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蒲烧鳗的命名为何跟香蒲花有关
Posted 鳗鱼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 蒲烧鳗的命名为何跟香蒲花有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历史 蒲烧鳗的命名为何跟香蒲花有关
蒲烧一词由来众说纷纭,江户时代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黑川道佑主张的「桦烧说」:鳗鱼烤好的颜色跟桦树皮很像(《雍川府志》,贞享元年);第二种是山东京传、小山田与清主张的「香疾说【三十二】」:一烤便香气四溢(《骨董集》,文化十一年,一八一四;《松屋笔记》,文化末年-弘化二年,一八一八-一八四五);第三种是香蒲花说。分析历史文献,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性较高。
【三十二】译注:香疾发音与蒲烧相同。
蒲烧一词最早是出现于食谱《大草家料理书》(室町时代末期,室町时代为一三三六-一五七三):「意指宇治丸蒲烧。整条鳗鱼烤好后切块。酱汁为酱油与酒或山椒味噌」。宇治丸指的是宇治川的鳗鱼。
整条鳗鱼以竹签纵向贯穿烧烤的模样类似香蒲的花形与颜色,于是称为「蒲烧」。这就是第三种的香蒲花说。久松佑之在著作《近世事物考》(弘化五年,一八四八)提倡香蒲花说:「当代把鳗鱼剖开烧烤的方式称为蒲烧,和以往的作法相距甚远。」
「过往的作法是整条鳗鱼以竹签纵向贯穿,撒盐烧烤。形状类似生长于河边的香蒲花,因而得名。当世的作法始于最近。目前作法的形状虽不符名称,依旧沿用旧名。」
斋藤彦麿在著作《神代余波》(弘化四年,一八四七)中同样主张香蒲花说:「以往的蒲烧是以竹签贯穿鱼嘴到鱼尾烧烤,形状类似香蒲花,因而得名。现在的蒲烧一点也不像香蒲花,像盔甲的袖子。」书中还以图呈现蒲烧的形状随时代变迁。
到了江户时代,蒲烧的作法转变为剖开鳗鱼的背部或腹部,插上竹签烧烤。虽然形状大相径庭,蒲烧的名称却传承了下来。
相关参考
首先一点,日本学校的教科书不是固定的,是学校自己选择的,所以,各种版本都有,有完全对立与历史抹杀历史事实,为侵略战争添花添彩的,有较为接近现实历史的.但是,历史这种东西,同一个事件可以用很多不同口吻来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是满清入关前的盘踞之地,传说为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16
有一部日本的电影《楢山节考》,讲的是在日本信州小村子习俗,村子里的男人一满70岁、女人一满69岁就要被儿子背到到楢山丢弃,在那里等着被野兽吃掉,据说这叫做参拜楢山神。楢山节考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从20
揭秘古代日本女人婚前为何要先跟汉人同居 这则历史记载大意是说在宋朝时回鹘的年轻女子未嫁前有与宋朝汉人先“同居”的传统。回鹘人以此为自豪,在嫁女儿时回鹘的父母们会自
中国地名作为一座城市或乡村的标签,有的起的很随意有的却富含深刻涵义,或因文化或因历史或因某个物件,总之夹带浓郁的当地特色。中国地名无数,有2个比较著名的以「”佛”命名的城市,一个在广东,一个位于陕西。
景仁帝历史并不存在。网上以戊戌变法为背景,杜撰了景仁维新的故事。其中景仁帝影射的是光绪皇帝。景仁维新的内容如下大清遭受列强们的侵略,就连一直以中国为老师的日本竟然也要以跟列强们相同的待遇,这让中国的有
...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是满清入关前的盘踞之地,传说为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至此,这场将全世界都卷进去的浩劫,终于结束了。日本投降后,全世界的目光便放在了对那些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犯下滔天大罪的战犯
揭秘古代日本女人婚前为何要先跟汉人同居 这则历史记载大意是说在宋朝时回鹘的年轻女子未嫁前有与宋朝汉人先“同居”的传统。回鹘人以此为自豪,在嫁女儿时回鹘的父母们会自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至此,这场将全世界都卷进去的浩劫,终于结束了。日本投降后,全世界的目光便放在了对那些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犯下滔天大罪的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