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三个小故事一生受用
Posted 修养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三个小故事一生受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三个小故事一生受用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一、“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人生感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二、“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感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三、“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生感悟: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相关参考
来源:明代大儒王阳明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
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四人,有一位的贡献至今受用,另外三个更了不起
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四大名人,本因千古流芳,却变成了遗臭万年,我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悠久的,因为悠久所以丰厚。无数人的名字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千古流芳,有些却背负骂名,还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
一、做一個知天命的人“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曾有一種觀點,認爲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但其實,儒者心中的天命,是客觀存在並且可以主觀改變的。天命包括
神秘甘肃名将,受重伤,康熙亲自看望,留四个字,他一生受用不尽
潘育龙:一位随康熙西征的陇上名将康熙甘肃是生长名将的沃土,漫漫丝绸古道,滚滚黄河之滨,曾经成为无数名将的舞台。靖远城外,一处高坪之中,一通石牌坊之后,一堆黄土下,是一名将的最后归宿之地。这就是潘将军墓
職場就是個小社會,各種利益糾纏,稍不留神就會掉坑。有的職場人抱怨,自己不會溜須拍馬,不懂送禮,不懂交際,職場過得不如意。想要在職場上做出成就,本就不易。職場沒那麼單一,不論你是通過什麼途徑上位,首先要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劫难是他平定宁王之乱,挽救了明武宗的江山,却惨遭奸臣陷害。正德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年里,立下赫赫功劳的王阳明受奸佞迫害,所处境地极为艰难。太监许泰、张忠一直想要设计陷害王阳明,他们在南
历史人物 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揭秘一生开挂的王阳明!
说到明代一位超级有实力的选手王阳明其实真的是好厉害的,这个人很有个性也非常的有趣,但是有的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个人,其实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其实很多人都说他实在是太厉害太厉害了,所以就有人给出做了一些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守仁(心
在古代,什么样的人才算一个不朽的人呢?鲁国大夫叔孙豹说要「立德、立功、立言」。一般的人一个都做不到,像卫青、薛仁贵、李靖、班超等等先贤,也只能完成一俩个。公认的全部能做到的只有三个半人,第一个是孔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爲漢族文化之根。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01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