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運10遺憾被彌補!航空史上的驕傲
Posted 航空
篇首语:引诱肉体的是金钱和奢望,吸引灵魂的是知识和理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運10遺憾被彌補!航空史上的驕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運10遺憾被彌補!航空史上的驕傲
中國推力高達35噸航發點火成功!運10遺憾被彌補!航空史上的驕傲。據新華社4月19日報道,中國自從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國產飛機經歷了從零到一的過程。據悉,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中國已經提出了製造大型國產飛機的構想。中國在總設計師馬鳳山帶領著全國很多單位進行共同研發,最終把運10給製造出來。運10的性能還是很不錯的,卻由於國內外形勢變化,導致運10沒有能夠上天。這個項目隨後被束之高閣,確實是一個遺憾。
21世紀後,空客和波音兩家公司成為了全球巨頭,商用飛機的銷售量首屈一指。中國國產飛機的商業化之路就開始走得非常困難,甚至需要從零開始。畢竟當時運10的資料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導致中國在客機領域很難起步,而且中國當時的航空發動機還在依賴著國外供應。
可想而知,如果航發一直受限於國外,那麼中國永遠不可能在飛機領域上有著大的發展。核心技術是非常關鍵的,自己國家科研人員也必須要掌握。於是,中國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走向了獨立自主研發之路,在這個路上默默耕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航空發動機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長江-2000」發動機項目已經順利在點火試驗,表現非常穩定,研發工作進行得很順利。AEF3500發動機一旦面世,那麼中俄聯合製造的CR929客機將會順勢起航。這是一個真正的國產發動機,再也不需要依賴外國的技術。
有消息人士指出,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客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42噸,航程高達12000公里,可以乘坐280名乘客。如此大的承重自然是需要強勁的推力發動機,最大推力高達35噸的AEF3500發動機就非常適合。按照官方給出的試飛時間是在2025年,後面在2027年就可以進行商業化運作。
中國一旦把AEF3500發動機投入使用,那麼中國就開始完全打破外國技術的壟斷和限制,在一些新技術和新材料上得到了重大突破。中國之前雖然沒有製造大型客機的經驗,但是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到時候會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大型客機都要優秀。如果中國製造大型客機技術不斷發展下去,製造像美軍那樣的大型戰略運輸機也是沒有問題的,中國戰略運輸能力會進一步提高。
相关参考
比金字塔還厲害的建築,裡面埋藏著一位傳奇人物,是中國人的驕傲
秦始皇的陵墓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地下建築體系。這整個浩大的工程專案主要由當時的丞相設計,派專業的人進行嚴格監工,前前後後收集人手72萬人,實際上參與墓葬的人數達到80萬,幾乎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可見
比金字塔還厲害的建築,裡面埋藏著一位傳奇人物,是中國人的驕傲
秦始皇的陵墓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地下建築體系。這整個浩大的工程專案主要由當時的丞相設計,派專業的人進行嚴格監工,前前後後收集人手72萬人,實際上參與墓葬的人數達到80萬,幾乎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可見
近日網上圖片顯示,艦載版反潛型直20直升機疑似再次曝光。作為中國海軍首款高性能10噸級通用直升機,直20的到來給正在大力發展的中國海軍帶來了無盡的曙光。,隨著以055為代表的萬噸大驅的服役,中國海軍的
他們都是一個個的驕傲堪稱榜樣◆◆◆在中國大街上常常能夠看到這姿勢的乞丐,他們有的只有一隻手,有的只有一隻腳,乃至無手無腳,但他們寫出來的字卻讓咱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汗顏。震動之餘,搬上來給大夥瞧瞧。01
走,咱們回家!這看似非常簡單平凡的一句話,在國外卻成為了許多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是他們內心安全感的來源,可以說中國式撤僑讓世界各國都感到了驚訝和羨慕。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往日那個積貧積弱的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1998年抗洪犧牲多少軍人你們知道嗎?20多年過去了,願英雄們安息!軍人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我們國家正是因為有了軍人的守護,所以才會生活的那麼穩定和幸福,在我們
在航空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航空安全相關的發明,保證了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與人員財物的基本安全。我們來看看一系列這類重要卻不太為人所知的發明。自動駕駛儀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電子設備,是LawrenceSp
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系和世界綜合實力第一的強國,美國的驕傲也是天生的。不僅如此,美國崇尚的「霸權主義」也讓其收穫頗豐。近幾十年間,美國在中東地區就屢獲「勝利」,就比如伊拉克戰爭,就是美國為了打壓薩達姆
全文共1804字|閱讀需3分鐘他成為了上世紀前半段中國足球的象徵,也成為了整個亞洲足球界的驕傲,作為一個球員,他用自己在球場上的表現和在球場外的拼搏影響了一個時代。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
全文共1804字|閱讀需3分鐘他成為了上世紀前半段中國足球的象徵,也成為了整個亞洲足球界的驕傲,作為一個球員,他用自己在球場上的表現和在球場外的拼搏影響了一個時代。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