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韩础石人物简介
Posted 井筒
篇首语: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韩础石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韩础石人物简介
·韩础石
韩础石,铁路与煤矿建设工程技术专家。我国早期铁路建设和煤矿建设的先驱者之一。煤矿立井砌壁无壁座施工技术的提出人,于1957年在峰峰矿区首次在国内外试验成功,节省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工期; 矿井建设注浆堵水施工技术的早期开发者和再开发的组织者;国内降低水位施工法凿井的创始人; 多项土木施工新技术的倡导者。
韩础石,曾用名韩厚基,1895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堡一个教师家庭。1903~1910年在原籍读小学。1911年考入海城中学,其父告诫他,家境贫寒,出外读书不易,必须刻苦攻读,以为将来谋生铺好道路。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种下了必须学好才有出路的种子。在小学读书期间,先是日本后是帝俄占领着我国的南满铁路,他经常看到帝国主义分子对过往的中国人打骂,心中十分愤恨,脑海中产生了复仇之念。一位叫王干的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时,他所在的辽东半岛已割让给日本),对他影响很大。在他中学读书期间,虽然满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辛亥革命建立的革命政权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篡夺,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国落后,任人欺辱,这就是当时留在他心中的深刻烙印。有一次,他听人讲,唐山那里中国人自己修起了铁路 (即由詹天佑修建的唐山至天津段铁路),看起来也不比日本人、俄国人在东北修的铁路差,路经的桥梁也都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和修筑的,还在山海关成立了专教中国子弟的铁路学校。这个消息使他兴奋至极,觉得中国是有希望的,并暗下决心学好功课,将来自己也去学工程,走实业救国之路。
191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学期3年,他喜爱数理化且成绩优良,为此曾获免交学费奖励,并被公推为班长。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以支持袁称帝为条件的企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卖国条约,遭到国人强烈反对。韩础石出于爱国热情曾和同学约200余人奔赴新华门向北洋军阀执政当局请愿,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卖国条约。
1917年秋,韩础石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被分到天津北洋大学土木系 (即现在的天津大学) 学习。他刻苦学习,成绩优良。第二年,因学生对某教师讲课不满而发生学潮,直至罢课。韩础石参加了罢课。校长为此引咎辞职,省长曹瑞另派冯熙运任校长,闹学潮者以冯为律师不宜当工科大学的校长而抵制,并得到京津各校之援助。韩础石作为学生代表据理力争,终因军阀势力强大而久拖不决。直到1919年,这股学潮汇入了五四运动的伟大洪流之中。此后,韩础石因此被开除学籍。
1920年,他又返回北京,在北京大学土木系学习并于1921年以优秀成绩被誉为北京大学高才生而正式毕业。
韩础石虽然毕业于有名的北京大学,又是高才生,毕业后为了生活首先找到的工作是北京石景山龙烟铁矿炼铁厂当练习生,根本谈不上专业对口。1928年以前,他又先后在辽宁北票、河北井陉以及辽宁抚顺等地的煤矿从事矿山测量、采煤和土建技术工作。直至1928年才找到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都比较稳定,且接近所学专业的北宁铁路修建工作,一直干到1935年。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北宁路大虎山至通辽支线、北宁路通辽段、皇姑屯段和唐山段的修建。1935年,在日本帝国主义逼迫下签订出卖华北大部主权的所谓 《何梅协定》后,北宁路的管辖权被亲日派接管,韩础石毅然离开了北宁路,应聘到由英国人管理的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工作,直到1950年。这期间主要是修建该煤矿东矿区的铁路及相关的土建工程。1948年12月他所在的开滦林西矿解放,他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这以后,一直到1964年,他长期从事煤矿建设技术管理工作,其中1955~1958年在北京煤炭工业部煤矿建设总局工作,1958年起任沈阳煤管局副总工程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195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他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为我国的煤矿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领导开发了许多技术含量高、效益好、速度快的施工新技术,诸如为在铁路下敷设管道而用的水力冲击穿越法、煤矿竖井砌筑井壁时的无壁座施工法、建井时的注浆堵水法、压气排砂自重沉井法、斜井装岩设备等。正是由于他善于钻研、喜欢钻研和在建井施工技术研究方面的创造性贡献,领导部门从加强煤矿建设科研考虑,于1964年被调到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任第一副所长。在此期间,他主抓了煤矿建设的特殊施工技术之一,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在当时国内最深 (613m) 的井筒——鸡西矿务局滴道矿河北立井施工中取得成功。井筒的涌水量由248m3/h降低到2.5m3/h。这一成功为在该井筒实现砌壁机械化——利用高16m的四层大吊盘使砌壁与掘进两大工序同时进行创造了条件,并为以后建井行业界争论不休的是否打干井开创了又一个良好的施工实例。
