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期 曹操的儿子中最能够明哲保身的是谁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哪有什么四季,遇见你,四季如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鼎立时期 曹操的儿子中最能够明哲保身的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鼎立时期 曹操的儿子中最能够明哲保身的是谁

2、三国中曹操麾下的主要谋士

三国鼎立时期 曹操的儿子中最能够明哲保身的是谁

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在军事上雄才大略,他长远的目光令人赞叹。教育上他对子女的教育也让人赞叹。曹操的儿子们个个远见卓越,文能诗书武能挥汗沙场。在明争暗斗的宫廷中,太子只有一个,能成为皇帝的只有一个。可是那么多的兄弟中,谁不知道自己父亲会选哪位儿子成为皇帝,于各种明争暗斗在骨肉之间展开。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却避而远之,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到底是谁?

人们常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话用在曹操身上的确不假。看看曹操的儿子曹丕曹彰曹植等人,个个英姿勃发,搞文学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带兵的武艺高强,熟知韬略。放来现代也是令人羡慕不已。

是谁在明争暗斗的环境里保全自己?

关羽曾经多次要求曹公许配自己。杜夫人很争气,与曹操生有曹林、曹衮二子。 曹衮的特点是爱读书,性俭朴,处事谨慎。曹衮酷爱学习,长大了,也是个手不释卷之人。他的兄弟邀请他游玩,他也拿着书不放。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华彩文章,又是一个天才少年,曹操手下的人对曹操夸奖他,说他学识渊博,他很谦虚地回答,比起有学识之人,他差的远了。 如果因为这个就把他看成是书呆子,你就看走眼了。在曹操生前,面对曹丕兄弟的夺嫡大战,曹衮是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乃至有人对他提起这些事情,他都躲避三舍,甚至于闭门不出,读他的圣贤之书。

曹丕

曹丕登基后,曹衮上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赞文,深得曹丕欢心,因此在严加看管诸王的时候,对他却是十分恩厚。曹丕称皇帝的第二年,进爵为公,官属皆向曹衮称贺,曹衮答道:"我是一个生长于深宫之中的王子.我不知道农村生活的艰难,往往骄奢淫逸享乐多显败家的迹象.各位亲朋好友不要再上表称颂了,我要多想想自己的谨言慎行。” 后来,黄龙三年,有传说邺城的漳水中出现了黄龙,这位才子马上写了洋洋长文,恭喜曹丕这个皇帝,并表达对皇帝的敬服之心。这下子,把曹丕高兴的大加封赏,还专门下诏褒扬他的贤德。

曹衮是如何明哲保身

由于他很会做人,对上表现的崇敬,对下仁厚,给人的感觉也是根本没有名利之心,所以,口碑极好,连曹丕的儿子曹睿也对他大加赞赏。 说老实话,我觉得三国中,能和他相比的人只有刘禅刘阿斗了,明哲保身的理论,被此二位实践的非常成功。曹衮在他的封地,还非常称职,是个不错的领导者,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失为智者决断。况且,他在死得时候说的遗言也很有深意:忠贞奉朝,孝敬事亲,奢侈败德,俭约全身。还说:与其受宠惹祸,不若贫贱全身。这可真是至理名言呀!其实当年,如果他的年龄大一些,曹操心目中的接班人人选是否可能落到这位有文才而处事玄妙的儿子呢?这样一个人,的确有成为明君的潜质。

大意是说中山王曹衮病重了,召见世子对他说:“你年龄幼小,还没有懂得仁义方正,这么早就当上了别人的君主,必然只知道享乐的滋味,不知道困苦的滋味,不知道困苦的滋味,必然就会因为骄傲奢侈犯错误。接待大臣,务必要有礼节。

就算不是大臣,对待老人也应该恭敬礼貌。侍奉兄长必须恭敬,抚恤弟弟要仁慈。兄弟要是有不好的行为,应该面对面的规劝他们。要是他们不听从规劝,就应该痛哭流涕的对他们引申比喻出其中的利害,将其中的利害引申比喻给他们还是不改正,就应该告诉他们的母亲让她来纠正。

如果还是不改,就应该上奏给皇上知道,并且辞退皇上封赐的国土。与其守护着皇上给予的恩宠而遭受祸难,不如辞去封赏虽然贫贱但是可以保全自己。

这只是说他们有大的罪恶,至于他们的细小的过错,你应该替他们遮掩。小子你啊,应该谨慎的修身养德,用忠贞来侍奉朝廷,用孝敬来侍奉太妃。在宫廷内部,要听从太妃的教导;家门之外,要时常向沛王请教。

