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Posted 太后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请的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请君入瓮“请的是谁?来俊臣请君入瓮判周兴!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太后行宫,由武则天亲自召见。如果告密的材料属实,告密人可以马上做官;查下来不符事实,也不追究诬告。
这样一来,四面八方告密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武则天收到许多告密材料,总得有人替她审问。有一个胡族将军索元礼,就是靠告密起家的。武则天派他专门办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生活信条。,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他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个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索元礼向太后一汇报,太后直夸他办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礼得到太后赏识,就学起索元礼的样儿来。其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
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周兴、索元礼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图 请君入瓮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武则天发现索元礼害人太多,民愤很大,就借个因头,把他杀了。
留下的一个来俊臣,仍旧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继续干了五、六年诬陷杀人的事,前前后后不知道杀害了多少官吏百姓,连宰相狄仁杰也曾经被他诬告谋反,关进牢监,差一点被他整死。
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想独掌朝廷大权,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大,索性告到他们身上去了。这些人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先发制人,把来俊臣平时诬陷好人、滥施刑罚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并且把来俊臣抓起来,判他死罪。武则天还想庇护他,一看反对来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准把他处死。
来俊臣被处死刑那天,人人称快。大家互相祝贺,说:“从现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觉了。”
相关参考
说实话,看这篇文章之前我是不知道请君入瓮的意思的,更不知道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故事发生在武则天时代,史书里记载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又可气又可笑,做人真的不能太坏,会自掘坟墓的。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请君入瓮 qǐngjūnrùwèng [释义]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语出]《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
请君入瓮 qǐngjūnrùwèng [释义]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语出]《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请君入瓮与谁有关? 请君入瓮的历史人物介绍
成语典故_请君入瓮与谁有关?请君入瓮的历史人物介绍请君入瓮的故事典故 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典故 溯源《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
请君入瓮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一个官员利用请君入瓮的方法逼供了不少犯人,后来经上头查实这名官员滥用刑法,就派朝廷命官安防此举,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请君入瓮的故事。欲知细节
请君入瓮的故事?武则天当政时,酷吏周兴阴险狠毒,常罗织罪状,使人入狱。一次,有人揭发他与左大将军丘神积勾结谋反。武则天令来俊臣审查这件事。接到命令时,来俊臣正与周兴边讨论案子,边吃饭。于是,来俊臣问周
请君入瓮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
请君入瓮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
历史秘闻 宋朝皇帝举办生日宴会不仅请客的皇上累、被请的百官也很累...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宋朝也有圣诞节,只不过,跟现在日期不一样,不是十二月二十五号,而是安排在皇帝生日那天:圣诞者,圣上诞辰是也。两宋三百年,换了十几个皇帝,所以有十几个圣诞节。二月十六,宋太祖圣诞;十
武则天在将一起起叛乱平定之后,为了对付一股股潜在的策反势力,进一步稳固中央集权,她曾在公元686年,下诏发动全国官民秘密告发那些持有反抗意图和言行的人,并采纳鱼保家的建言,铸造铜匦立于京都,其中一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