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汪应洛人物简介

Posted 工程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汪应洛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汪应洛人物简介

·汪应洛



汪应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率先将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三个领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管理专门人才。主持了多项重大课题,为我国管理学科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汪应洛,1930年5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芦沟桥事变一声炮响,打破了他童年和平安宁的生活,随家碾转迁往重庆,小学期间是在日本侵略军狂轰乱炸的战争环境中度过的,住家被炸平烧成灰烬,上学途中曾爬过横尸、血流的街道,幼小的心灵经受了血与火的锤炼,自幼培育了仇日爱国,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志向。

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家迁往上海,对于得来不易的和平环境,他立志勤奋学习,向往科学救国,高中三年; 培育了良好的文化素养,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但是,也形成了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的不问政治的倾向。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解放大军的炮声和上海人民的鞭炮声,终于把他震醒,转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年他同时考取了交通大学和圣约翰大学,革命的潮流使他选择了民主保垒——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1952年由于院系调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学期间,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在党、团组织的教育、带动下,作为一个青年学生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锻炼和考验,在交通大学这个革命熔炉的锤炼下,他背叛了资产阶级的家庭,与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情调决裂,先后参加了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1952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号角,他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奔赴祖国建设的第一线。

当年11月,他接受祖国的派遣,前往祖国北疆城市哈尔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向苏联专家学习,三年中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快速学习俄语,努力掌握苏联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这是他一生中在学术上得益最大的时期,为今后的教育生涯和科研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55年,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的研究生。

毕业后返回交通大学,从事管理工程教育事业,1958年又响应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全家随校迁往西北,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43年来,随着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壮大,在西北这片沃土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管理工程专门人才。他们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有的担任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或教育战线有学术专长的校长、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他一贯重视科研工作,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才能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他身体力行,一贯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认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使他能够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学风严谨的学科带头人。

他具有远见卓识,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1982年开始在西安交大先后创建了管理工程系和管理学院,冲破国内某些人对管理学科发展的偏见和阻挠,建成中国第一流的管理学院,并担任院长。团结和组织管理学界,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率先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管理工程学科博士点、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工商管理硕士 (MBA) 专业学位和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84~1988年他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任管理工程博士生导师,其后又受聘为中国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开创了我国管理工程学科博士生教育和博士后等高层次管理工程人才的培养。在他的领导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管理工程重点学科博士点。

80年代以来,他率先在我国推动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受国家科委和教育部的委托,主持制订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规划,主持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还长期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1~4届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科评议组,2~4、6~8届委员,国家教委管理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4届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2~4届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最近两届常务理事兼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系统工程委员会委员,国际工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性期刊“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编委。为我国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作出重要贡献。

在我国首次构造了管理科学学科体系框架



他作为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40余年来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他论证了学科体系框架学科发展态势、优先研究领域。该成果已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 规划及管理科学重点项目的遴选。《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 一书已出版,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国内率先开展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1980年参加了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的山西省能源重化工程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模型体系。在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此项目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山西省的重视,在实际战略规划中得到应用。第一次提出了 “和谐理论”,建立了系统状态的和谐性诊断模型、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优化模型等,对系统的特性、机理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应用于区域、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研究,曾先后参加了山西省、西安、渭南、汉中等地以及一批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战略研究方法论和战略决策行为学的研究,曾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 《2000年的中国》 和 《中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综合研究》,“中心” 特对他在此两项研究中的重要贡献给予嘉奖。承担了 《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 和 《陕西省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的研究。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在国内率先开展企业柔性战略的研究,这是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他强调战略的博弈性和应变机制而不是计划性; 企业不仅要适应环境变化,而是强调要利用变化、制造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通过战略设计,获取更多的行动机会而不仅考虑战略规划的实现指标; 创新是灵魂,既强调企业家创新,又强调组织群体创新; 注重企业战略的转换效率和转换成本,使企业在动态的不确定环境下,保持自身行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些与国际先进成果保持同步。

在国内最早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对长江三峡工程进行综合经济论证等方面的研究

1982年和1991年受国家科委、水利部和能源部的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承担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大型工程决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有关成果在国家科委组织的长江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论证中得到实际应用。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国率先提出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 “核” 与“核度” 的理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提出了全面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基础,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参数核度进一步刻画了系统 “核”,弄清了核度及网络顶点数固定条件下系统网络可能具有最优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构造方法,研究了在核度意义下的优化理论,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可用于可靠通讯网络的优化设计、信息交流网络系统、与人际交流网络等领域,特别是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我国率先开展非线性经济学研究。80年代以来,开展了非线性经济学方面的多项研究,把负幂数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与布朗运动、重整化群方法等非线性工具引入经济学研究中,对我国的收入分配、人口配置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认为是开创性的工作。

在我国率先开展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管理的研究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九五” 重大项目 《先进制造技术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科委 “九五” 攻关项目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并受聘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 咨询项目的高级专家,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制造模式及科学管理,正策划建立虚拟研究开发中心,通过Internet网开展异地设计、异地制造、远程群决策和远程教育等项研究工作。

