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毛月波人物简介
Posted 知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毛月波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毛月波人物简介
·毛月波
毛月波,有色金属冶炼专家,重有色金属冶金研究领域中著名的学科带头人。是我国铜精矿熔池熔炼“白银炼铜法”的主要发明人之一;主持和组织镍钴冶炼技术研究,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中取得显著成绩;开创燃煤反射炉炼锡,进行连续熔炼炼锡工业试验,倡导锡精矿熔池熔炼技术。获多项国家和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为推动我国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以及西部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月波,1917年4月16日生于云南省个旧市乍甸坝福家营村。1938年至1942年在云南大学矿冶工程系读书,获学士学位。
1942年秋至1948年,毛月波在昆明炼铜厂任值班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从事铜阳极精炼和铜电解技术工作,负责建成杂铜熔炼鼓风炉和布袋收尘装置。1948年底,他到云南锡业公司(简称云锡)炼锡厂工作。1950年1月,个旧市解放。1950年12月至
1951年3月,他到昆明西南革命大学学习。在云锡工作期间,他历任工程师、冶炼科科长和主任工程师等职,主持建造的中国第一台燃煤炼锡反射炉于1952年8月投产,1955年参与主持建成新炼锡厂(第一冶炼厂)。他组织试验完善精炼除杂措施,使精锡质量达到部颁标准。
1956年1月,毛月波到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试验所(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总院)工作,开始试制高纯汞。1957年12月,他赴前苏联实习镍钴冶炼技术。1959年3月回国后,负责云南墨江硅酸镍矿提镍的试验任务。
1960年12月,毛月波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2月,任冶金研究室副主任,组织和指导了镍钴冶炼技术研究、稀散金属综合回收、贵金属提取以及半导体材料制备等科研项目,为有关工厂提供生产技术。
1974年5月,毛月波任选矿冶金研究室副主任,后任主任和院副总工程师,他坚持不懈地组织和参加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980年组织完成铜精矿熔池溶炼工业试验,即“白银炼铜法”,
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9年“白银熔池富氧炼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是这两项科技成果主要获奖者之一。
1974年至1976年,毛月波带领专家组三次赴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简称金川)调研和参加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他组织试验研究为金川第二钴车间(简称二钴车间)建设提供技术方案,该车间于1984年建成投产。金川资源综合利用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获奖者之一。
毛月波积极推进粗锡生产工艺改革,1985年完成锡反射炉连续熔炼工业试验,他倡导熔池熔炼法的试验研究,他建议广西来宾冶炼厂(简称来冶)的建设尽量采用炼锡新技术。
他关心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为国家培养了4名硕士研究生。1984年至1993年间,他3次参加重有色金属选冶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中外技术交流和合作。
1987年,他退休后仍关心重大科技项目的进展,主持有研总院退离休工程师协会的工作,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毛月波从事重有色金属冶炼科研工作50余年,成绩显著。1954年出席云南省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198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系统先进个人,1988年受到国家科委、计委和经委的联合表彰。他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白银炼铜法”的主要发明人之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国际上有色金属选冶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中重有色金属硫化矿的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以及连续熔炼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当时,国内对铜精矿处理基本上均采用传统的反射炉和鼓风炉熔炼技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简称白银)于1966年至1971年期间,曾采用旋涡熔炼——连续吹炼炉,进行直接生产粗铜的试验。1972年改为日处理50~100吨铜精矿产出冰铜的液态鼓风熔炼(熔池熔炼)的半工业试验,为了完善这一炼铜新方法和加快工业化的速度,1974年6月冶金工业部(简称冶金部)召开炼铜工艺座谈会,毛月波等在会上积极推动开展攻关试验。会议决定成立以延长炉寿命为主的攻关会战小组,毛月波是副组长之一。