立井无壁座砌壁施工技术的倡导者
立井开凿施工中,砌壁是主要的工序之一。为使立井开凿正常、安全地进行,且在井筒建成后能长期、安全使用,每掘凿一段井筒必须用混凝土等材料将井帮封闭、支护起来,这就是砌壁工序。以往,在浇筑每一段井壁时,均要在该段的下部先建造一个嵌入岩层 (比正常井壁段厚大),以支持该段上部井壁重量并将此重量产生的重力传递到岩帮的特殊结构,即所谓壁座。这种结构和做法历来沿用,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成本高,工期长,且当岩层不好时还存在安全问题。1957年2月,韩础石在煤炭工业部工作期间,在河北峰峰矿区羊渠河矿立井施工中,与当时该矿的技术主管殷继昌一起首次在国内外试验成功了无壁座砌壁。为此煤炭部召开专门会议,在全国推广使用。它的优点是:(1) 不用选择壁座位置,不受围岩软硬的限制。(2) 不用刷壁座,减少了壁座的多余砌筑体积,从而节约了人工、材料和砌筑的时间。(3) 在围岩不好时,可以分段砌壁,及时保护岩邦。(4) 在材料供应不够及时的情况下,指井圈挂钩少,背板少时,使用无壁座砌壁法,砌井段高可以随着井圈等材料的供应情况而定,节约钢材和木材。
立井注浆堵水技术开发的先驱
矿井井筒开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地下水的涌出。这种涌水往往决定着井筒工程的成败,因涌水而淹井的事故并不少见。在岩层中注入可将地下水封堵在工程范围之外的某种浆液,以使井筒工程顺利进行的施工技术称之为注浆堵水技术。世界上最早运用注浆堵水技术于井筒施工的是英国 (1864年)。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大批煤矿的建设而应用起来的。韩础石就是我国使用这项技术的先驱。早在1952年,在黑龙江鸡西矿区小恒山矿立井施工中,因井筒淋水大,他提出采用壁后注浆堵水法获得成功。1958年在吉林蛟河煤矿井筒施工中采用了预注浆堵水法。当时,该井筒因涌水高达240m3/h,而面临停工、报废的危险,按他的意见采取预注浆堵水办法后,井筒240m3/h的大涌水减至2~3m3/h,即使按现在的注浆堵水效果评价标准衡量,也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这项措施不但挽救了那个井筒工程,而且在东北地区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1964年他到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工作后,继续组织该所的科研人员对注浆技术进行再开发。并在当时国内最深 (613m) 的黑龙江鸡西矿务局滴道矿河北立井施工中成功应用。由于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在该井使用至今为止国内最高的16m四层大吊盘进行高空机械化砌壁试验,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而实现上部砌壁下部同时进行掘进的平行作业。这项试验被列为行业重点科研项目。韩础石在注浆技术的早期应用和后期开发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降低水位施工法凿井的创始人
1952年8月开工建设的黑龙江鹤岗矿区兴安台煤矿是设计年产量为150万t的大型煤矿,又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其竖井工程中,表土层厚11m,表土层下部为流砂层,厚达4~4.5m (砂粒较粗,一般为2~5mm,孔隙率为26%, 静止水位为-4.25m), 涌水量达40~54m3/h, 施工难度极大。施工初期先采用木板桩法,因难以实施而停止,韩础石提出用降低水位施工法,先用普通方法将井筒掘进5.6m,在距流砂层0.5m时停掘; 然后,在井筒内用倾斜板桩法,掘一个直径为2.5m圆形小井,在其内放置一周边带孔眼的铁桶,将水泵的笼头放在其中,边抽水边掘进。当掘至砂层底部时改为垂直板桩法打入风化岩层中。由于当小井穿过流砂层时上部砂层中的积水已下降,大井随即可顺利向下开凿,井筒掘入基岩3.5m后,开始向上砌筑永久井壁使井筒顺利通过该含流砂层的表土段。为了保证砌壁质量,在流砂层下设环形截水槽。这一施工法的成功实施,为以后的过流砂层凿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煤矿基建新技术的推广者
韩础石不仅仅是上述几项重要施工技术的提出、实施、再开发者,他对一切涉及到的新技术和难题都有浓厚的兴趣。
1958年,他在辽宁阜新矿区平安矿东部充填井的砂仓建设工程中实施了吊挂砌筑法并获成功,摒弃了历来在土建工程中砌筑砂仓所采用的费工费钱,又不安全的大揭盖施工法,节约工程费用20多万元,工期缩短90天。1959年在辽宁铁法矿区大明矿四井建井工程中建议采用井壁下压气排砂自重沉井技术,解决了该井因流砂层厚,水大施工困难、进度缓慢的问题。又如,把水力破土技术引到铁路建设中。1958年,在辽宁阜新平安煤矿地面铁路路基下敷设管路的工程中,韩础石组织那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了采用大套管、水力冲击法穿越路基的方法获得成功,解决了历来路基下敷设管路施工中采用大挖土施工法造成的施工影响行车的矛盾,而且施工速度提高了10倍,不但很有实用价值,而且节约了大量资金和大大缩短了工期。这种施工方法即使在今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好技术。此外,河北开滦矿区林西矿新庄孜风井的硅化法施工技术、江苏徐州矿区贾汪煤矿斜井的表土含水层掘进技术等都是由他提出、倡导和实施的。直到1965年,虽已年近70高龄,但还经常亲自下工地,甚至还坚持下井去查看工程。总之,韩础石是一位求实、钻研、深入现场、善抓关键问题的技术专家,同时他又是学风严谨、一丝不苟的学者。
