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泽过目不忘

Posted 大脑

篇首语:人们在诗中赞美鱼的自由,在餐桌上吃掉自由的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阚泽过目不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阚泽过目不忘

2、历史人物 阚泽佣书的故事 他反对孙权用极刑 预言曹丕活不过十年

阚泽过目不忘

时下一档电视节目《最强大脑》,涌现不少天赋异禀的达人。笔者近日重读《三国演义》,受该节目启发,从中搜罗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若组成最强大脑战队,其阵容亦足以震古灼今。

《三国》里最光彩照人的莫过于诸葛亮了。书中并未直接描述诸葛亮的脑力究竟如何,但仅以草船借箭一例,其精准算计即足以令人折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凤雏庞统亦非泛泛之辈,初投刘备时只做了个小小县令,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问责,庞统醉眼惺忪,却不消半日便将百余日内积压的公事一一处理完毕,“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关于东吴统帅周瑜,史书曾有“周郎顾曲”的记载。江东名师喜于宴饮之际有弦乐助兴,只是筵席上觥筹交错,醉意朦胧,大概无人专心听曲。然而弹奏者若稍有差池,精通音律的周瑜便能觉察,随即扭头去看是谁出错了。

因周郎英俊潇洒,酒酣时愈加意气风发,弹奏的女子为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演义里没写这一段,不过周郎远见卓识,神机妙算,其大脑又岂是常人可比?

还有,蔡邕暗摸碑文能读,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而孔融、杨修、秦宓之辈,俱是胸藏万卷,辩才无碍,书中不能面面俱到,故未曾予以详述。

最强大脑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记忆力超群,《三国》里有四人堪称个中翘楚。

阚泽,东吴谋臣。阚泽少时家贫,无钱供读,便替人打工,曾向人家借书来看,看过一遍就不会忘。阚泽口才敏捷,赤壁一战,若非他看破苦肉计,密献诈降书,打消曹操顾虑,黄盖恐怕要白白受苦一场了。

王粲,曾为刘表幕僚,后归附曹操。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他与人同行,路边石碑上的铭文,看一遍即能背诵。有人下围棋,不小心将棋局弄乱了,旁观的王粲却能立马照样摆好,一个棋子不会错,哪怕已下两三百手。

张松,先为刘璋属下,后暗助刘备入川。张松其貌不扬,身材短小,常遭人藐视。张松作为刘璋使者前往许都游说时,曹操门下主簿杨修见他放荡不羁,有心刁难,便取出曹操未曾公开的兵法著作《孟德新书》以示其雄才大略。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十三篇,却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当即朗诵一遍,一字不差。

杨修大惊之余甚为叹服,于是极力向曹操推荐张松,曹操却不信此人能过目不忘,还以为古人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便命人将《孟德新书》撕碎烧毁。

祢衡,起初隐居不仕。孔融对祢衡推崇备至,上表举荐他入朝为官。表中盛赞祢衡“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孔融还拿西汉时的理财家桑弘羊、丞相张安世来作比较。

桑弘羊精于心算,善于理财,13岁即在汉武帝身边担任侍中,后在聚财富国方面大显身手。张安世也是汉武重臣,因记忆力超强屡被擢用。武帝曾丢失三箱书,而其中的内容张安世竟均能记得。

这二位治世能臣,才能超卓令人惊异,不过在孔融看来,拿他们与祢衡相比,就都不足为奇了。

《三国》作为小说,不免掺杂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鲁迅就曾说该书“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总体而言,《三国》写人记事基本与正史相符。在三国鼎立群雄纷争的时代,英才辈出乃势所必然,他们的智能或许表明了人类的脑力曾经达到了怎样的强度。成健

