒明阿的女儿,道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悫惠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娶过两个表妹,一个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一个就是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当然悫惠皇贵妃这个谥号是乾隆皇帝追封的,悫惠皇贵
康熙帝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这四位皇后中只有前两位是生前被册封,而后两位则都是追封。 对于康熙帝的皇后,大家最熟悉的便是
佟佳氏原为佟氏(世居辽东商人),汉军旗人(汉族)。后佟养真(孝康章皇后之祖父)及佟养性(孝康章皇后之叔祖)投奔后金,颇得重用,佟养性取宗室之女,被称为“西屋里额驸”;佟养真则以从征辽阳之战功,受封游击
家族简介:>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关于记载:> 「,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族甚繁,散处于马察雅尔湖、加哈、及个地方。」> 由此我们看出,佟佳氏本身是一个满族的姓氏,他们立姓的原则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