你不要产生懈怠之心,这样就能宽慰我的灵魂了。”读完了他的遗言我才知道什么叫把书读透了的人这样的劝戒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至理名言,为自身,为家 ,为国, 他都一一说明了一面像慈父对自己的孩子的规劝 一面像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三国中曹操麾下的主要谋士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曹操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荀攸、贾诩、程昱、郭嘉。

荀——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从《三国志》荀的传记可以发现,荀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正是由于荀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政治方针,还能分拨粮草、举荐贤能,可谓样样皆通,样样皆精。因此善于用人的曹操往往让他做后方的总调度官,成为自己在外出征强大的后盾。

荀攸——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荀攸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年轻的时,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荀攸后来被董卓抓起来了,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然而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荀攸的完美在于: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贾诩——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贾诩善于细致入微的体察说话对象的身份、处境、性格,采取适当说服或者应对方式,让对方乖乖的顺着自己的话做。贾诩能够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质,用最实际管用的说辞说服对方,而绝不会拘于自己的城规。也正是这种明察秋毫、务实应变的思维方式,贾诩在战术上还曾经让曹操小小的尝到败果、让马超和韩遂这两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一败涂地。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

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程昱早年在家乡城池的时候,一次遇到县丞呼应黄巾作乱,程昱率领吏民开城追击,竟将贼人们打得一败涂地。其人胆勇可见一斑。袁曹对峙,袁绍带领十万人马即将南渡,而当时程昱镇守南方的城池,士兵只有700。曹操想给程昱增兵2000,程昱却说袁绍必然以自己兵少,不会来攻,如果增兵,袁绍就不得不攻城,那时我肯定守不住。因此不如不增兵。后来袁绍果然没有派兵攻打程昱。程昱由于性子太直,虽然曹操能容忍他,但他私下的人缘很差,甚至有人曾诬告他谋反,但曹操反而待他愈厚。

郭嘉——鬼才

郭嘉在战略战术方面的见识,与荀攸不相上下,而最奇特的是他可以在千里之外预料孙策的命运。郭嘉的言论大都与荀相仿,论述非常完备,但郭嘉说话常用短句,说话的节奏明快,形式上多排比对仗,富有音韵美感。他的分析相比荀,更加清晰流畅,环环相扣,逻辑性更强,总而言之,郭嘉进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论述,逻辑顺畅,结论明白,语言艺术也更为高超。他比荀多了一份果断,比贾诩多了一份积极,比程昱多了一份美感。锐意勃发、华实兼备的郭嘉,能将理性陈述与演讲艺术相结合的郭嘉,也的确称得上鬼才。即便因为这种个性,而被陈群诟病举止行为,然而正是因为缺憾,郭嘉才更契合鬼才二字。

相关参考

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都是谁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曹操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荀彧——体大思精,

三国中曹操麾下的主要谋士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曹操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荀——体大思精,总统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为何不如曹操的儿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为何不如曹操的儿子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

曹豹是谁 曹豹和曹操的关系 曹豹是曹操的儿子么

>曹豹剧照  曹豹是谁  曹豹,东汉末年时期人士,洛阳人。他是徐州牧陶谦手下的部将,在《演义》中他还是的岳父,他的女儿是吕布的次妻。在征伐徐州时,曹豹曾与两人一起迎击,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  曹豹一生

曹操一生中最敬畏的人是谁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当时的大多数诸侯,都不是草包,抛开刘备、孙权这样,能够割据一方,并笑到最后的三国名人不谈。就连在世人心目中,立意自守,无四方之志的刘表,也曾单枪匹马平定荆州;就连在世人心

曹操称雄离不开这五大谋士

三国时期,三位大将各据一方,的地域最为广泛,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身边的谋士较多。那么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是谁呢?曹操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荀彧——体大思精,总统

三国枭雄曹操的小儿子曹冲的死因之迷

  曹冲是谁?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叁岁。那么曹冲的真正

曹植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

曹植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曹植的母亲是谁?  曹操之子曹植(192——232)为三国时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文才出众,十多岁便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等数十万言,还特别善于写文

曹操的大儿子是谁

 曹操的大儿子是谁?  关于曹氏父子,史有“三曹”之称,即曹操、曹丕、曹植。这爷仨可都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曹操也就是这么两个宝贝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