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一窥古人把名字搞得超复杂,一堆字、号的原因

Posted 名字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一窥古人把名字搞得超复杂,一堆字、号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一窥古人把名字搞得超复杂,一堆字、号的原因

从国文课本上开始出现文言文,很多莘莘学子都曾背古人资料背到抓狂吧!不只有姓名,还有字号,有时候字和号还不只一个,记都记不起来,为什么古人要把自己的名字搞得那么复杂呢?每个称号都会用到吗?其实,中国有这样的传统,自有它的道理,这就来揭密为何中国古人要把名字搞得如此麻烦!

一族之重──姓、氏

“姓”的本义是“生”,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也就是族号。由于原始社会中以母系社会为主,所以古姓多为女字旁,如:姜、姬、嬴等等。随着人口增加,部族渐渐分成不同的支系,并且独立出来。为了区分自己部落的特异性,每个支系会为自己设立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的来源。氏的来源多样,可以来源自祖先的称号,例如轩辕;也可以来源于祖先的职业,例如巫、陶。

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用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像是楚怀王就姓氏都有,芈姓熊氏。在周朝之前,姓和氏有着重要的功能。男女之间,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姓不同氏同,则可以通婚;战国以前,贵族才可以有姓氏,所以可以从姓氏来推断这个人的阶级与出生地,像是《芈月传》中的女主角芈月,虽然她是秦惠文王的妃子,但从芈姓可以知道她肯定是楚国贵族。

因为“姓”有着“别婚姻”的作用,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已婚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孟、伯,仲等前缀,或是加氏、女、母、姬等后缀,如张氏、孟母、吴姬等等。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统称为姓,沿用至今。

长辈期望──名、字

如果说姓氏是整个群体的象征,那么名字就是个人的代表了。《礼记》中说到“幼名,冠字”,人在出生的时候无名无字只有姓,出生三个月之后,长辈会起名,这就是“幼名”;而在行冠礼(成年礼)后,则“冠而字之”,拥有名字后便可以走入社会了。《礼记》又说到:“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成年之后,长辈们起的“名”就不适宜在社交场合直接称呼了,得取一个供平辈、晚辈人称呼的新叫法,就有了“字”。到了近代,封建制度瓦解,西学东至,观念改变,没有人忌讳直呼姓名,那么字自然就消失了。

名与字之间都会有相应关系,最常见的两种是意思相近(同训)和相反(对文)。意思相近的通常都是好的意思,希望孩子能够好上加好,例如李白字太白,就是很白了;意思相反的则是希望孩子能够谦虚、制衡,例如韩愈字退之,就是希望在前进的同时不要太过冒进。通常还能从字来判断性别、家族排序等等,像是有子、甫的为男性(如杜甫,字子美),伯、仲则表示了家族排行,伯为老大,仲则代表排行老二,(如伯夷、孔仲尼)。

自我期许──别号

名、字是由长辈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别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陶渊明就有号五柳先生,但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真的盛行起来。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号通常用于文人雅士之间,有点类似于近代的笔名。一般来说,一个人可以有无数个“号”,只要自己乐意,起多少个都可以。

号通常都有寓意,有人以居住区域的特色或地名为号,像是苏轼因居住在东面的山坡上而号东坡居士;有人以自我抱负、调侃为号,像是欧阳修晚年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而号六一居士。

很多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称号,并不是他的姓名,有的其实是“字”,像是唐伯虎,伯虎是字,姓名是唐寅、项羽也是字,姓名是项籍;也可能是“号” ,像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也多叫他的号,苏东坡。大概是哪个顺口好记,哪个就容易流传。字、号的取用到民国都还有使用,像是国父孙逸仙就是号,至于孙中山则是个美丽的误会,根本不是孙先生本人或其长辈取的。

现代人已经很少有字、号了,氏更是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古人的称谓虽然复杂,但有其方便之处,能够视本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而有能够清楚辨别的称呼,这也和儒家的“正名”息息相关。取名的学问是如此深奥,虽然现在我们的名字已经不那么复杂,仍然饱含着父母长辈的期望,在台湾每个人还有两次改名的机会,了解名字的意义后,也可以尝试自己取名,把长辈的期望改成对自己的抱负。

相关参考

纳粹盖世太保头子米尔德纳最后去哪里了

说起米尔德纳,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会非常的陌生了,事实上在二战纳粹党中,米尔德纳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不过潘克每次搞得一些爆炸任务都是米尔德纳去执行的。虽说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米尔德纳绝对是履历复杂、经验

不要把身邊的畫友關係搞得像幫會,蔑視隨波逐流

徐悲鴻是經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一代藝術家,“現代”這個概念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範迪安指出,在徐悲鴻看來,“現代”已不單純是一種美術樣式的指稱,而是關於美術本質的一種新的憧憬和構想。“他探索的‘中西融

揭秘古代婚礼习俗 古人在黄昏成亲是有原因的

对古代婚礼习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现代人结婚,一般都会选择中午举办婚礼,一大早就要赶着去接亲。不过古人结婚,却喜欢把婚礼放在黄昏举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代的婚礼

商朝除了纣王过分宠爱妲己而灭国外,还有哪些原因

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 楚汉之争

...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

世界历史 一窥“妖僧”拉斯普丁的真面目

“RaRaRasputin~”伴随着简单易记的旋律,这首名为Rasputin的英文歌迅成为YT上的热播歌曲之一。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这首歌里面的Rasputin是否真有其人?如果有,那他又是怎么样的存在

世界历史 一窥“妖僧”拉斯普丁的真面目

“RaRaRasputin~”伴随着简单易记的旋律,这首名为Rasputin的英文歌迅成为YT上的热播歌曲之一。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这首歌里面的Rasputin是否真有其人?如果有,那他又是怎么样的存在

朝鲜历史 一窥韩国最荒淫暴君“燕山君”真面目

说到朝鲜王朝恶名昭彰的王,就必须要提到李氏朝鲜的第十代王“燕山君”!他不像世宗大王创建了“训民正音”受到人民的爱戴,反而朝廷内外对他的骂声连连、叫苦连天,简直可以说是活在人间炼狱。直到现在仍可以在韩国

为何古人喝酒很猛

《水浒传》中武松来到景阳冈,一口气喝了十五碗酒,还可以把一只老虎打死。在看古装影视剧时,剧中的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甚至坛子喝,轻则喝几碗,动辄就是四五坛,古人的酒量很好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古代的酒和现

世界历史 一窥纳粹集中营“红发女巫”真面目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做了许多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1945年4月,盟军解放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后,将附近的德国平民集合起来,带领他们进集中营参观纳粹令人发指的恶行,包括整房间的人类器官标本、散发恶丑的尸体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