他主张在熔炼区用焊接法或浇铸法制成的铜水套代替铁水套取得成功的同时,又几次去洛阳、包头等地的耐火材料厂、铜加工厂和冶金研究所,协商风口区耐火材料、铁铬铝合金和紫铜风管的制作。为了掌握熔炼区风口腐蚀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停炉时他几次钻入炉膛实地察看。通过现场多次试验和改进,到1976年1月,4项攻关指标——炉寿命、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渣中含铜量和熔炼强度等均达到了冶金部规定的攻关要求。他支持白银建造一座日处理300吨铜精矿的液态鼓风熔炼炉,1976年1月投入运行,9月又扩建为炉床面积44平方米的400吨工业试验炉。该炉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运行的3年内,在转炉渣贫化、粉煤代替重油燃烧补充热量、返回烟气冷却减轻烟道黏结、烟气中二氧化硫制酸和用阳极铜浇铸铜水套等方面的试验等均取得成功。
1979年10月,在冶金部对该工业试验召开的技术鉴定会上将其命名为“白银炼铜法”,这是我国自己创造的炼铜新方法。1980年8月,白银用炉床面积103平方米的液态熔炼鼓风炉取代了反射炉,白银炼铜法成功地用于传统炼铜方法的技术改造。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80年11月,毛月波等提议在白银立即开展富氧熔池熔炼试验,他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提出立项论证报告,1983年,国家科委将“白银熔池富氧炼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简称“六五”,以下类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白银和有研总院是主要承担单位,他是技术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之一。
1984年,毛月波在昆明召开的国际选矿及提取冶金会议上介绍了“白银炼铜法”,表明将开展富氧熔炼,进而处理铜镍矿及其他重有色金属硫化矿和贵金属物料,向实现重有色金属硫化矿火法冶金过程的强化、自热、连续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白银熔池富氧炼铜”项目准备过程中,他协调或参加项目经费的筹措,建设用料的落实,制氧机的调研订货及安装准备、安全运行等工作。这期间,攻关组各成员单位共提交了24份研究报告。
1987年10月至11月,“白银熔池富氧炼铜”工业试验在44平方米熔池熔炼炉上进行,炉况顺行,技术经济指标稳定,全面完成了科技攻关任务。该项目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毛月波退休后仍然非常关心白银炼铜法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几次去现场调研指导工作。1989年4月他支持开展自热熔炼工业试验,1992年3月,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简称有色总公司)召开的铜富氧熔池自热熔炼技术消化吸收论证会上,他主张在白银改进完善和消化吸收国外熔池熔炼的先进技术,攀登世界高峰。1997年1月,白银富氧熔池自热熔炼工艺技术开发通过技术鉴定。白银采用该技术使粗铜年产量由1991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7.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7200万元以上。获1998年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毛月波始终关注熔池熔炼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981年12月,他提出熔池熔炼法处理含金银黄铁矿的建议;他积极倡导并在白银熔炼炉上进行了中条山铜精矿半工业试验和模拟大冶铜精矿熔炼工业试验;他支持开展侧吹和顶吹技术研究,进行自动测温和机械化、自动化的试验,均取得较大的进展。
组织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并用于生产
毛月波长期从事镍钴冶炼技术研究。1957年12月,他到前苏联列宁格勒镍钻研究院、北方镍矿和南乌拉尔镍矿学习镍钴生产技术。1959年2月,他回到北京,立即承担了从云南墨江硅酸镍矿中提镍的研究课题。该矿位于昆明西南200多千米,计划要求1960年投产,年产金属镍6000吨。他与有关单位合作进行了回转窑焙烧、磁选、氨浸以及鼓风炉熔炼生产镍铁等不同流程的扩大试验和半工业试验,1960年5月提出试验研究报告,为设计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这时,国家开始集中力量对1985年发现的甘肃永昌(今金昌)特大型多金属硫化铜镍矿进行开发建设,他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了该矿鼓风炉熔炼和高冰镍电解的试验,有研总院还调出科技人员直接参加金川的建设。1962年与金川和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承担从硫化镍电解阳极泥中回收贵金属的试验研究,1964年建成从二次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铂、钯、金、银的生产流程。他还组织科研人员为国内有些工厂提供了镍钴生产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研和生产又逐步重现生机,1974年至1976年,毛月波带领技术组3次去金川的矿山和选冶厂调研,参加冶金部西北地区规划调研小组的工作。1975年8月,向冶金部提出了金川科研规划调查报告,建议组成坚强的攻关队伍,使科研工作为金川的加速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做出贡献。1975年9月,他到保定参加冶金部冶金科研规划计划会议,制订“五五”、“六五”科研规划,大部分时间参与了金川组的工作。他赴金川调研之后瞄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提高金川资源中钴的回收率,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他赴锦西、天津和上海等地对国内钴的生产技术状况和产品供需进行调研,1976年,试验组接受从金川镍系统钴渣制取纯氧化钴粉新工艺研究课题,与金川和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组成联合攻关组,在有研总院进行提钴的小型试验和部分扩大试验,1977年写出试验报告。由于有效地采用了除铁和萃取分离等技术,钴回收率达90%。