对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对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产权关系、利益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早期吸收产业界参与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国家科委在许多重大决策和实际工作中采用,取得了实效。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完善,特别对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教育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于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在国内,最早提出从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中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了一批双学位的高级管理工程人才。首批试点培养了一批工商管理硕士,并率先建议国家设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MBA)。是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博士生50余名、博士后7名以及一批硕士,其中有的已获 “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 称号,多人被评为教授和博导并成为年轻的学术带头人,有些则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口皆碑。80年代后期,又首先在国内倡导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了我国工业工程教育体系,为我国该学科的发展作了卓越的贡献。他还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主持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校际合作计划,长达十年之久,并举办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心,先后为全国培养博士生近百名。

在国内第一个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教育系统工程研究。1982年,受国家教委委托研究教育规划模型,在国内首先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教育规划模型,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制了全国和省 (区) 级应用软件,并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 《2000年的教育》 提供了定量分析,成果被国家教委采纳。1984年,国务院组织制订全国人才规划,他提出了人才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被国家采纳并受命协助组织全国八十多个部委研究制订了全国人才规划。

他热爱祖国,富有献身精神和开拓精神,严谨治学,学风正派,善于团结同志,推动学科发展。出版著作19本,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委进步奖10项。曾获国家教委与科委联合颁发的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称号。

简 历



1930年5月21日 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1949~1952年 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52~1955年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企业组织与计划,研究生毕业。

1952~1958年 在交通大学任助教、讲师。

1958~1978年 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副系主任。

1978~1983年 任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管理工程系系主任。

1984~1997年 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1984~1988年 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4~1998年 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85迄今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1988迄今 任 《管理工程学报》 及 《工业工程》 编委会主任委员。

1990迄今 任全国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1迄今 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工业组副组长。

1992迄今 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1994迄今 任美国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杂志国际编委。

1996迄今 任国际工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96~1998年 任国务院学位办工商管理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

1997迄今 任机械工业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系统管理及综合集成研究室首席专家。

1997迄今 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主 要 论 著



1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导论.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3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

4 汪应洛,席酉民.战略研究理论与企业战略.西安: 西安交大出版社,1990.

5 汪应洛,席酉民 . 战略决策 .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1990.

6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北京: 高教出版社,1992.

7 汪应洛主编.大百科全书 《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 系统工程应用篇.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8 汪应洛,贾理群.技术创新.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9 汪应洛主编.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0 Wang Yingluo,Xujin. The Core and Coritivity of a Sys-tem (IV) -Relation between a System and its Comple-ment.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Vol.. 4,No. 2,1993,pp. 28~34.

11 Wang Yinluo,Xi Youmin,Feng Gengzhong. A Studyon the Information Organizing Technique of DSS. Pro-ceeding of the 16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E,Ashikaga Japan. Vol.. 27,No1~4,PP. 155~159,1994.

12 Wang Yingluo,Li Yuan. Study of the Acting Mecha-nism of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Vigor Systems,Hsianchiao Tung Ta Hsuch Journal,V28 N3,June,1994.

13 J ia Liqun,Wang Yingluo. Reasons Why State Enterpris-es Lack of Innovation. Hsian Chiao Tung Ta Hsuch Jour-nal,V28 N3,June,1994.

14 Duan Xiaodong,Wang Yingluo. General Framework ofPolicy Intervention on Economic System. Hsian ChiaoTung Ta Hsuch Journal,Dec. 1994,V32,N12.

15 Feng Gengzhong,Xi Youmin,Wang Yingluo. Genera-tion Model for DSS Supporting or Phases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sian Chiao Tung Ta Hsuch Journal,Dec. 1994,V32,N12.

16 汪应洛主编. 系统、管理、战略.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17 汪应洛主编.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出版,1995.

18 汪应洛主编.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1995.

19 汪应洛.新世纪的生产系统——精益、灵捷、柔性生产系统. 中国机械工程,No. 5,1995.

20 汪应洛主编. 工业工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1 汪应洛.汪应洛文选.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2 汪应洛.高等工程专业学生的管理教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3 汪应洛.面向21世纪生产系统的管理. 中国机械工程,No.2,1996.

24 汪应洛.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跨世纪挑战——社会经济系统复杂问题,系统研究——祝钱学森同志85寿辰论文集,1996.

25 Wang Qun,Wang Yingluo. Multi-Dimension DynamicTesting of Multi Hierachy Manpower and Ite Expert Sys-tem of Group Optim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1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hanghai,China. Oct. 25~27,1995.

26 汪应洛. 刘旭. 清洁生产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7 刘洪涛,汪应洛.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中国实践.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8 汪应洛.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的探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998.

29 汪应洛主编.工业工程手册.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被小人气死

在中国历史中,科举制是相当久远的,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几乎陪伴了封建社会的下半场。科考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状元,那如同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一般。中国历史上谁是最年轻的状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广东的莫

清朝状元新婚之夜,妻子看到他太丑竟然上吊自尽

你真的了解汪应铨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汪应铨是康熙五十七年的状元,他中状元这一年已经是四十开外,这个年纪的男人当然已经娶妻,汪应铨的发妻和子女都在江苏老家。据史料记载,汪应铨本人面有麻点,

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小妾看到其长相后上吊自杀

汪应铨是江苏常熟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又刻苦好习,学业进步很快。经过多次科举考试之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高中状元。中状元的时候,汪应铨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年

历史秘闻 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小妾看到其长相后上吊自杀

汪应铨是江苏常熟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又刻苦好习,学业进步很快。经过多次科举考试之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高中状元。中状元的时候,汪应铨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年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