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魏延的实力究竟如何

Posted 太守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延的实力究竟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延的实力究竟如何

三国时期最有争议战将!魏延的实力究竟如何?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延可谓是刘备集团的一员猛将,其名声仅次于同一阵营的关、张、赵、马、黄(亦即小说中刘备集团的五虎大将)。除了勇武,魏延还给人以狂傲的印象,也因此后世对魏延的评说不一。虽然魏延是一个颇负争议的人物,但历史上刘备却对魏延青眼有加,曾在自称汉中王后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授予其督汉中之权以镇汉川。据史载,刘备在公布对魏延的任命后“一军尽惊”,可见刘备集团的众人对魏延的认可度并不高。历史资料也表明,魏延在领汉中太守前确乎没有多少表现。而小说《三国演义》在描述魏延任汉中太守时,并未援引历史上的这段记载,只是轻描淡写地点到了任命。不过,相比于历史,小说中魏延在任汉中太守前表现则较为活跃。本篇,笔者就将分阶段对历史和小说中魏延任汉中太守前的表现进行梳理。> >一、荆州时期(208年——211年)>历史上,并未清楚地交待魏延在荆州时期的表现,《三国志 魏延传》在人物的表字后就直接介绍了魏延在随同刘备入蜀时(211年——214年)的简要情况。可以说,魏延在荆州时期的具体情况历史记载不明(从“以部曲随先主入蜀”的记载中推测,魏延甚至有可能是在刘备征蜀时期才加入刘备集团的)。>小说中,对魏延在荆州时期的具体情况有了详细地描述。首先是魏延的初次登场。小说第四十一回,刘备携民渡江来到襄阳,但蔡瑁、张允不放刘备等人入城,此时魏延出场并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后经文聘阻拦未得成功。其次是魏延正式归降刘备。小说第五十三回,关羽奉命进攻长沙并与黄忠鏖战,后长沙太守韩玄猜忌黄忠,魏延当众救下黄忠并斩杀韩玄向关羽献城,至此,魏延正式归顺刘备。当然,在魏延归顺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即诸葛亮指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欲杀魏延,后经刘备解劝才作罢。而魏延的“反骨”之说也从此处埋下伏笔。最后是这一时期魏延参与的几次战役。小说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中,诸葛亮设计二气、三气周瑜,魏延曾作为诸葛亮的伏兵两次出现。>可以看出,虽然历史并未交待魏延何时、何地投身于刘备集团帐下,但小说却根据魏延的个性为其虚构塑造了投奔刘备的曲折过程。> >二、征蜀时期(211年——214年)>历史上,魏延随同刘备入蜀的记载仅有寥寥数语,即“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这里对魏延在征蜀时的表现用了“数战有功”四个字进行了概括,然而魏延具体参与了哪些战役,历史上却无详细的记载。>而小说中魏延在征蜀时的表现可以说较为出众。首先,魏延是作为主力将领随同入蜀。小说第六十回明确指出的四名入川将领为黄忠、魏延、刘封、关平。其中黄忠、魏延是作为主力将领随同入川的。其次,魏延在取川中有诸多表现,小说的第六十回至第六十五回,都有魏延的身影。>第一,小说第六十一回,在涪水关饮宴上,魏延遵照庞统和法正的计谋,登堂舞剑意欲趁势击杀刘璋,但因张任等阻挡,未果。>第二,小说第六十二回,在庞统计取涪水关,魏延和黄忠一道按照庞统的安排擒捉了涪水关守将高沛、杨怀随军的将士。>第三,第六十二回至第六十三回,魏延和黄忠争先攻打泠苞、邓贤寨,还两度擒捉泠苞。此处魏延也曾贪功至败,甚至一度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但整体表现尚可。> >第四,第六十三回,魏延与庞统一同从小路进军雒城,庞统中伏身亡,魏延则冲出重围直抵雒城。此处魏延虽然未能护卫庞统,但能从重重设伏的落凤坡中冲出,亦属不易。>第五,小说第六十四回,魏延和黄忠一同攻打打雒城东门,抵敌吴兰、雷铜二将。同时,在诸葛亮前来支援时协助擒捉了西川大将张任。>第六,小说第六十五回,魏延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包围并逼降了李严。>上述情节都说明了小说中魏延在刘备取川的过程中多负辛勤,其中还不乏良好表现。最后,小说中魏延还曾与张飞一同前往葭萌关抵敌马超。小说第六十五回,魏延自愿请命前往葭萌关,并在张飞之前达到,尔后先击败杨柏后败于马岱(此处小说描写马岱是以弓箭巧胜)。综上,魏延在刘备取川过程中参与了诸多战役,同时也颇负功劳。因此,小说第六十五回刘备初定西川后,封赏魏延为扬武将军。>在这里,魏延得到的将军封号与正史上并不相同,历史上,魏延因入川“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从将军班位上看,牙门将军要小于扬武将军(笔者按:依照洪武雄《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的排位,扬武将军在四征之下,五校之上),而魏延在历史上并未被封为过扬武将军。在刘备初定西川的这一时间节点,被封为扬武将军的是法正(《三国志法正传》载:“(建安)十九年(214年)……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此外,历史上刘备集团中曾任扬武将军的除了法正还有邓芝。>由此可见,历史上,征蜀时期的魏延虽然“数战有功”,但未有具体的战役记载,显得单薄。小说在此基础上虚构了不少魏延参与的战役,同时小说在魏延这一时期的将军封号上也不同于历史,在笔者看来,这既有可能是小说作者的笔误,也有可能是小说作者有意要提高魏延的功勋,为之后魏延任汉中太守铺垫。> >三、蜀中时期(214年——219年)>历史上,刘备初定益州到刘备自称汉中王的这段日子里,似乎没有魏延的相关记载。历史所记载的即刘备称汉中王后对魏延的提拔任命以及魏延的一番豪言壮语。>但小说中,魏延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几次战役中都有不错的表现。小说第七十回,张飞与张郃在瓦口关对峙,张飞终日饮酒骂战,刘备闻言恐张飞饮酒误事,点名让魏延前往相助。尔后,魏延协助张飞击败张郃并辅佐张飞共同镇守阆中,直至第七十一回诸葛亮才派遣严颜去阆中替回张飞和魏延来同取汉中。此外,第七十二回,魏延奉诸葛亮将令同张飞分兵两路去截曹操粮道。同时还临阵以大骂回绝了曹操的劝降并射中曹操人中,折却曹操两个门牙。但此役魏延被庞德奋力战退,未能斩杀曹操。小说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这一阶段,历史着重描述了魏延被任命后众人的惊异,而小说则是继续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魏延的战绩,让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看起来更加合符情理。>结语:>综合来看,小说所描述的魏延从荆州时期到蜀中时期的整个过程,魏延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因此小说中魏延最后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则并未引起他人的质疑和惊讶(也许小说作者也有意忽视了历史上的这段记载)。但历史上,魏延从部曲到牙门将军再到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督汉中的提拔似乎过快,加之历史记载仅表述“数有战功”而无其他具体旁证,因此,对魏延的任命引发“一军尽惊”的结果是足可理解的,而历史上魏延真正的大部分出色表现大抵还是在诸葛亮主政期间。

