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都是亡国之君,胡亥和杨广却有很大区别,历史评价完全不同

Posted 吐谷浑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都是亡国之君,胡亥和杨广却有很大区别,历史评价完全不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都是亡国之君,胡亥和杨广却有很大区别,历史评价完全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胡亥是傀儡,受制于赵高,没有任何主见和权力。杨广则不同,从小就年轻有为,做过尚书,当过伐陈总司令,后来因功担任太尉,官至大丞相,公元600年做了大隋太子,直到最后坐上大隋天子的地位,这一路走过来,尽管有杨素、宇文述等人帮忙和协助,但几乎都是杨广自己主要谋划和操作,不象胡亥,自己成为秦二世,完全是宦官赵高之功。 一个主要靠自己努力,一个完全靠别人,这就决定了胡亥和杨广虽然都是皇帝,但含金量和历史评价却大不一样,即是他们最终结果都是一样,最后都被同伙谋杀,但杨广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明显要高于胡亥。 胡亥在中国历史上纯粹废人一个,根本没有什么作为,完全是赵高手中的木偶和附庸。而杨广虽然也把隋朝搞灭亡了,但杨广所作所为却有目共睹。 开皇八年,二十岁杨广被隋文帝封为尚书令统筹各路兵马,以高颎为元帅长史决断行军谋略,率八十总管、五十一万八千名士兵南征陈国,隋炀帝率五路兵马专攻建康,在灭陈统一战中立下大功。 ​ 大业四年(608年)隋联合铁勒击败吐谷浑后,隋军撤回,吐谷浑主伏允许又恢复其故地。鉴于此,炀帝意欲亲征吐谷浑。大业五年三月,隋炀帝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经扶风、陇狄道,出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西平郡,后大败土谷浑,出祁连山扁都口,在河西走廊接见了西域二十七国国使,打通了隋朝和西域诸国的联系与往来。 ​​​ ​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1]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 实事求是的讲,若不是杨广把隋朝搞灭亡了,杨广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他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他的的确确也想在历史上干出一番伟业,而且已经在中国历史上也做出了许多有益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事情,只是他具有实干精神和魄力,却落了个好心没好报。正是他的好大喜功和急于求成,才使他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亡国之君。 杨广断送大隋江山,主要是他年轻气盛,好大喜功,不知休养生息,过度消耗国力,打吐谷浑,征高丽,修宫殿,凿运河,尤其是政治上废弃开皇好的政治制度,搞个人独裁,亲小人远贤臣,滥杀无辜,穷兵黩武,任意增加赋税徭役,导致民不聊生和天下失控,最终把大隋送上了不归路。 杨广断送了大隋,为其他王朝长期统治中国提供和积累了历史经验,这就是休养生息和国家稳定才是硬道理。

相关参考

同样是亡国之君,胡亥和杨广在面对死亡时的反应为何千差万别

历史的发展常常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秦朝、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常常被人拿来做对比,比如都二世而亡,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个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都迎来了全新的盛世——强汉盛唐时期。虽

政治谋略 二十一个亡国之君

二十一个亡国之君(孟昕伯、刘沙、蒙子著,吉林文史出版社,31万字,1991年)★《二十一个亡国之君》,写的都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亡国皇帝。上起秦二世胡亥,下至清末代帝王溥仪,“南北朝”、“五代十国”时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文/春秋历史会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还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长达20

明明开国之君,却有亡国之君的特征,明明是开创者,却又是掘墓人

历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开国之君往往励精图治、宏才大略。当然也有一些开国皇帝,由于决策的失误,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导致社会动荡。但,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却具备亡国之君鲜明特质的,少之又少,西晋的开国皇

历史人物 比较一下,亡国之君周幽王和夏桀、商纣的区别

说起周幽王,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流传千古,他的昏庸也为后人所口诛笔伐。人们经常将周幽王和夏桀、商纣给相提并论,但从历史记载来说,周幽王只是昏庸,夏桀和商纣则是花样作死的“暴君”。中华上下五千年,贤

扶苏是李斯女婿,李斯为何陷害他,帮助胡亥和赵高?

扶苏是李斯女婿,李斯为何陷害他,帮助胡亥和赵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用狼狈为奸来比喻李斯和赵高的合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李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字通古,秦昭襄王二十三年

崇祯皇帝俭朴勤奋,为何却成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历来亡国之君都是要被后人唾骂的。好比说商纣王、隋炀帝等等,在史书上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但崇祯皇帝却是其中的异类,大明虽然在他手上亡了,但是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却非常高,称赞他在亡

胡亥和子嬰的身世

秦三世(?-前206年),姓嬴,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在位时称「秦王」,但后世亦有人称之为「秦三世」,意指其实际上继秦二世为帝。身世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叫胡亥和扶苏

我们知道,秦国以嬴为姓,秦始皇本人姓嬴名政,可到了他儿子怎么就酿成了胡亥和扶苏?“胡”固然在今天是一个大姓,但“胡亥”和“扶苏”实际上仅仅是他们的“名”,而非“姓”和“名”。所以按照今天的习惯,我们应

为什么扶苏蒙恬手握重兵不反抗赵高李斯嬴胡亥?胡亥和扶苏的关系如何?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奉秦始皇遗诏自杀而亡,秦朝战将蒙恬吞药自杀而死。  扶苏死后,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成功继位,成为了有名的秦朝二世暴君。秦王朝在权臣赵高的暴政下很快就激起了民怒,各地的起义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