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孙柏林人物简介

Posted 系统工程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孙柏林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孙柏林人物简介

·孙柏林



孙柏林,国防系统分析方法学专家,我军军事运筹学机构组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主持研制了国内第一台“伪随机数字信号产生器”。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汽车发动机台架测试仪”。参加组建我国第一个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初步建成了战略、战役、战术等一系列计算机作战模拟系统。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十四届世界大会 (IFAC’99) 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



孙柏林,1936年11月24日出生在上海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孙耀华早年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由于革命斗争和地下活动随时随地均有可能牺牲的危险,便将两个儿子送往外地。为此,孙柏林从小就在四川省成都市郊农村中的外公、外婆家长期生活与学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由此也奠定了孙柏林发愤图强、吃苦耐劳的性格。1950年夏季考入武汉市第一男中。中学时期,孙柏林好学上进,热心社会工作,先后担任过班长和学生会干部。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在1954年武汉市防汛斗争中,不避风险,冲锋在前,事后荣立防汛二等功,载入武汉市防汛斗争史册。1956年2月在武汉一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孙柏林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是我国导弹工程专业的首批学员。在大学学习的6年时间里,他立志成才,努力上进,先后立三等功一次,获物质奖励、五好学员各一次。

196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负责实验室的模拟计算机和动态特性测试仪的管理、使用与调试和指导学员的模拟实验课。1965年代表中国参加第四机械工业部赴埃及参展,并指导培训埃及科学院工程师。1966年,负责引进与调试英国SOLARTRON公司的SCD-60-232阶大型模拟计算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自行培养成才的军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人才。

“文化大革命” 时期,学校难以从事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其父亲被打成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爱人又有“海外关系”,无奈,在部队集体转业之后,他决心到工农群众中去。于是在1970年5月,调到我国生产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的主要厂家——天津电子仪器厂工作。

1974年2月,调到武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根据国内外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武汉市当时工业发展的状况,他主动向武汉市委领导提出组建“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 的建议,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同意。这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由于他为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工作成绩突出,1978年被评选为武汉市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出席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的代表。

1981年初,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孙柏林再次入伍,调入军事科学院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工作,具体地参与了我国第一个军事运筹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历任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试验站负责人、室副主任、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1986年3月,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更名为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孙柏林担任该所第一任所长。

1988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调到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全院研究生工作、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与军事科学院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基本建设和日常工作。除上述的行政职务外,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担任过湖北省暨武汉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与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至第七届副理事长、军事未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与高级研究员等职。他好学上进,花甲之年,仍旧笔耕不辍,至今,在各种学术刊物和科普杂志上,发表200余篇较高质量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长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科技成果的取得贡献了力量。

率先研制成功数字化噪声源



孙柏林在天津电子仪器厂工作期间,除了担负自动控制仪器的新产品开发领导工作外,还一直从事新产品研制和设计所所长工作,先后担任XT-21 “伪随机数字信号产生器” 主持设计师和ZSK-1自动随机均衡分析仪总体设计工作。对于原有的频率特性测试仪器——超低频系列,专门组织技术力量,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返修率,为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益作出了贡献。他主持研制的XT-21 “伪随机数字信号产生器” 为我国首台数字机数字信号产生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该种产品当时属于国际上的先进产品,不仅国内急需,而且受制于西方国家。为了成功地研制出这一产品,在当时技术资料极端缺乏的情况下,他亲自动手翻译了英文版的 《自适应控制的系统识别》 一书,为车间生产与测试该产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还推动了时域分析仪与有源滤波器等配套仪器的开发与研制,这些设备的研制成功,不仅推动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性测试设备从 “模拟化、频率域、离线式向数字化、时间域、在线式” 的转变,还为国家当时的航天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工程提供了重要测试手段,为发展我国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测试技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组建武汉市自动化所



在受命筹建 “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 之后,孙柏林没有走过去那种 “先由上级提供基本条件以后,再开始科研工作” 的老路,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边筹建,边调研,边调集散落在各地的人才,边创造条件搞科研,争取上级支持的新路子。建所初期,根据国内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的现状和特点。以 “瞄乎其上,仅得其中,瞄乎其中,仅得其下” 的观点编写出 “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发展规划”,确定了研究所的重点科研项目选题,并亲自主持工业调研,方案论证,样机试制,批量生产,推广应用,等等。1975年又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研制 “计算机控制的汽车发动机台架测试系统”,并列入省、市科研计划,得到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大力支持。在研制过程中,从方案论证、总体设计,到具体研制,以及采用的先进器件与技术等,还先后两次带领技术人员下厂攻关。同时,还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实时频率测试仪”、“可编程序控制器” 等重大国防和工业自动化技术项目的攻关研究。这些重大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有战斗能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建设队伍。在组建研究所的整个过程之中,他始终不渝地紧紧抓住 “网罗人才” 的环节,亲自赴北京、哈尔滨等地,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偏远地区调来了一批急需的科技人才,使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科技素质队伍,较好的科研设备,能出较高科研成果的地区性研究所。1980年参加由当时的武汉市长率领的中日友好访问团出访日本,调查研究了日本中小企业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回国之后,先后写出《从日本的自动化看中国的自动化》、《日本中小企业自动化见闻》等文章,并以 《调整时期怎样发展自动化技术》 为题,刊登于1981年7月30日 《人民日报》。当时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宋健教授对于“日本中小企业自动化见闻” 等文章复信予以好评。

