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帮他批阅奏章的秋夫人以一首《满江红》送走大宋江山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帮他批阅奏章的秋夫人以一首《满江红》送走大宋江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帮他批阅奏章的秋夫人以一首《满江红》送走大宋江山

宋朝历史上的后妃,比唐代要安静许多,没有发生过皇后、太后一手把持朝政的现象。同样的宋代宫廷中的女诗人,也少了许多,因为中国从宋朝开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从皇家到民间,人们理想中的女人,都是乖巧听话想法少不生事的安静女性。

王清惠是其中的例外。她是宋度宗的昭仪,通经史,善诗文,才学出众,很受宠爱。《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中有一句话提到她:「帝在讲筵,每问经史疑义及古人姓名,似道不能对,万里常从旁代对。时王夫人颇知书,帝语夫人以为笑。」

什么是讲筵?那要从皇家的教育制度说起。它是指中国汉唐以来的皇帝们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从宋代开始正式制度化,到后来的元、明、清各朝一直沿袭了此制度。无论哪朝,皇帝讲筵的讲官都是学富五车的翰林学士,设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增进皇帝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执政水准和君主的道德修养。

但再好的用心也怕庸才,宠爱王清惠的宋度宗赵禥正是这样一个庸才,而且不但庸,他还痴,还笨。笨到什么程度呢?好几岁才学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一直低于正常人水准,他的伯父宋理宗为了让他成才,专门请最有学问的学士教他,奈何他根本就听不懂也学不会。

可惜宋理宗没有办法换人,因为他自己就是宋宁宗过继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几乎都早死,之后再无皇子。而在所有的皇室宗亲中,只有亲弟弟赵与芮的这个儿子赵禥跟他血缘关系最近,他很无奈地把他收为了自己的养子,最终立为太子。

宋理宗自己就不是什么好皇帝,任用权相,纵情声色,他去世以后赵禥比之更甚,他把所有朝政大事都交给在宋理宗时期上台的大奸臣贾似道打理,还尊他为「太师」,自己从来不问国家的形势,不看大臣的奏章,只对后宫的美女嫔妃感兴趣。

在私生活方面,他创下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刚当上皇帝时,有一次一夜宠幸了三十多名宫妃,这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简直不可想像!

赵禥把自己做皇帝应该完成的工作——批答公文交给他的四个宠妃「春夏秋冬」四位夫人处理,王清惠就是其中的「秋」夫人。但因为一直没有生育,慢慢地赵禥就忘记她了,王清惠后来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陪伴已经上了年纪的谢太后(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为她读书解闷。

在度宗的宫廷中还有一个琴师,叫汪元量,他是咸淳(宋度宗的年号,一二六五年—一二七四年)年间的进士,是皇室工作人员中唯一琴棋书画全部擅长的才子。

因为谢太后年纪大了,看书变得吃力,听琴就成了她最大的娱乐,汪元量经常来给老太后奏琴,时间久了他就和同为浙江人的王清惠王昭仪有了一些默契— —他们都有着青春逝去、岁月蹉跎的感觉,在深宫里一年又一年的生活,正在磨灭他们对人生中美好事物的期待。

于是在汪元量与王清惠之间,产生了一种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奇特感情,或者说这种感情,是两个同样孤独的人,在面对命运无常时的那份惺惺相惜。

在酒色中泡了一辈子的宋度宗赵禥,在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时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负过责任的江山。太子赵显刚刚四岁,在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的垂帘听政下成为宋恭帝。孩子年纪还小什么也不懂,实际的权力还是握在贾似道手里。

这个时候南宋形势告急——蒙古大军的最高统帅、元太祖忽必烈用六年时间攻破了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之后,大军直发杭州,最终在南宋德佑二年(西元一二七六年)攻占杭州城。

才六岁的小皇帝赵显,被牵在祖母和母亲的手里,当了流亡之君——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和元军议和不成,决意不顾南宋几位名臣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着南宋的最高统治者向蒙古人投降了。

北宋的痛苦还历历在目,南宋的皇帝又当了俘虏,满朝文武都痛哭流涕。由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带领的皇室宗亲,最后达到了三千人,他们从此告别了江南,做为亡国奴去往北方度过最后的人生,这其中就有过去的昭仪王清惠。

当这支北上的队伍走到当年北宋都城开封的夷山驿站时,当天夜里,王清惠起身看见清冷的寒月照着驿馆的残墙,她无限感慨,提笔在墙上作词一阙《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他是史上最勤快的皇帝 每天只睡4个小时 在位13年批阅过奏章超过24万

中华五千年历史,历任四百多位皇帝,有很多十分懒惰的,如嘉靖、万历两位几十年不上朝,不看奏章,国家被带入深渊。有的勤政爱民,如朱元璋,康熙,朱由检。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天只

毛主席最喜爱哪一首古诗词曲

文化部录制的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晚年毛泽东最喜爱的一首古诗词曲。这首诗词曲曾分别有蔡瑶先、岳美缇、计镇华三位杰出演唱家的演唱。比较而言,毛泽东又最推崇岳美缇的演唱。在有岳美缇演唱的那盘磁带盒子上标

历史经验 萧宝卷恋“三寸金莲”之谜

萧宝卷即位后,就厌烦朝政,不愿和朝臣见面,有时竟一连几个月不批阅奏章,积压的奏章常常堆积如山。多亏萧鸾临终前托孤的六位大臣有一定威望和能力,才勉强维持着政局。佞臣茹法珍、梅虫儿等为萧宝卷选了美女数十名

历史人物 范仲淹写出“大宋第一首边塞词”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给山东的一位朱姓大户,他也改名为“朱说”。范仲淹成年后,从傲慢的朱家孩子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愤之下,发誓“男儿当自强”,要自立门户,重

历史秘闻 满江红的历史背景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满

历史人物 臣子时常帮他收尾

  许多人一直认为陆游是写诗多的人,他活了85岁写诗近万首,平均每三天写诗一首。实际上,写诗多的人是清代的皇帝。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介绍,御制诗其实共有四集,初集凡4150余首,二集凡8490首,三

历史秘闻 满江红希望能有历史背景介绍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满江

唐伯虎为何点大他20岁的秋香 五千年悬案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江浙地区流传了500多年,说的是唐寅与文徵明、祝枝山都是吴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画,气度潇洒,不拘小节。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中进香,正巧遇到应文徵明和祝枝山相

唐伯虎为何点大他20岁的秋香 五千年悬案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江浙地区流传了500多年,说的是唐寅与文徵明、祝枝山都是吴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画,气度潇洒,不拘小节。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中进香,正巧遇到应文徵明和祝枝山相

浪子宰相李邦彦如何玩丢了大宋江山?

宋徽宗正青衣小帽,与宠臣们在艮岳(宋徽宗搜罗天下珍奇石木和珍禽异兽而建于皇宫东北角的著名园林)觥筹交错,歌女们燕舞莺啼挥广袖,演唱着皇帝寻幸淮浙时填写的《月上海棠》:“孟婆,孟婆,且与我做些方便,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