历史人物 阚泽佣书的故事 他反对孙权用极刑 预言曹丕活不过十年

阚泽 阚泽是东吴的学者、大臣,被誉为大儒,他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被封为都乡侯。阚泽不仅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对天文历法、圆周率等都有研究,著有《乾象历注》、《九章算术》等书,但可惜的是都已不复存在。 阚泽佣书的故事 >阚泽>阚泽佣书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第八》:“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形容那些在艰苦条件下自学成才的人。>阚泽的家族世代为农,故而年少时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收入,他就靠替人抄书来换取纸笔。而且,阚泽一边抄书一边将那书中的知识背诵下来。后来,他博览群书并因此通晓天文历法,最终声名远播被举为孝廉而出仕。>预言曹丕活不长>当时,曹丕篡汉登基为魏文帝,孙权于是对群臣说:“曹丕壮年登基,恐怕会比我活得久,大家有什么想法吗?”阚泽回答道:“大王不必担忧,不到十年曹丕一定会死。”孙权问他怎么知道曹丕活不久?阚泽说:“从他的名字来看,不到十就成丕,这就是他的命啊!”果然,七年以后曹丕就去世了。>反对使用极刑 >阚泽>吕壹是三国东吴时期孙权的宠臣,官至中书典校郎,但他为人阴险,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来事发而被逮捕。当时有些官员就建议对他处以极刑,甚至要加上火烧、车裂等酷刑,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孙权也拿不定主意,于是询问阚泽。阚泽认为盛明的朝代是不应该有这种极刑、酷刑的,于是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阚泽是谁 阚泽是个怎样的人

阚泽阚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学者、东吴的官员,被赞为当世大儒、“今之仲舒”、“蜀之扬雄”,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评价。阚泽为人恭谨谦让,胸怀大肚,深得孙权器重,经常与他商量朝政,他死后孙权已悲伤难过,好几天都吃

历史人物 阚泽佣书的故事 他反对孙权用极刑 预言曹丕活不过十年

阚泽阚泽是东吴的学者、大臣,被誉为大儒,他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被封为都乡侯。阚泽不仅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对天文历法、圆周率等都有研究,著有《乾象历注》、《九章算术》等书,但可惜的是都已不复存在。阚泽佣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阚泽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阚泽别号:阚德润国籍:孙吴民族:汉族出生地: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死日期:公元243年(孙吴赤乌六年)职业:经学家主要造诣:发起朝政,传授二宫代表作品:《乾象历注》官职:中书令、太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阚泽究竟有多厉害

阚(kàn)泽(?—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

三国名人之吴国学者太子太傅阚泽简介

阚(kàn)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

史上唯一过目不忘之人却不堪重用 张松

在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大放异彩。其中有这么一个人可能被广大读者给忘记了。他其貌不扬,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子矮,生活邋遢,家庭环境不好,长相奇丑。但是他却有一项常人都无法做到的技能——过目不忘,通

史上唯一过目不忘之人却不堪重用 张松

在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大放异彩。其中有这么一个人可能被广大读者给忘记了。他其貌不扬,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子矮,生活邋遢,家庭环境不好,长相奇丑。但是他却有一项常人都无法做到的技能——过目不忘,通

史上唯一过目不忘之人却不堪重用 三国张松

在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大放异彩。其中有这么一个人可能被广大读者给忘记了。他其貌不扬,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子矮,生活邋遢,家庭环境不好,长相奇丑。但是他却有一项常人都无法做到的技能——过目不忘,通

史上唯一过目不忘之人却不堪重用 三国张松

在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大放异彩。其中有这么一个人可能被广大读者给忘记了。他其貌不扬,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子矮,生活邋遢,家庭环境不好,长相奇丑。但是他却有一项常人都无法做到的技能——过目不忘,通

过目不忘的农民秀才郭松龄为什么会参加革命?

郭松龄,字茂宸,奉天沈阳人,1883年生。祖籍山西省汾阳县。其远祖戍边来到东北,后一支流落到沈阳东郊鱼樵寨落户。鱼樵寨现在是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乡赵家铺村,郭松龄就诞生于此。其祖父是一位粗通文字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