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這位在槍林彈雨中立下赫赫戰功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值得尊敬
Posted 英雄
篇首语: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這位在槍林彈雨中立下赫赫戰功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值得尊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這位在槍林彈雨中立下赫赫戰功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值得尊敬
導語:李白的詩《俠客行》中,李白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塑造和描寫了這樣一個俠客形象:「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作出了一番成就之後,卻選擇默默離開,隱身於滾滾紅塵,視功名利祿為糞土。「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在我們身邊,大都是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普通人,然而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如俠客一般「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他曾在槍林彈雨中立下赫赫戰功,榮譽無數,卻絲毫沒有視作炫耀的資本,相反卻要藏得好好的,從不跟人說起,甚至連他的家人到了他病危之際整理他的私人物品時才發現了他隱藏近七十多年的「 ”秘室”。他就是江蘇南京欒友山老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今年,91歲的欒友山因心臟不好,身體越來越差,醫生多次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在整理欒友山的物品時,老伴從儲藏間里翻出來一個塑料袋。大家打開以後頓時被震驚了,塑料袋里竟裝着各式各樣的榮譽證書,證書獲得者全都是欒友山。更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欒友山的這些榮譽證書和功勛事跡,不但兒女們從來沒聽說過,就連妻子嚴桂珍也毫不知情。
嚴桂珍說,自己從來沒聽老伴說起過他的這些英勇事跡,但這袋東西老伴倒是經常叮囑自己一定要保管好,「 ”我又不識字,他又不跟我講,他講你要給我保存好這些東西,就一天到晚交代我這個話。”
直到此時,嚴桂珍才反應過來,為什么老伴對這個袋子這么重視。塑料袋沒有多沉,卻裝着欒友山一輩子的榮譽。這里面不但有欒友山1949年參加西南戰役的榮譽證明,還有1950年到1954年,他多次榮獲特等功、三等功以及立功的獎狀。在一家人仔細梳理了這些榮譽事跡後,一段塵封70年的秘密漸漸浮出水面。
原來,欒友山在1949年就曾跟隨解放軍四十四師參加了西南戰役,身高一米八四的他當時擔任機槍手。1950年,欒友山開始參與鞏固國防和剿匪征糧工作,期間獲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四軍頒發的特等功的人民功臣獎章。1954年部隊留在當地參加營房建設,吃苦耐勞的欒友山,又被部隊記了三等功。1955年,欒友山轉業復員,先後在南京礦山機械廠、五金二廠工作。赫赫戰功的他,卻將功名隱瞞了一輩子。欒友山和妻子育有七個子女,個個成才。
但是,就連成為江蘇籍首位奧運冠軍的二女兒欒菊傑,也對父親欒友山的戰功一無所知,「 ”蠻吃驚的,我覺得我爸他們為什么不給我們講,爸爸傳給我的就是一種朴實精神,做人要老老實實勤奮勤懇,我覺得這一點是爸爸媽媽留我最多的精神財富。”
91歲的欒友山,深藏功名70年。但如今病榻上偶爾清醒的他,對當年的赫赫戰功,他仍然不願透露半分,「 ”不能講,不能天天講,立功有什么了不起。”雖然將過去立下的功勛看得雲淡風輕,但有一樁心願,欒友山一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那就是希望拿到一份入伍證明,證明自己是在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
看到這些立功證明,欒友山的兒女們立刻決定幫父親圓這個心願。12月25日上午,家人帶着欒友山當年的立功證明,來到南京市江寧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希望為欒老做退伍軍人信息登記。南京市江寧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表示,欒友山建國前入伍屬於離休干部,要到原始單位把原始的檔案資料調出來,資料齊全就可以來進行信息采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解放軍是最受人民尊敬的人,這位老英雄,也許僅僅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個小小縮影。他們默默無聞的在崗位上堅守着自己的使命,值得我們尊敬!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参考
長征的勝利是戰士們用血與肉堆砌的,期間,有人病倒在行軍途中,有人熬不過無飯可吃的困境,有人犧牲在了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有人被無端罪名構陷,含冤而死……胡底,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惋惜的諜報英雄。了解胡底的人都
程咬金作為隋唐時期赫赫有名的戰將,在位大唐王朝的開疆拓土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不僅跟隨李世民擒獲竇建德、收降王世充,而且在曾救過李世民的性命,程咬金的千古威名是殺出來的。程咬金還非常講義氣,勇
二戰時期的戰場給人們的印象是槍林彈雨和坦克集群推進,完全是熱兵器的天下。然而這並不代表冷兵器就沒用了,當時各國軍隊使用的大多是長度較長的栓動步槍。當年除了日軍出了名喜歡拼刺刀外,各國軍隊也都裝備有刺刀
如今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和平時代,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戰爭,但是二戰作為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規模世界戰爭,給人們帶來很多不好的回憶。戰爭中,人們面臨的不僅僅是槍林彈雨,還有很多反人道主義的武器。說起威力巨
4月6日午夜,大批F35A戰機襲擊伊朗,S300導彈呼嘯升空:戰功赫赫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
历史秘闻 平民將軍狄青,歷經多年軍旅生涯屢立戰功,終得皇帝看重實現抱負
引言狄青,北宋時期著名的將領,在他的一生中,為維護宋朝的統治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有戰神之名。他出生在一個平民之家,為了生存,年少的時候就加入了軍隊。在宋仁宗統治時期,憑藉著在戰場上的突出表現,他多次被
有一個人,他參加革命的時間很早,紅軍隊伍在井岡山會師的時候,他就已經是連長了。此後,這個人的發展也很順利,因為驍勇善戰而成為紅軍東征的主力。在一段時間裡,他的職務曾緊追林帥,林帥調任抗大校長的時候,接
周亞夫,歷經漢文帝、漢景帝兩個朝代,被稱為「真將軍」、平定七國之亂,官至丞相,但是最後卻在獄中絕食而死,無人為他開脫,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官至丞相後,數次反對漢景帝的決策,如廢太子、封投降的匈奴王為侯
統一天下之功,沒有天子之位,多爾袞封清成宗不僅僅因為戰功赫赫
崇禎十七年,多爾袞率領的清軍在帶路黨吳三桂的幫助下,順利入關。同年,多爾袞先後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和皇父攝政王。從順治元年(1644年)起多爾袞成為攝政王開始,到順治七年(1650年)暴斃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