1978年初,开始在金川利用旧试验厂房改建成日处理钴渣300千克规模的半工业试验车间。毛月波坚持在现场协调各项工作,试验攻关组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萃取分离制取氧化钴的全流程试验。该流程具有20世纪70年代先进技术水平,为二钴车间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该车间于1980年9月开始施工,1984年7月用钴渣作原料试车投产,在年产电解镍2万吨时,每年可多回收钴100~120吨。1989年,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获奖者之一。
开创燃煤反射炉炼锡 倡导锡精矿熔池熔炼技术
1950年1月个旧市解放,在党的领导下,毛月波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951年初,云锡冶炼厂开始基本建设,他是基建工作小组成员,主管技术工作。当时鼓风炉是锡精矿熔炼的主要设备,他对鼓风炉进行检修改造,如更换水套都是在停炉保温状态下进行,这样可尽快恢复生产。他参照铜精炼燃煤反射炉,负责完成了炼锡反射炉总图、厂房布置、铸锡机等大量的计算设计工作。1951年9月,毛月波等技术人员到重庆考察炼钢平炉结构作为设计参考,还到昆明小钢厂了解电炉炼钢设备,为开展电炉炼锡做准备。1952年8月,他主持新建的22.4平方米的人工燃煤反射炉投产,为几年后用反射炉代替鼓风炉炼锡打下了基础。他安排炼锡技术试验小组对粗锡冶炼、锡精炼和富渣与烟尘中锡的回收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用于指导生产,组织实施精锡产品部颁标准。1955年按照前苏联专家的建议采用加锯末除砷铁的技术措施,并改进了加铝除锑的技术条件和操作,为冶炼厂于1956年产出一号精锡创造了条件。
1954年秋天,老炼锡厂在几十天的连续暴雨中筑堤抗洪坚持完成了生产任务。1955年初易地建厂,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设计,5月1日,第一座26平方米半机械化燃煤反射炉投产出锡,年内又有五座相继运行,精炼车间也迅速建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毛月波全力参加云锡第一冶炼厂(简称一冶)的基建投产工作,并于1955年8月到北京与设计院配合,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善电收尘器的设计并在反射炉收尘系统中得到采用。
毛月波始终关心锡冶炼技术的发展,深感我国炼锡技术必须跟上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新一轮发展的步伐。1982年4月,第一次全国锡业科技工作会议在个旧召开,他组织撰写的《粗锡生产工艺改革设想》、《富氧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和《锡冶金科技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等多篇论文与会。指出对含锡物料进行强化冶炼,实现熔炼和烟化过程连续化,用熔池熔炼法来改革锡冶炼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促进了我国锡冶炼技术的发展。
同年9月,毛月波与云锡及有关单位协商,成立了一冶锡粗炼技术改造试验研究组,他任副组长。在他的提议下,试验组到有关工厂考察了熔池、反射炉和旋涡等熔炼技术。次年1月,在试验研究方案讨论会上,毛月波等向会议提供了熔池熔炼技术资料,同时对反射炉连续熔炼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1985年,完成了锡精矿反射炉双料坡连续熔炼工业试验,该成果1986年获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他的指导下,有研总院科研人员对锡精矿连续熔炼以及熔池熔炼过程和技术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他还支持科研人员于1980年承担云锡锡中矿高温氯化、收尘沉淀、湿法提铅的研究以及对收尘溶液中有价元素铟、铋等进行萃取分离试验,均取得很好的试验结果。
广西大厂矿务局(简称大厂,今柳州华锡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锡基地,拥有丰富的锡、铅、锑、锌和铟等有色金属资源。1982年7月,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局召开大厂建设可行性专家评议会,他从金川奔赴大厂参加会议,自勉“西北经验堪牢记,岭南奋战须努力”,不辞劳苦地到来冶建设工地、柳州冶炼厂等单位调研。他按会议要求提交书面意见并作大会发言,他指出来冶的建设要积极稳妥,并尽量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建议在设计中采用沸腾焙烧炉代替多膛炉,对锡焙砂实现反射炉强化熔炼,进行反射炉或电炉连续熔炼试验,处理锡中矿的烟化炉要能向强化操作方向发展,努力开发锡深加工产品。他还多次参加有关会议,并组织科研人员参加攻关试验,有多项建议和试验成果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简 历