勇于创新,积极开展我国军事运筹学研究



军事运筹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在我国直至1979年才成立第一个军事运筹学研究机构——军事科学院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 (后改为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孙柏林参加了该所的初创工作。在担任所领导期间,本着他一贯提倡的 “一支队伍、一批设备、一套模型、一本刊物、一个学会” 的建所思想,勇于创新,与两任所领导一起,带领从军内外抽调来的一批专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初步建成了战略、战役、战术等一系列计算机作战模拟系统; 创办了 《军事系统工程》 刊物(现改名为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并担任了第一任主编; 主持编写了全军第一部作战模拟专著 《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及《军备·冲突·决策》 等专译著; 主持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开展了军内外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先后组织了与美国国防系统分析方法学代表团、美国军事运筹专家和联邦德国慕尼黑高等军事学院的专家进行的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为开创我国军事运筹学特别是计算机作战模拟研究的新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1988年工作岗位变化后,至今仍一直担任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编委会和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的顾问,参与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和军事运筹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论文的指导、评审与答辩工作,为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和军事运筹学的发展继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目前,《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杂志已被列为全军军事学重点期刊,成为国内军事系统工程与军事运筹学领域广大科技人员十分喜欢的刊物。此外,孙柏林还担任过多届国防科工委与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专用项目软科学组的评委等职务,在国防科技部门及军事运筹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

热心的学术活动者



孙柏林自从事自动化与军事系统工程专业以来,就与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的学术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上述学术组织的组织发展、学术交流和办刊工作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特别是对于中国自动化学会,大家十分敬佩他的 “快速反应” 能力,尽管本职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只要是时间与身体条件许可,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学术会议和各项学会活动之中。对于学会的重大要求,他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不但积极参加和支持学会各类活动,还结合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勤于思考、提出观点、军民结合、发展创新。在中国自动化学会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1999年是最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年份。这一年,几代中国自动化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学会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不懈争取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IFAC) 第14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了! 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世界大会,与会代表近两千人,《论文集》 汇集了68个国家的1556篇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中国政府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政协副主席朱光亚院士、北京市的领导,以及多位两院院士出席了大会。IFAC’99是20世纪最后一次世界大会,它的成功召开,向人们介绍和展示了面向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此次世界大会国家组织委员会的秘书长正是孙柏林教授。通过精心安排与组织,在与大会程序委员会的通力合作之下,大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提升中国自动化学术界的国际地位与良好形象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国家争取了较高荣誉。此后,在2000年和2001年,他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担任了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专家评审组的副组长与组长各一次,以及国家经贸委投资规划司支持主办的 “21世纪自动化技术发展研讨会” 的大会主席。尤其是2001年的会议,他完全是在大病刚刚痊愈的情况下为自动化学术界出力的。其人、其事、其情、其景令人敬佩,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外,孙柏林还受聘担任过 《软科学研究》、《信息与控制》、《控制与决策》、《中国军事科学》、《军事系统工程》、《军事经济研究》、《国防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 等全国性与全军性刊物的编委、副主编、主编等职务,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武汉通信学院、军事经济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为多学科的学术活动和学科发展默默地尽着义务。

孙柏林一生以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不断攀登、努力奉献” 为做人之根本,治学态度扎实严谨,不断追求学术发展;思维敏锐,具有开创精神;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勤奋努力,工作效率高; 处事果断,深入实际; 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军事运筹学和自动化学术领域享有较高威信。他从不追求名利,对于科技成果和发表文章,一贯鄙视伪科学和 “沽名钓誉”式的署名行为,坚持谁在第一线参加科研,谁就享有署名的权利,成果申报和文章发表都要求能够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忠心耿耿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自动化事业服务,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深入科技实际,实事求是是他取得科技工作成绩的切实保证。

简历



1936年11月24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6—1963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

1963—1970年 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505教研室助教。

1970—1974年 任天津电子仪器厂新产品主持设计师等职。

1974—1981年 任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1978年12月 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

1983年6月 任军事科学院作战运筹分析研究室副主任。

1987年6月 被评为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研究员。

1986—1988年 任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研究所所长。

1988—1995年 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

1984年至今 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至第七届副理事长。

1988—2002年 任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

主要论著



1 孙柏林. 伪随机信号产生器概述. 湖北电子技术,1974,2

2 孙柏林. 自适应控制的系统识别. 津仪译丛,1974 (2、3、4)

