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徐达一看含泪吃下当晚暴毙身亡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徐达一看含泪吃下当晚暴毙身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徐达一看含泪吃下当晚暴毙身亡
在历代帝王中,要说到心狠手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绝对是名列前茅;他生性多疑,令人捉摸不定,很多臣子上朝时,都要先写好遗书,因为天威难测,谁都不知道今日上朝后,还会不会见到明日的太阳!连曾经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都过著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次朱元璋赐给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一隻蒸鹅,徐达看后,泪流满面,当晚就死了!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有两个左膀右臂,分别是徐达和常遇春这两员猛将,徐达持重有谋,更是所有名将都比不上的;徐达统兵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北伐元朝等,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可见朱元璋对他有多么厚爱。
明朝建立不久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让大明王朝永远姓「朱」,于是便实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9个儿子和1个侄孙加封为藩王。这样的作法,让开国功臣颇为寒心,但朱元璋为展现出这是大家认同的制度,还装模作样向文武大臣们徵求意见,而朱元璋心狠手辣众臣们皆知,谁敢有不同意见,对于朱元璋的作法,纷纷大声称讚朱元璋英明神武,但只有一个人缄口不言,那就是徐达。
徐达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反覆无常又残暴的人,朱元璋询问众人对分封制度有何意见?谨慎的徐达选择沉默不语,既不赞同又不反对,因为如果他反对,那么朱元璋就会怀疑他有二心,如果他赞同,万一日后有藩王造反,朱元璋一定会清算他,因此他选择沉默以对。
不过,既使徐达如此谨慎,仍阻止不了朱元璋对徐达的猜忌!根据历史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也就是背上长了一个大毒疮,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但据野史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话说朱元璋知道徐达得了背疽后,就赐了他一隻蒸鹅,相传「疽最忌鹅」,得了背疽再吃蒸鹅一定会没命,朱元璋赐徐达蒸鹅,要他死的意思非常明显。
聪明如徐达,怎会不知朱元璋的用意,看著眼前的蒸鹅,明白朱元璋想要除掉他。徐达想到自己从没有二心,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仍得不到信任,铁一般的汉子仍忍不住泪流满面,含泪吃下蒸鹅,以表自己的赤胆忠心,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天晚上徐达就毒发而亡。
相关参考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亚历山大大帝堪称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指挥家之一, 他所征服的领土从埃及的三角洲一直延伸到阿富汗的崇山峻岭。 但这位骁勇的统领到了巴比伦之后, 却在正值壮年的32岁就神秘死去了。 他的死成为许
对令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乾隆帝算是最多情的一位。他的后宫中共有42位妃嫔,这些妃嫔每一位都十分美丽,身份、家世都各不相同。其中,最得宠的当属令妃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没有记载。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没有记载。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