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梁武帝过午不食

Posted 和尚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梁武帝过午不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梁武帝过午不食

梁武帝过午不食?历史上因佛学饿死的皇帝!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但是梁武帝指挥无能,不但不能恢复土地,反而死伤了无数军民。北魏分裂后,也没有能力再进攻南方,梁朝才有一个比较长的安定时期。>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他就对自己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从不办罪。梁武帝有个六弟临川王萧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尽情搜刮财富。临川王府内室后面有几十间库房,平日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人怀疑里面藏的是兵器,向梁武帝告发,说萧宏私藏兵器,准备造反。>梁武帝听说他弟弟要夺他的权,也有点吃惊,亲自带领禁军去搜查。萧宏一见梁武帝,神色慌张。梁武帝更加起了疑心,就命令萧宏把库房全部打开,让他挨间检查,打开库房一看,发现其中三十多间库房里都堆满了钱,共有三亿万以上,其他的库房里囤积着布、绢、丝、绵等杂货,更是多得不计其数。>萧宏跟在梁武帝后面,心惊胆战,怕梁武帝发现了他的赃物,一定要办他的罪。想不到梁武帝检查完了,转过身来笑嘻嘻地对萧宏说:“阿六,你的日子过得不错嘛!”>打那以后,他知道萧宏不会谋反,反而对萧宏更加信任了。>梁武帝对亲属和士族百般纵容,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都没有人敢干涉。>有一个正直的官员贺琛上了一个奏章,对梁武帝提出四条意见,说现在各地州郡官吏搜刮残酷,百姓实在受不了:官员穷奢极侈,浪费太严重;奸臣当道,作威作福,陷害好人;大造官府,没完没了,百姓终年服役不得休息。>贺琛说的条条是事实,但是梁武帝一句也听不进。他口授一道诏书,责备贺琛。在那份诏书里,他把自己说成一个天底下少有的贤明君主,又是勤劳,又是节俭,把贺琛的意见顶了回去。> >梁武帝也是个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皇帝做和尚,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可是皇帝说要出家,谁敢反对!再说,那时候佛教盛行,皇帝肯做和尚,还表示他对佛法的虔诚哩。>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和尚能够收进一大笔钱,怎么不高兴,当然同意他还俗。大臣们就排了仪仗,到寺里把他接回来。>第三次,梁武帝又想个新花样,他到同泰寺舍身的时候,说他为了表示他对佛的虔诚,不但自己的身子舍了,还把他宫里人和全国土地都舍了。>舍的多,赎的钱当然应该更多。过了一个月,大臣们就凑足了二万万钱去把他赎了回来。>说巧也巧。正好在那天晚上,同泰寺里的一座塔被火烧了。和尚赶快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合着手掌,说这一定是恶魔干的。他又下了一道诏书说:“道越高,魔也越盛。我们要造更高的塔,才能压住魔鬼的邪气。”>过了一年,他又舍了一次身。大臣们又花了一万万钱把他赎回来。梁武帝前后做了四次和尚(一说是三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这笔钱,当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梁武帝热心做和尚,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有个野心家就利用他的昏庸,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大叛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虎毒不食子 为何汉武帝却杀了两女儿灭了儿子满门

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能我们并不理解吧,一个人哪怕再如何的冷酷无情也不会对自己的亲人动手吧,但是历史却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答案,在古代的皇帝成员他们是可以为了某些权力或者东西来伤害自己的亲人的,包

王莽为何下令杀了自己的三个嫡子 虎毒不食子

记得,《汉书》里说武帝临终前封了玺书,称:一旦我崩了就根据这封遗诏行事。遗诏里的内容是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侯。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时任侍中,说:武帝崩时,我基本上都在他旁边,哪里有遗诏封侯的事啊

历史典故 牡丹仙子的传说

  对于牡丹仙子,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相传光武帝刘秀起义时分,被王莽的上将王朗追杀。一天,刘秀疲于奔命,逃到了北郝村。此刻天已过午,刘秀又饥又渴,两眼直冒金星,在村中处处寻觅藏身之地。混乱不安的,老

历史典故 牡丹仙子的传说

  对于牡丹仙子,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相传光武帝刘秀起义时分,被王莽的上将王朗追杀。一天,刘秀疲于奔命,逃到了北郝村。此刻天已过午,刘秀又饥又渴,两眼直冒金星,在村中处处寻觅藏身之地。混乱不安的,老

道武帝拓跋��晚年暴虐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

北魏太武帝拓跋��的死

拓跋到晚年时,与部落贵族的争杀白炽化。恐惧、不安和过度的紧张使得拓跋病重多疑,精神失常。史书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

历史秘闻 道武帝拓跋��晚年暴虐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

历史人物 汉武大帝领衔

1.诛灭自己三族的皇帝--汉武帝刘彻  「疏不间亲」,「虎毒不食子」。本来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当政后期,逐渐老态的汉武帝变得神经兮兮,疑神疑鬼,在奸臣的挑拨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

代田法:让西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得到重生,并间接促成 ”孝宣中兴”

西汉初期由于历经惠帝至景帝58年的「”无为而治”,所以到了武帝登基后整个西汉的社会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帝王世纪》曰「”自孝惠至文、景,与民休息,六十余岁,民众大增,是以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

谁说虎毒不食子 皇太后毒死儿子皇帝

 谁说虎毒不食子皇太后毒死儿子皇帝  无独有偶,这历史上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发生——做母亲的亲自下毒毒死了儿子。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俗话说得好,虎毒还不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