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艰难,只有背过锅的人才懂

Posted 国家

篇首语:面对艰难困苦,懦弱者被磨去棱角;勇敢者将意志品质磨砺得更为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艰难,只有背过锅的人才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艰难,只有背过锅的人才懂

晚清有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已经被称颂成为半个圣人了,左宗棠也有收复新疆的伟业。>张之洞名气不大,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在历史课本里常年标红,是常见考题。>这三位中兴名臣形象都很好,唯有李鸿章,一谈起他,总会有人说:这个人不大行,虽然做官能力牛掰,但是却干着吃里扒外卖国通敌的勾当,把国家的脸丢尽了。>>这话倒也没太大错,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对外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都是李鸿章签下来的。>但是我想,如果有的选的话,他是绝不肯将父亲给自己起的好名字用在这样耻辱的地方。>名字是人的代号,1818年,“李鸿章”这个名字被赋予了一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孩子。>他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心有鸿鹄之志,腹有锦绣文章。>李鸿章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小聪明伶俐,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一路靠着聪明劲儿,顺风顺水,直到了1840年才遇上了第一次失败。>那天,是个阳光梳理过城楼的好日子。皇城脚下,人头攒动,一群读书人都在往皇榜下钻。上榜的人欢呼呐喊,落榜的人垂泣连连。李鸿章好不容易易从一个人缝里,瞄完了整张皇榜——终于确认了,榜上没有“李鸿章”这个名字。>一同来看榜的父亲也没有责怪李鸿章,只是说:走吧,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父亲要带一路靠聪明使“巧劲”的李鸿章去见一个使“笨劲”的人。>那就是刚刚有了点名头的曾国藩,从此李鸿章入曾国藩麾下,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三年后,李鸿章一举考中进士,被钦点入翰林院学习。>此后,二十五岁的李鸿章官运亨通,五年连升七级。>但是年少成名,必然会多生磨难,他和很多同僚产生了嫌隙,受到了很多掣肘。>李鸿章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决定从公务员的岗位辞职,去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别人以为三十岁的李鸿章已经成了“处级干部”,今后那肯定是康庄大道,只有李鸿章自己才明白——错了,那是险象环生,没有出路的羊肠小道。>李鸿章擅长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要是一般人,就算意识到自己今后难以发展,也会沉溺于暂时的舒适中,觉得现况不赖,然后被温水慢慢煮死。>李鸿章经历了五年官场,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他决定再去老师那里充充电。>李鸿章有个好老师曾国藩,专门教人“笨功夫”。>对他来说,每一日都是在修行,和曾国藩谈话,吃饭,饮茶,每个细节里都浓缩着曾国藩过人的智慧。李鸿章没有悟到这些,但是他很聪明,也很信任老师,更擅长将老师的细节思想全部拿来使用。>很快,李鸿章将自己的短板一一修补完善,变得更加强韧。>1861年,太平天国包围了上海,李鸿章领淮军去镇守。>9000淮军对抗10万太平军,只能靠取巧。而李鸿章恰恰是个会用巧劲的高手,他用假营盘消耗太平军火力,再通过自己的身先士卒激起了淮军的士气。>就这样,漂亮地赢下了李鸿章的的一场沙场搏杀。>证明了自己本身的李鸿章,很快被任命为了江苏巡抚,成为了大清朝真正的要员。>此后李鸿章走上了人生巅峰,50岁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整个大清,从没有一个汉人能像他这样把官做到极致。>如果这是太平盛世,那么自然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可是不巧,现在是乱世,大清的国运早就如枯草一样,一蹶不振。>晚清四大名臣虽然确实是在为清政府服务,但是他们所进行的“洋务运动”,是真的给衰败的中国打了一剂强心针。>有人说,没有晚清四大名臣,清朝根本不可能再苟活五十年。>强化武器,培养人才,创办实业。>这三条举措精准到位,拳拳到肉,一看就是行走江湖多年的老中医才能给大清朝开出的好药方。>只是奈何,气数已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纵使晚清四大名臣,才智过人,鞠躬精粹,也难以阻挡时代的车轮为新中国改头换面。> >1871年,李鸿章签下了《中日修好条约》,从这一天起,他的后半生,一直在为大清国,签下一条又一条不平等条约。>可那又能怎么办呢?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他只能签字签字签字。>这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不代表自己了,是国家契约的一环。>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在驿馆外被袭击了,一个日本人举枪击中了李鸿章的左脸颊。>随行人员愤愤不平,要去讨个说法。>李鸿章却制止了其他人,说:“这是好事情,我受点伤而已,却能让国家少赔些银子。”>果然如李鸿章所料,因为这一颗子弹,伊藤博文允许清政府减少赔偿一亿两。>一颗子弹,换一亿俩,这生意太值了。>但是李鸿章还是心疼。>“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此时的李鸿章一点也不像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汉官,却只是像一个街头买菜的大爷,实在是家里没有余粮了,一分一两都够做太多的事情了。>见伊藤博文拒绝了。>李鸿章说,“那减少2000万行么,就当老夫回国的旅费了。”>依然,没有被同意。>耻辱和屈辱加诸在李鸿章身上,终于让千千万万中国人明白了:弱国无外交,哪怕是求同情都没用。>但是这些对于在国内的百姓来说,却不重要。>他们只知道一个事实:李中堂大人又卖国了。>就像一个人到中年却突然失业的人,无关痛痒的人只会嗤笑他没本事,有哪里看得到他人的艰难呢。>李鸿章被百姓谩骂,被同僚排斥,落得一个人孤孤单单,或许这就是强者该有的落幕吧。>1896年,李鸿章出国去西方访问,也终于明白了国家之间的差距。>巴黎万国运动会上,各国的国旗伴着国歌响起。>轮到中国黄龙旗升起的时候,全场寂静,因为大清没有国歌。在场的贵妇人,和要员,纷纷偷笑——哪有一个文明的国家,是没有国歌的。>李鸿章却不怕嘲笑,突然清了清嗓子,在黄龙旗下唱起了家乡小调《茉莉花》。声音悠扬婉转,却不自卑,不低下,纵使风吹雨打,依然灿烂发芽。>李鸿章的前半生既会巧劲也会笨功夫,才能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李鸿章的后半生时局多艰,吃了太多的耻辱,却也一直不卑不亢。>若是人生艰难,不如学学李鸿章,即使注定失败又如何,但也得守住自己的心脏。不要害怕,侮辱和诋毁,你就是你自己,要不骄不躁,不哀不怨,路还长,人未亡。>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艰难岁月,真的举步维艰。>是呀,那些西方大国,他们是文明的国家,所以我们没有国歌也会被嘲笑。>但是国歌是人民的歌,只要人还在,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国歌。>只要我们像李中堂一样,为自己的民族而骄傲,我们的国家就是打不倒的。