3 孙柏林. 谈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 长江日报通讯,1978 (12)

4 孙柏林.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1980年年会论文集·伪随机信号产生器的原理与应用,1980,3

5 孙柏林.调整时期怎样发展自动化技术.人民日报,1981-07-30

6 孙柏林. 日本中、小企业自动化见闻. 自动化,1983,创刊号

7 孙柏林. 军队指挥自动化·信息·运筹·指挥.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8 孙柏林,靳敏. 外军及我军作战模拟模型综述. 外国军事学术,1985(8)

9 孙柏林,胡桐清. 北京国际系统仿真学术会议论文. 微机网络陆战仿真训练系统,1986,7

10 孙柏林. 高技术发展与未来战争.未来与发展,1990,6

11 孙柏林. 美苏军备竞赛与控制研究 (第5~6章) .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12 孙柏林. 应用常规冲突模型的军事战略分析. 军事系统工程,1990(1)

13 孙柏林.孙子兵法第二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孙子的系统与运筹思想,1990

14 孙柏林. 未来欧洲安全格局的系统分析. 军事系统工程,1991 (1)

15 孙柏林.信息技术与信息战争. 自动化博览,1994 (6)

16 孙柏林. 网络战争与病毒武器. 自动化博览,1996 (10)

17 孙柏林. 谈谈对信息战争的基本认识. 军事系统工程,1997 (2)

18 孙柏林.21世纪战争对自动化技术的挑战. 自动化博览,1998 (6)

19 孙柏林. “纳米武器” 将逞威未来战场. 军事展望,1999 (10)

20 孙柏林.增强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虚拟战争. 测控技术,2000 (7)

21 孙柏林. 美国陆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向.现代军事,2000 (7)

22 孙柏林. 美军建模与仿真网上信息概览.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1(4)

23 孙柏林. 外军建模与仿真综述. 计算机仿真,2002 (1)

24 林理 (笔名) . 美军作战实验室 (连载1 ~6期).现代军事,2002(1—6)

25 孙柏林,美军大动脑手术: 组建北方司令部. 兵工科技 (原科技与国力),2002 (6)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郝柏林人物简介

·郝柏林郝柏林,理论物理和计算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倡导者。长期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

历史人物 二十世纪著名指挥大师之一,生于德国柏林

家庭影响>卡洛斯·克莱伯1930年7月3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人称小克莱伯,原名“卡尔”。他是受人尊敬的伟大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ErichKleiber)的儿子,他有一个姐姐名叫维罗尼卡,现居意大利。老

历史百科 柏林边界墙

1961年8月13日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筑起“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切断了东西柏林的人员来往。柏林墙全长42公里,高1.8米。以后又用四年的时间,在东、西柏林其他三个方向的边界

《碧蓝航线》齐柏林历史背景

舰b齐柏林历史背景,舰b齐柏林原型,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关于舰b齐柏林历史背景,舰b齐柏林原型的信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小编带给大家有关舰b齐柏林历史背景,舰b齐柏林原型详情,一起来看看

历史人物 英国皇家空军袭击柏林历史名人

  今天是8月26日,是个很有意思的日子,据说今天是宁津蟋蟀节,什么是蟋蟀节呢?相传,明朝时贾大岭、耿老夫(身份不明)为给皇宫寻找能斗遍天下蟋蟀,走访民间来到宁津县,住在原尤集乡赵铁锅村,亲自采定陈庄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战役背景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柏林战役从1945年4月16日开始,至5月8日结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柏林战役的

历史百科 第二次柏林危机

美苏在柏林爆发的第二次冲突。1958年赫鲁晓夫声称要割除西柏林这个“毒瘤”。11月10日苏联提出把西柏林的管理权交给民主德国的要求。27日苏联照会西方三国,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和自由的城市”,限六

柏林墙是怎样竖立起来的?

柏林墙  1961年8月13日凌晨2点30分,东柏林黑暗无人的大街上警笛狂鸣,矮墩墩的T-34和T-54型坦克带领着满载德国军队的卡车直奔东西柏林之间25英里长的边界线。头戴钢盔的东柏林警察乘卡车前往

柏林墙是怎样竖立起来的?

柏林墙  1961年8月13日凌晨2点30分,东柏林黑暗无人的大街上警笛狂鸣,矮墩墩的T-34和T-54型坦克带领着满载德国军队的卡车直奔东西柏林之间25英里长的边界线。头戴钢盔的东柏林警察乘卡车前往

冷战期间东柏林的样子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到冷战时期;而德国柏林是见证美苏对抗最为直接的地方之一,尤其是以柏林墙为代表,该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它将柏林分成东西两大区。东柏林处于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