1974年10月,因车祸不幸逝世。
简 历
1895年11月6日 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堡。
1903—1906年 在辽宁海城县腾鳌堡小学读初级小学。
1907—1910年 在辽宁海城县腾鳌堡小学读高级小学。
1911—1913年 在辽宁海城中学读初中。
1914—1916年 在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相当于高中)。
1917—1919年6月 在天津北洋大学土木系学习。
1919年 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1920年6月—1921年6月 在北京大学土木科学习。
1921年7月—1921年11月 在北京石景山龙烟铁矿炼铁厂当练习生。
1921年11月—1924年6月 在辽宁北票煤矿任测量主任、建筑工程师。
1924年7月—1925年3月 在河北井陉煤矿任建筑工程师,修铁路。
1925年4月—1928年3月 在辽宁北票煤矿任采煤副主任、工程师。
1928年3月—1928年9月 在辽宁抚顺金沟煤矿任总技师兼经理。
1928年9月—1933年 在北宁路 (现京哈铁路京沈段旧称) 大通支线 (大虎山至通辽)、通辽段、皇姑屯段和唐山段任分段工程师。
1933—1935年8月 在北宁路天津总局工程处任科长、工程师。
1935年9月—1950年3月 在河北唐山开滦煤矿从事东矿区铁路修建等工作,任土建主任、工程师。
1950年3月—1955年3月 在辽宁沈阳东北煤矿管理局任基建处总工程师。
1955年3月—1958年1月 在北京煤炭工业部煤矿建设总局任工程师。
1958年1月—1964年6月 在辽宁省煤矿管理局任副总工程师。
1964年6月—1974年 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建井研究所任副所长。
1974年10月 因车祸在北京逝世。
相关参考
长乐宫的一处遗址中,满地遍布着这种巨大的圆形石头。它们叫作础石,支撑宫殿的根根木柱就立在这些础石上 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个专家小组,来到西安,开始对两千年前的汉长安城&mda
历史人物 韩简子的主要事迹 韩简子的人物生平 韩简子的人物简介
本名:韩不信 别称:韩简子www.cha138.com 所处时代:春秋 主要成就:晋国韩氏接班人韩简子——晋国韩氏接班人 韩不信是春秋时期人物。春秋时期,晋国是为第一大国,屡为中原盟主,制
历史人物 韩克忠的主要事迹 韩克忠的人物生平 韩克忠的人物简介
本名:韩克忠 字号:字守信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出生地:山东武城 主要成就:明代状元韩克忠——明代太祖洪武“夏榜”进士 韩克忠(1377年—1425年),字守信,
中文名:韩德勤 出生地:江苏泗阳 出生日期:1891年 逝世日期:1988年8月15日 职业:国民党高级将领www.cha138.com 毕业院校: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 韩德勤—
韩襄王本名韩仓,是宣惠王的儿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襄王时期的韩国,农业得到进步,家庭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经济方面都有了突出的发展。韩襄王简介>韩襄王(?─前296年),姬姓,韩氏,名仓,战国时期韩国
历史人物 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怎么死的 韩世忠睡岳飞的妻子 韩世忠与梁红玉
本名:韩世忠 别称:泼韩五 字号:字良臣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延安(今陜西省绥德县) 出生时间:1089年 去世时间:1151年www.cha138.com 主
知名人物 韩永清生平故事简介,韩永清历史评价,韩永清怎么死的?
韩永清,字世昌,别号福航。1884年4月26日(清光绪十年四月初二)生于湖北汉阳乌金山乡。其父韩德湘曾考中秀才,因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中年早逝。母亲朱氏携韩永清流落至汉口,靠给人缝补浆洗的微薄收入生活
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出过许多有才之人,比如诗仙李白、神童曹冲、美女蔡文姬等人,他们的出现就像是昙花一现般短暂,留给世人的却是能流传千百年的作品。 在众多才子佳人当中,有这样一位女文学家,她与鲍
历史人物 汉书韩延寿传_韩延寿是怎么死的_韩延寿后人_西汉儒官韩延寿
本名:韩延寿字号:字长公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燕去世时间:前57年主要成就:左冯翊职务:士大夫韩延寿——西汉名臣 韩延寿(?—前57年)字长公,西汉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燕国人,父亲
【韩世忠简介】韩世忠睡岳飞的妻子是真事? 韩世忠是两宋时期出现的将军,在抗金和抵抗西夏有着杰出贡献。韩世忠在平定叛乱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韩世忠死于1151年,抑郁而终。韩世忠作为一代忠诚死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