相关参考

传统美食麻辣香锅的由来 麻辣香锅的起源

麻辣香锅的起源:麻辣香锅起源于重庆缙云山土家风味,是当地老百姓的家常做法,以麻、辣、鲜、香混一锅为特点。据说,当地人平时喜欢把一大锅菜一起用各种调料味料炒起来吃,而每当有重要的客人时,便会在平常吃的大

只有诸葛亮懂空城计

兵法36计中的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要关头做出大胆且冒险的行动,可以造成敌人误判,达到排难解危的功效,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开城门,骗司马懿进城,因此替蜀汉续命,不过这招除了诸葛亮会用外,其实猛将赵

三国历史 只有诸葛亮懂空城计

兵法36计中的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要关头做出大胆且冒险的行动,可以造成敌人误判,达到排难解危的功效,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开城门,骗司马懿进城,因此替蜀汉续命,不过这招除了诸葛亮会用外,其实猛将赵

12组数字读懂毛泽东生涯背后的内心世界

最黑暗的一段路1935年9月9日,红军长征走到最艰难的时刻,张国焘却密谋与毛泽东分庭抗礼另立中央。毛泽东曾说,同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路程。当时,红一方面军已经同国民党的军队苦战了八九个月

希姆莱是怎么甩锅的

1945年3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末期,纳粹德国已经快走到末尾了。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此时指派海因里希大将到措森的指挥部,要他在那里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去接替党卫军老大希姆莱在防守奥德

为三国演义背锅的十大人物

喜欢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肯定都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尤其是三国演义,成功的将三国各个时期的猛将谋臣刻画的深入人心,成为每个热血青年的心中烙印。然后,《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化小说,有过度的渲染和描

为什么背锅的总是我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大食军队堪称是第一背锅侠,狼卫的家园被他们毁灭,就连右刹贵人的伤也因为「”你懂的”,被两次安置到了大食军头上。剧中的右刹贵人老爹被安排成了狼卫旧主突禄的小儿子,突禄这个名字并不存

杀子仇人也能包容

曹操麾下猛将如云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本版文字:钟葵(除署名外)无论什么时候,会否用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汉末三国时期,不懂用人艺术的公孙瓒、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豪杰均以失败告终,只有深谙

千古艰难唯一死 桃花夫人息妫

泱泱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无数兴衰荣辱,王朝更替,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左右历史进程的不仅仅只有男人,喜、妲己、褒姒,她们是政治的旁观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站在亡国之君的背后,她们背负的只有千古骂名。然而,

千古艰难唯一死 桃花夫人息妫

泱泱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无数兴衰荣辱,王朝更替,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左右历史进程的不仅仅只有男人,喜、妲己、褒姒,她们是政治的旁观者,也是历史的书写者,站在亡国之君的背后,她们背负的只有千古骂名。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