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欧阳修是怎么改革文风的

Posted 欧阳修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欧阳修是怎么改革文风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欧阳修是怎么改革文风的

欧阳修是怎么改革文风的?唐宋八大家有五个都是他提拔的!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因为实施“庆历新政”且得不到宋仁宗的强力支持,范仲淹很快就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如果听信坏人的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音xún)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范仲淹推行新政的时候,有些反对新政的人诬陷范仲淹和赞成新政的人是“朋党”,滥用职权。当时,谏官欧阳修也赞助新政,特地写了一篇《朋党论》,为范仲淹辩护。后来,

历史典故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范仲淹推行新政的时候,有些反对新政的人诬陷范仲淹和赞成新政的人是“朋党”,滥用职权。当时,谏官欧阳修也赞助新政,特地写了一篇《朋党论》,为范仲淹辩护。后来,

如何评价宋朝文风革新者的欧阳修?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和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在北宋的文坛上和政治上都极负盛名。欧阳修自幼勤奋好学,天圣七年二甲进士十七名,从此步入仕途,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宋朝文风革新者的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和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在北宋的文坛上和政治上都极负盛名。欧阳修自幼勤奋好学,天圣七年二甲进士十七名,从此步入仕途,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改革1(备考10月自考)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

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改革受到...

历史百科 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文坛兴起了一个改革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浪潮,史称“古文运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流行的骈体文,主要缺陷是单纯追求声律、词藻和典故,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文风萎靡,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和反映

董元奔|八股文是明清时期对宋代和元代科举制度改革升级的产物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通行的文体,它在近现代的名声很臭,是思维陈腐,文风呆板的各类文章代名词。其实,八股文未必有那么坏,在作为「”时文”的明清时期,八股文及八股取士制度对政治和

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大宋王朝到了宋仁宗时代,已有了不少积弊,譬如,冗官冗员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

揭秘北宋欧阳修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