1917年4月16日 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
1938~1942年 在云南大学矿冶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3~1948年 任昆明炼铜厂值班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49~1955年 任云南锡业公司炼锡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冶炼科科长和主任工程师。
1956~1957年 在北京有色金属综合研究所工作。
1958~1959年 赴前苏联列宁格勒镍钴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实习。
1959~1987年 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冶金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
1987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 毛月波执笔.镍钴工业三十年.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9(5)6~7
2 毛月波,祝明星,等.富氧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3 周洪武,毛月波,李春梅.化工百科全书第十六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55~387
相关参考
1908—1909年10月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10月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国际冲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巴尔干战略要地,从19世纪起一直是俄奥争夺的重点。1908年7月土耳其
历史人物 毛文龙简介 毛文龙怎么死的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毛文龙功劳
中文名:毛文龙 别名:毛振南、毛伯龙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 出生日期:1576年(丙子年)2月10日 逝世日期:1629年(己巳年)7
历史人物 毛文龙简介 毛文龙怎么死的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毛文龙功劳
中文名:毛文龙 别名:毛振南、毛伯龙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 出生日期:1576年(丙子年)2月10日 逝世日期:1629年(己巳年)7
历史人物 毛皇后的主要事迹_毛皇后的人物生平_毛皇后的人物简介
本名:毛皇后 别称:毛秋晴 所处时代:前秦 主要成就:协助丈夫抗击后秦毛皇后–协助丈夫抗击后秦 毛皇后(369年-389年)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苻登是大名鼎鼎的淝水之战主角秦帝苻坚(氐人)
毛科文在湘南地区和湘赣边界,有一位至今为人们所传颂的著名早期农民运动领袖,这就是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到的湘赣边界前敌委员会五委员之一的“农民同志”毛科文。他曾任中共五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在农民运
历史人物 毛伯温是谁_毛伯温有着哪些轶事典故_毛伯温生平简介
本名:毛伯温字号:字汝厉 号东塘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西吉水出生时间:公元1482年去世时间:公元1545年主要作品:《东塘诗集》等主要成就:征讨安南,稳固边防毛伯温——平定安南
历史人物 明悼毛皇后是怎么死的_明悼毛皇后生平简介_明悼毛皇后的丈夫是谁
本名:毛氏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河内郡去世时间:237年9月22日身份:平原王妾→贵嫔→皇后谥号:明悼皇后陵墓:愍陵明悼毛皇后——魏明帝曹叡的第一任皇后 明悼毛皇后(?―237年9月2
历史人物 明朝将领、兵部尚书毛伯温简介,毛伯温因何被发放边疆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明朝弘治初年,毛伯温游历至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震家,丁震对毛伯温一见深器,就收留了他,并供他读了三年书。毛伯温离开广东后还专门寻找过丁震,并给丁家赠送了匾额。正德二年(1507年)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有四任妻子,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是毛主席第二任妻子生的,其中毛主席最器重的就是大儿子毛岸英了,确实大儿子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只是这个大儿子英年早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永远的离开了,毛主
中文名:毛林林 外文名:Nikita 别名:毛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天秤座 血型:AB 身高:165cm 体重:50kg 出生地:浙江温州平阳 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