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高庆春人物简介

Posted 火炮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高庆春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高庆春人物简介

·高庆春



高庆春,兵工专家、兵器工程教育家。毕生从事兵工技术研究和兵器工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火炮专业人才,是我国火炮专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兵器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高庆春原名高自卑,字蕴新。1905年4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城区(原吉林省双城县拉林镇土城子村)一个贫民家庭。童年即跟随父亲做小工维持生计,深知生活之艰辛。1915年村里开设公办小学,不收学费动员儿童入学,他读书的愿望得以实现,学习十分刻苦勤奋,小学四年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1919年春,他以优秀的成绩小学毕业,升入拉林镇县立第二高等小学。1920年秋,他考入原吉林省阿城县立第二师范学校。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他除了更加努力学好功课外,开始参加同学们组织的各种文艺宣传活动,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

1925年秋,高庆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阿城县教育局为培养初中理科教员,以“官费”保送他到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冬,吉林省教育局招收5名去日本就读的 “官费” 留学生,他在几百名考生的激烈竞争中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

1927年春,高庆春赴日本,进入东亚学校学习日语。1928年春,他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特设预科学习,经常受到一些日本学生欺侮,深为祖国贫弱所困扰。1929年春,他又转入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理科(大学预科)学习,准备考大学本科。此时,他常与几个中国留日学生去了解在日华工的情况,他们十分同情华工遭受压迫剥削的处境。因此引起日本特务的怀疑,经常被特务无理纠缠,更感到祖国内忧外患,国土疮痍,民不聊生,侨居外国倍受凌辱之苦。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成立伪“满洲国”。祖国的苦难,民族的厄运使他意识到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兵器工业,生产武器装备部队,才能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选学兵器工程技术专业,待学成回国,从事兵器工业生产,报效祖国。

1932年春,高庆春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造兵科。他发奋图强努力学好基础课程,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有几门专业课对中国学生苛刻要求,必须同意毕业后去 “满洲国”服务,才准选学,否则不准去兵工厂实习。他对日方这种无理要求十分反感,宁愿不学这几门课程,也不答应去 “满洲国”做亡国奴。此后他专心攻读专业基础理论,经常到图书馆阅读各国有关兵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理论书籍和文献资料,学习成绩十分突出,深受指导教授的赞赏。

1935年春,高庆春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他暗自准备,趁毕业典礼前的时机,以外出旅游为名,丢掉所有的家用什物和书籍,携带妻女搭美国商船逃离日本。

同年4月,高庆春回到南京,应兵工专门学校李待琛校长邀请,受聘为该校教官兼教务主任。他以一颗抗日救国服务桑梓的炽热之心,毅然投身兵工教育事业,培养抗日救国的兵工技术人才。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日寇战火烧到淞沪,敌机不断空袭南京,为保存实力,学校奉命西迁。高庆春坚定地带着一家老小与学生一道撤退,历尽千辛万苦于1938年3月迁到重庆。为了尽快复课,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筹划聘请教授,安排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行政工作,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在重庆复课,继续为抗日救国培养人才。

1940年4月,高庆春离开学校任重庆21兵工厂总工程师,为兵工生产和兵器研制做了大量的技术领导工作。1944年12月,他参加由工厂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业考察团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战时动员组织生产的情况。他们在美、加两国的十几个城市访问考察一年多。当时适逢德、意、日法西斯相继投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的兵器工业生产大部停业,已看不到它组织战时生产的实际情况。考察草草结束,于1945年12月离美回国。1946年12月,高庆春赴沈阳任90兵工厂第3分厂厂长。

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沈阳市。东北军区军工部接管了90兵工厂第3分厂,经民主改革后该厂改名为东北兵工局52工厂。上级任命高庆春为总工程师。抗美援朝期间,他主持改装、研制装甲车,仿日式引信和迫击炮弹,工厂生产了大批弹药和装甲车支援前线。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高庆春任沈阳特别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府委员。

1951年6月,高庆春奉命筹建东北兵工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兵器工程技术人才。1953年6月,东北兵工专门学校调整合并到北京工业学院,高庆春调任该院教授兼教务处副处长。同年12月,他担任 “火炮专业”教研组长,积极筹建新中国的“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火炮专业”)培养火炮专业高级技术人才。1958年高庆春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兼兵器系主任。

