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靖康之變,宋朝太廟出現一塊石碑,碑文讓人感慨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靖康之變,宋朝太廟出現一塊石碑,碑文讓人感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靖康之變,宋朝太廟出現一塊石碑,碑文讓人感慨
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在攻取幽州的時候突發疾病去世,傳位於第四子柴宗訓(後周恭帝)。宋太祖趙匡胤當時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禁軍。就在次年,北漢勾結契丹進犯後周,朝廷命令趙匡胤率領軍隊抵禦敵人。大軍到達陳橋驛,眾大臣擁入趙匡胤的寢室,將黃袍披在他的肩上,就這樣他做了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眾人擁戴的結果,他與我國歷史上其他皇帝不一樣。做了皇帝以後,並沒有大開殺戒,而是將掌握大權的功臣,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讓他們解甲歸田,安享晚年。在我國歷代的開國皇帝當中,趙匡胤可以說仁至義盡!據說,宋朝建立後,趙匡胤降封后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還賜予了免死金牌「丹書鐵券」。除了賜予柴榮的後人「丹書鐵券」,他還將柴氏後人免死的祖訓刻在了石碑上,而這個石碑直到金人攻破汴京才得以顯現真容。
宋太祖
根據陸遊撰寫的《避暑漫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稱帝的第三個年頭,他命令工匠秘密鐫刻了一塊石碑,立於太廟的寢殿側室內,這塊碑稱之為「誓碑」,並用銷金黃幔遮擋,側室的門和鑰匙由專人保管,封閉嚴密。
石碑放置妥當以後,宋太祖在當時下了一道敕書說,從此時或新皇帝即位,到祖廟祭拜的時候,必奏請恭讀石碑上的誓詞。在祭祀太廟那一天,宋太祖會叫一名不識字的小太監跟隨進入側室內,宗室人員及大臣都遠遠的站在側室外不得進入。皇帝進入側室內,跪在石碑前,抬起頭默默的誦讀完畢,然後祭拜走出側室。
杯酒釋兵權
當時在場的群臣和近侍,都不知道誓詞的內容。這個默默誦讀誓碑的儀式,被後世皇帝一代又一代的繼承下來。直到靖康之變後,北宋的太廟被打開,人們才得以看見碑刻的真容。根據描述「碑高七八尺,闊四尺余」誓詞一共有三行:
在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5月-1130年),南宋大臣曹勛從金國回到南宋,宋高宗寄語:「祖宗誓碑在太廟,恐今天子不及知雲。」宋高宗的意思是說,祖宗的誓碑還在汴京的太廟,恐怕今天的天子還不知道,作為大臣你可以告訴他們!
其實,從碑文的內容來看,趙匡胤在我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當中還算得上一個仁慈的皇帝。而整個宋朝的皇帝,基本不會濫殺大臣。尤其是宋仁宗一朝,無論是對待大臣還是普通老百姓,凡是犯罪都很寬容。當然,如此寬厚的北宋就是因為重文輕武,而荒廢了軍事,以至於在金人南下的時候,簡直不堪一擊。
相关参考
老頭家發現一塊臟抹布,專家鑒定後眼眶都濕潤了,後花160塊買走
近代中流失出去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文物則流落到了民間老百姓手中,而且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家居然有文物,有些百姓可能一直都將文物誤認為是一件廢品,為此這樣而傷害掉的文物
老頭家發現一塊臟抹布,專家鑒定後眼眶都濕潤了,後花160塊買走
近代中流失出去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文物則流落到了民間老百姓手中,而且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家居然有文物,有些百姓可能一直都將文物誤認為是一件廢品,為此這樣而傷害掉的文物
石碑碑額為「寧德縣奏豁陷海虛糧雜差記」。石碑出土現場。寧德網消息(記者林珺實習生李思春/文彭石森/圖)一塊距今437年的明代石碑,因市區環城路施工而「重見天日」。17日晚,寧德市文史研究員拓出碑文,經
石碑碑額為「寧德縣奏豁陷海虛糧雜差記」。石碑出土現場。寧德網消息(記者林珺實習生李思春/文彭石森/圖)一塊距今437年的明代石碑,因市區環城路施工而「重見天日」。17日晚,寧德市文史研究員拓出碑文,經
贵州关岭县城东关索岭对面的晒甲山红色悬壁上,在宽十米、高六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几十个奇形怪状的文字。这些文字大小不一,排序没有规则,玄奥异常,至今没人能解答。神秘文字大者一米见方,小者十几厘米。若篆若隶
12世紀最初的25年,北宋進入宋徽宗統治的年代。宋徽宗是一位頗有天賦的藝術家,在書畫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作為君臨天下的統治者,宋徽宗卻是一個地道的昏君。早在他即位之前,宋哲宗朝的宰相章惇就反對他
12世紀最初的25年,北宋進入宋徽宗統治的年代。宋徽宗是一位頗有天賦的藝術家,在書畫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作為君臨天下的統治者,宋徽宗卻是一個地道的昏君。早在他即位之前,宋哲宗朝的宰相章惇就反對他
文/柳展雄明代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西安有戶農民修建宅院,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一塊石碑。農民擦拭碑上的灰土,發現碑文是歪歪扭扭的、像是蝌蚪的文字。附近有家寺廟金勝寺,農民相信這塊碑肯定跟神佛
文/柳展雄明代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西安有戶農民修建宅院,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一塊石碑。農民擦拭碑上的灰土,發現碑文是歪歪扭扭的、像是蝌蚪的文字。附近有家寺廟金勝寺,農民相信這塊碑肯定跟神佛
文/柳展雄明代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西安有戶農民修建宅院,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一塊石碑。農民擦拭碑上的灰土,發現碑文是歪歪扭扭的、像是蝌蚪的文字。附近有家寺廟金勝寺,農民相信這塊碑肯定跟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