相关参考

蜀汉历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为何要“谋反”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汉,深得刘备依赖和重用的良臣。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想为光复汉室建立一番功绩,因而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

历史人物 马岱实力如何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马岱和魏延都是蜀国的将领,但是马岱个人的能力和魏延比起来的话那可是差得特别的远。但是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那么能力一般的马岱为什么就能够杀得了魏延

历史人物 魏延、张郃、姜维、关兴和张苞谁的实力最强

魏延、张郃、姜维确实是后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将领,不过说到关兴、张苞,则另当别论了,因为这两人完全是演义吹捧出来的人物,与历史真人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运。此五人若真要分个高下,我个人认为是张郃居首、姜维次

诸葛亮魏延究竟有什么恩怨

诸葛亮魏延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计策让刘备受益匪浅,一路追随下来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刘备死后,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和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他在刘备心

魏延和趙雲究竟誰厲害

三國時期的趙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居位於蜀國集團的“五虎上將”中,勇猛無人能敵。其實在同一時期,蜀國還有一名武將魏延,雖然沒有評上五虎之一,也有著相當非凡的經歷。在後人的評價中,甚至有人認為他比起五虎

张郃与魏延相比,究竟谁更厉害

品读《三国演义》,很多读者可能都猜想过,曹魏五子良将中,活到最后的张郃,在人才凋敝的三国后期,本该大显身手,甚至天下无敌才对。但是蜀汉有一位名将,却与他平分秋色,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这位蜀汉名将不是别

历史人物 马岱实力如何

今天全榜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马岱和魏延都是蜀国的将领,但是马岱个人的能力和魏延比起来的话那可是差得特别的远。但是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那么能力一般的马岱为什么就能够杀得了魏

庞德和魏延,同为三国顶级猛将,究竟谁更胜一筹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比起三国之间的角逐,大都对武将之间的单挑,更感兴趣。例如,读完长坂坡之战,有人会被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姿折服;读完许褚裸衣斗马超,很多人喜欢讨论,如果这场单挑不被打断,结果会如何;

1300年后大英雄实力作死

诸葛亮与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军事才能数一数二的存在,在兵出子午谷的问题上,有了根本性的分歧。诸葛亮认为:蜀汉国力底子薄,经不起折腾,担不起风险,要稳扎稳打。魏延则认为:诸葛亮太过胆怯,不敢用奇策,使自己

回复 魏延兵出子午谷可行,诸葛亮一出祁山难获胜

魏延分析应该从当时的经济、军事实力等各方面因素考虑,魏实力最强,毫无疑问。诸葛亮北伐时能出动多少兵,恐怕不算多,所以他必须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从三国时的地图来看,汉中到长安直线距离很近,但是中间是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