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此人出一计,老猎户助力,全军一夜脱险
Posted 物
篇首语: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此人出一计,老猎户助力,全军一夜脱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此人出一计,老猎户助力,全军一夜脱险
萧克上将写了《浴血罗霄》,在多数人眼中,他是一个政委之类的政工干部,写写画画,不会打仗。
其实不然。在战争年代,他大多数时间当的是带兵打仗的司令或副司令,“萧司令”才是他的本行。
萧克行伍出身,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后,他从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一级一级当到了军团长、方面军副总指挥。在抗战中,他担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之初,还是当司令,先为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后为华北军区副司令,之后才去办军校。
萧克的军事才华,是顶呱呱的一流水平。
在红军时期,他指挥红军打了许多的漂亮仗。最传奇的则是1934年率部从敌24个团的重兵围堵中神奇地突围。
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红六军团西进贵州,准备前去与红二军团会合,但是进入石阡县时,湖南、贵州和广西三省敌军以24个团对他们实施大包围。
起初,红六军团并没察觉敌人的“围剿”。
10月7日拂晓,全军团准备到石阡县的甘溪大休息,然后向江口开进。上午10时许,军团参谋长李达率六七百人到达石阡西南30里的甘溪。侦察队在甘溪街上俘获敌两名侦察员,一审问,得知敌第19师正向甘溪开进。在这紧急关头,李达立即率领六七百人转移,就此与主力失去了联系。
但是,第49、51团还在甘溪东西街,当即战斗打响。他们与敌人奋战四个小时,才顶住正面进攻之敌。下午,军团政委王震亲率一个团,打先锋,为全军开路,向东南方转移,才脱离强敌。
但是,随后,红六军团被迫在石阡、镇远、余庆、施秉、黄平一带行动,陷入湘、桂、黔敌24个团的重围之中,先后被截为四段,形势十分严重。
18师第52团是军团的精锐,担任后卫,结果被敌军包围。全团苦战多日,团长牺牲,1000多人只剩下200多人,在师长龙云率领下,跑到困牛山。敌军又追过来,两军又大战三天,由于寡不敌众,师长龙云负伤被俘(后遭敌人杀害而牺牲)。
形势已经十分糟糕了。
怎么办?
这给军团长萧克十分大的压力。他认为如不尽快脱离敌人,跳出包围圈,很可能就全军覆没,可是如何脱离危险呢?任弼时见他有些紧张,于是问道:“怎么样?”
萧克坚决地说:“向东去,脱离这个地区,争取主动。”
于是,全军马上按照萧克的计策行动。
一天下午,红军来到了石阡至镇远的敌封锁线上,一举击溃敌警戒部队,占领东去江口的路口。萧克立即向南面和北面派出了强有力的警戒。
为什么这么做?
萧克最担心敌人控制这个路口,堵住东去之路,这样红军就得返回原地。幸好,这个路口被红军及时控制了。
下一步怎么走?
萧克正下令:“找找附近有不有熟悉地形的老乡!”
结果,战士们找到当地一个老猎户。这个老猎户立即说:“我知道有一条山沟,你们可以从沟里出去。”
可是,红军还没来得及行动,南面的湘军以及北面的桂军就已发现了红六军团,一起围了过来。很快,南面的敌人发起了进攻,接着,北面的战斗也打响了。但是,由于萧克事先派出了警戒部队,红军以一部进行阻敌,其他人员在老猎户的引导下,陆续下到了老猎户说的那条夹沟。
这一条夹沟,是一条人迹罕见的谷涧水沟,一直向东——正是萧克所要去的方向。
红六军团八九千名官兵进到夹沟后,立即从沟底鱼贯而东去。萧克亲自站在路口,指挥部队:“快!快!”
到午夜时分,全军团大部分人已经过去了。萧克下令两侧的掩护部队:“撤到路口,改为后卫,随大部队跟进。”
天亮时分,萧克与后卫部队一起走出了长长的夹沟,太阳正在东升!
就这样,红六军团上万人从这一条夹沟中全部成功跳出了包围圈,从此脱离了贵州和广西、湖南之敌的围追堵截。
几十年之后,萧克回忆这次突围,还说:“这是一个极端紧张而又关系到全军团大局的军事行动。直到现在,一经忆起,心胆为之震惊。”
但是,在萧克的指挥下,红六军团全部成功地跳出了敌24个团的重兵包围圈!
此时,萧克才27岁,已经是军团长,是不是很牛?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此人智比诸葛亮,一计摧毁汉室政权,一计重创曹操,活到77岁才去世
汉末三国时期,经过各势力间的彼此征战,最终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局面。枭雄曹操,作为三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牛人,虽背有汉贼之骂名,却依旧圈粉无数;大神诸葛亮,为了刘备和蜀汉,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
历史军事 用中文當敲門磚,假借科學家身份助力,此人為獲美國籍真是夠拼
說到美國,不可否認的就是美國的強大!所以,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人為了拿到美國綠卡而費盡腦汁!當然,如果是正常的拿到美國綠卡,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是每一個人的選擇。但是有的人卻因為想要獲得美國綠卡而走各種各
此人名气不输诸葛亮,谋略吊打司马懿,开山一计,让曹操怀疑人生
若论三国奇才,大家或许随口就能说出1、2、3来!确实在三国时期有才之士确实是太多了,当然最为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曹魏三代托孤重臣司马懿,号称毒士的贾诩,称号鬼才的郭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朱元璋一生都没明白,两百多年后被此人解开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虽然不能称得上绝对的真理,但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皇帝诛杀功臣的事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也有些忌惮,生怕他们谋反,甚至为此事经常失眠。
历史秘闻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朱元璋一生都没明白,两百多年后被此人解开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虽然不能称得上绝对的真理,但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皇帝诛杀功臣的事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也有些忌惮,生怕他们谋反,甚至为此事经常失眠。
肖三给肖兰兰报信,他说郭得友已经不可靠了,河神就要变成河妖,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前的剧情中,小神婆顾影和老神婆吵了一架之后,来到了郭得友的龙王庙借宿,她睡在郭得友的房间。但是,第二天一大早,郭得
列宁临死前,对雷厉风行、性格粗暴并“掌握了无限权力”的斯大林表示担忧,甚至还曾建议中央委员会“想办法”将斯大林从党总书记的位置上调开,并让更有才能的托洛斯基上位,接替斯大林的位置,只可惜这个愿望只是空
此人本来只是看守坟墓的,因为上书大骂汉武帝,一夜之间当上大官
自从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后,帝国就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居于皇宫之中,九天之上,无人敢惹,不然就是触犯龙颜,要掉脑袋,更不用说骂皇帝了。但历史上还真有不怕死的,他们敢上书大骂皇帝,直言皇帝的过错
穆乔为了让这位总统留下来,明知南朝鲜军队正在逃命的路上,有的甚至已经全军覆灭,但还是信口开河地说,南朝鲜军队打得很好,没有哪支部队已经溃败。总统要是留在汉城,能够激励部队的斗志。如果总统逃跑,消息传开
穆乔为了让这位总统留下来,明知南朝鲜军队正在逃命的路上,有的甚至已经全军覆灭,但还是信口开河地说,南朝鲜军队打得很好,没有哪支部队已经溃败。总统要是留在汉城,能够激励部队的斗志。如果总统逃跑,消息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