1960年10月,高庆春教授调任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领导科学研究工作和培养研究生,为学院兵器专业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兵工战线知名的技术专家、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火炮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测试技术学会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第四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

高庆春毕生从事兵器工程技术研究和兵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火炮专业”技术人才。

结合国情自编兵工教材



高庆春在兵工专门学校任教期间,一面讲授 “炮架构造及理论”课程,一面协助完成李待琛校长主编的《枪炮构造及理论》教科书中“例题计算”及印刷校对工作。这部110多万字的巨著,1938年由学校铅印出版,商务印书馆等代售,成为一代兵工专业学生和科技人员学习和从事兵器研究、设计、制造工作的传世名著。之后,高庆春讲授大专班 “枪炮构造及理论”课时,根据李校长主编的教科书,参考国内外有关的图书杂志结合国情编写教案和讲义。他把讲授的重点放在炮身强度及其不同类型的计算方法上,在李校长著作的基础上删去炮用材料、炮身制造、速度及压力测定,炮架和枪用材料等大量内容,适当增加了炮闩、炮耳、炮身弯曲、自动兵器等内容,缩编为一本43万字适合大专教学用的《枪炮构造及理论》。

在此期间,高庆春先后讲授了 “炮架构造及理论”、“水雷学”、“鱼雷学”、“精密机械”、“枪炮构造及理论”和 “计算图表学”等六门课程。

1958年,高庆春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兼兵器系主任,他除完成本职工作外,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整理讲稿,查阅文献资料编写 《火炮设计原理 (第一篇) 反后座装置及炮口制退器设计》一书上。这本教科书是他多年从事火炮专业技术经验的结晶,是培养 “火炮专业”学生的重要教材,也是从事火炮专业技术工作科技人员的重要参考书。此外,他还指导其他教师编写了 《炮身设计》、《炮架设计原理》、《炮架结构原理及强度计算》等专业教科书,经他审定后出版,为“火炮专业”的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办“火炮专业”培养人才



高庆春创办 “火炮专业”培养人才,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勤奋。他时时事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指导带动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建设。要求青年教师要认真按照标准画出设计图,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设计任务。他亲自带领青年教师编写课程答疑卡片,制定专业实习实验和设计的指导书,完善教学法文件,建成火炮设计陈列室。在他的领导下教研组发展成教研室,教师增加到16名,他对这些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很快成长起来,独立担任授课任务,培养出一支团结友爱积极上进教风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为 “火炮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高庆春已为三届“火炮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过专业课,专业教研室基本建成。为了提高专业水平,给国家培养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他开始招收火炮学科的研究生。先后培养了两届三年制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或充实教师队伍,或成为火炮科研和生产部门的骨干力量。

1960年10月,高庆春调任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1961年北京工业学院兵器系几个兵器专业调整合并到太原机械学院,他十分关心这些专业的发展,经常为这些专业分析研究发展方向。“文化大革命”期间高庆春受到冲击,丧失工作权利1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拨乱反正措施,高庆春得以复职,他的历史问题获得正确结论,他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正确,坚定了紧跟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他虽年过古稀,仍为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勤奋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创办太原机械学院学报,先后发表 《略论口径序列》及《再论口径序列兼论大口径火炮威力》等论文,阐述他对火炮发展方向的观点,他认为现代火炮发展日益趋向自行化和大口径,“合理选择口径序列,对于提高火炮威力,计划生产,及时装备部队都有很大影响”。

太原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高庆春主持下,1979年有6个学科开始招生,学院于1982年获得批准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4个学科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他的领导下培养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980年,高庆春敏锐地看到兵器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向,亲自组织调查研究、论证后,报请上级批准,创办兵器测试技术专业。这是他生前提倡创建的最后一个专业,在他的指导下,经过该专业全体教师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机械部的重点专业之一,并已获准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点。他所领导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初见成效,有 “水胶炸药”、“箭药缠绕包覆层工艺及材料”和 “主觉式验光仪”等三项获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高庆春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首先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他主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主要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的训练。在工程技术设计思想上,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荀,精益求精。

