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

Posted 太守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

2、历史人物 孙权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怎么死的?

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传说是古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东吴大帝·孙权(182-252)生来紫髯碧眼,方颐大口,相貌异于常人。(《江表传》)。且其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好击剑。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建安五年(200年)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大败豫州牧刘备,占领荆州后,并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代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暂与刘备。215五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

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做大,并以有相当的兵力与自己叫板,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拔掉门口这颗定时炸弹。以吕蒙为督取下荆州,潘璋、朱然擒杀关羽。

220年,曹丕取代汉室称帝。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孙权为吴王、使持节、大将军、领荆州牧,督荆扬交诸军事。

221年,刘备称帝,兴兵问罪,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火攻大破敌军。

222年,曹丕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不如预期,只得引退。(曹丕时代,对孙权四次用兵,皆不如意)吴大皇帝孙权画像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

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229年后,孙权多次出兵北伐,因战役过多,日后再来补充。)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

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注意:若从孙权称吴王在位算起,则在位为32年)。

孙权自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历史人物 孙权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怎么死的?

   导读:吴大帝 (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时期吴国的开国 ,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 武后裔。长沙太守 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 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 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 时期吴国的开国 ,孙权画像传说是古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且其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建安五年(200年)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大败豫州牧刘备,占领荆州后,并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代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暂与刘备。215五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  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做大,并以有相当的兵力与自己叫板,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拔掉门口这颗定时炸弹。以吕蒙为督取下荆州,潘璋、朱然擒杀关羽。>  220年,曹丕取代汉室称帝。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使持节督荆扬交诸军事。221年,刘备称帝,兴兵问罪,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火攻大破敌军。东吴大帝·孙权(182-252)>  222年,曹丕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不如预期,只得引退。(曹丕时代,对孙权四次用兵,皆不如意)>  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  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 ,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229年后,孙权多次出兵北伐,因战役过多,日后再来补充。)>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  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 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 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注意:若从孙权称吴王在位算起,则在位为32年)。>  孙权自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之伯乐顾雍生平 顾雍简介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

历史人物 孙权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怎么死的?

  导读:吴大帝(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时期吴国的开国,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武后裔。长沙太守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开国大帝孙权

  吴太祖大帝孙权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子之后。任长沙太守,封破虏

历史人物 顾雍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之伯乐顾雍生平

  (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时吴国重臣、政治家。>  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为丞,行太守事,讨平

三国名人之吴国学者太子太傅阚泽简介

阚(kàn)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

三国时吴国公主孙鲁育简介 孙权幼女孙鲁育生平

孙鲁育,(?-255),字小虎,三国吴大帝孙权幼女,母步夫人。全公主孙鲁班之妹,东吴大将朱据之妻,后改嫁刘纂。因为初嫁朱据,而被称为“朱主”,即嫁给朱家的公主。遭诬遇害孙鲁育为吴大帝孙权和步夫人的幼女

历史人物 诸葛瑾简介 三国孙权时期吴国大臣诸葛瑾生平

  (174-241),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的深深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麾下名将朱然生平 朱然简介

朱然(182—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后来跟随吕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麾下名将朱然生平 朱然简介

朱然(182—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权赏识,有平定山贼的战绩。后来跟随吕

三国时期吴国宣太子孙登生平 孙权长子孙登简介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长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