高庆春工作和生活作风十分俭朴,他认为 “俭以养廉,奢则生贪”。他一生忠诚兵工教育事业,工作极端负责,光明磊落,办事公正,为政清廉,平易近人。为人师表,深受群众爱戴。

高庆春在新中国成立后,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从事兵器工程教育36年,实现了自己“振兴中国兵器工业的理想和抱负”。他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人民的事业,以共产党员标准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1982年5月6日,高庆春因用脑过度积劳成疾,引发严重脑溢血。就在他住院治疗,仅靠流质维持生命时,仍关心教学工作,一字字地为火炮教研室的教师修改审定教材。

1984年5月1日凌晨,高庆春与世长辞。这位兵工战线的著名专家、教育家,新中国“火炮专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几十年呕心沥血,致力于发展我国的兵工生产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火炮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发展兵器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简历



1905年4月6日 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

1932—1935年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造兵科毕业。

1935—1940年 南京兵工专门学校教官兼教务主任。

1940—1944年 重庆21兵工厂总工程师。

1944—1945年 赴美国考察。

1946—1948年 沈阳90兵工厂第三分厂厂长。

1948—1951年 东北兵工局52厂总工程师。

1951—1953年 东北兵工专门学校校长。

1953—1958年 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兼教务处副处长。

1958—1960年 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

1960—1984年 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

1984年5月1日 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高庆春.炮架构造及理论,南京: 兵工专门学校印刷所,1937.

2 高庆春. 水雷学. 重庆: 兵工专门学校印刷所,1938.

3 高庆春. 计算图表学.重庆: 兵工专门学校印刷所,1938.

4 高庆春. 枪炮构造及理论.重庆: 兵工专门学校印刷所,1939.

5 高庆春. 火炮设计原理(第一篇)反后座装置及炮口制退器设计.北京: 北京工业学院印刷厂,1959.

6 高庆春. 略论口径序列. 太原机械学院学报,1978,(1) .

7 高庆春.再论口径序列兼论大口径火炮威力.太原机械学院学报,1979,(1).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末京剧“高派”创始人高庆奎简介,代表作有《逍遥津》等

个人经历高庆奎幼坐科庆祥和科班,从师贾丽川及贾洪林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后曾搭杨小朵“翊文社”、刘鸿声“陶永社”、谭鑫培“同庆社”、俞振庭“双庆社”演出。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

历史人物 清末京剧“高派”创始人高庆奎简介,代表作有《逍遥津》等

个人经历高庆奎幼坐科庆祥和科班,从师贾丽川及贾洪林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后曾搭杨小朵“翊文社”、刘鸿声“陶永社”、谭鑫培“同庆社”、俞振庭“双庆社”演出。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

历史人物 老舍的资料,老舍的资料

   老舍的资料,本站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

新华街历史

一、新华路的历史新华路南起庆春路,北至健康路,长1060米。由南至北清代时分别为忠清巷、福圣庵巷、升平街;民国时称忠清巷、福圣庵巷、大东门直街、大营前。1959年整治,拓宽取直,埋设下水管道,建成三碴

下城区历史

1.杭州下城区有哪些名胜古迹梅王阁位于永丰巷中段,北与孩儿巷毗连,南出庆春路,址永丰巷25号。梅王阁系字画收藏家高野候先生住宅,因收藏元代至正年间著名画家王冕的一幅“墨梅”(此画当时被称为梅王)而得名

历史人物 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舒庆春外文名:ColinC.Shu、LauShaw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9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职业: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毕业院校:北京师

知名人物 老舍生平故事简介,老舍历史评价,老舍怎么死的?

老舍,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清王朝皇城护军的一名士兵,月饷甚微,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反抗侵

今日人物8月24日,老舍、苏轼,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卒]53年前,1966年8月24日:data-filtered="filtered"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老舍投湖自杀。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

历史人物 老舍的老舍的生平介绍_老舍作品_老舍散文

中文名:舒庆春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主要成就: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老舍–人民艺术家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

京剧大师马连良像他的京剧一样有戏剧性的死

马连良1901年生于北京,祖籍是陕西扶风。他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也是“马派”艺术创始人。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其他三人分别是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这是前四大须生,后来其余三人都去世了,又和谭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