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司马懿之所以能战胜诸葛亮,背后高人竟然是他
Posted 祁山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司马懿之所以能战胜诸葛亮,背后高人竟然是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司马懿之所以能战胜诸葛亮,背后高人竟然是他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三国顶级人物的初次对决,更是唯一一次正面较量。只谈正史,不说演义,看看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龙虎斗,到底谁更厉害?
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仿照孙策托孤张昭与周瑜,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与李严,按理说诸葛亮主内政,李严统军事。而诸葛亮则恩威并重,一方面拒绝其开府,另一方面升其为骠骑将军,并任命其子李丰接任江州都督。于是,李严带领两万人马从江州沿米仓道进驻汉中。
既然李严把人马已经拉到了汉中,诸葛亮再无顾忌,于是很快,收了李严的兵权,这让李严更加不爽,索性改了名字,叫“李平”,以暗中表达内心不满。李严到汉中半年后,即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启程,开始了第四次北伐。
此次北伐,仍由诸葛亮亲自挂帅,参谋团有护军费祎、中监军邓芝、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参军马忠等;指挥官有前军师大将军魏延、督前部高翔、督后部吴班、无当监王平等,总计六至七万人马,为历次北伐最多。
李严作为汉中的二号人物,只负责管理后勤,李严内心的阴影可想而知,而这些,都为接下来的北伐,埋了一个大坑。
此时魏国方面正处于曹真伐蜀后处于修整期。具体为:大司马曹真驻长安,车骑将军张郃驻洛阳,征蜀将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驻陇西,后将军费耀驻上邽,贾嗣、魏平驻守祁山。
诸葛亮于二月出汉中,水路运粮,陆路行军,三月兵临祁山,具体路线请参考作者(头条号故道之路)我的上一篇文章。消息传到长安,此时曹真已经病入膏肓,只得要求各地坚守城池,不得擅动,同时向洛阳求援。
不久后,曹真病逝,从此,司马懿全面接管了曹魏的中央军,军队人数大致十万左右,另外还督管陇右的两至三万守军。
于是,司马懿进驻隃糜(现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准备沿陇坻道,也就是街亭的那条路,
很快,蜀汉军队将祁山堡团团围住,曹魏守军有限,贾嗣、魏平等不敢出战,只得向司马懿求援。司马懿命令费耀、戴凌留四千精兵守上邽,其余由郭淮率领,全部去救祁山,同时自己日夜兼程赶赴战场。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已经由一伐时的攻城略地,上升到现在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考虑到战争可能会持久,上邽一带又是陇右少有的产粮区,虽然麦子还没有熟,就算自己不吃,也不能留给敌人,于是诸葛亮命令把上邽周边的麦子全部割掉。这样如果战斗打到秋天还没结束,曹魏方面也将面临陇右无粮的困境。诸葛亮再次让自己的劣势和敌人拉平。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上邽城旁各筑营寨,司马懿因不了解诸葛亮虚实,又是第一次交手,故谨慎起见不敢进攻;而诸葛亮计划着再次诱敌深入,所以也不出战。就这样,两家对峙了十余天。
结果这一对峙,又一个月进去了,这下子魏国的将领们可坐不住了,就连之前当了缩头乌龟的贾诩、魏平也纷纷请战,并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心烦意乱又窝火,拼了!于是,曹魏终于主动出击了。
而诸葛亮终于等来了这一刻,他知道,长途跋涉又不敢交战的敌人,早已心烦气躁;他知道,遍布山野的卤城是个骑兵展不开步兵打伏击的好地方;他还知道,经过多年北伐,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早已炉火纯青。
五月,司马懿派张郃攻南营,意图吸引诸葛亮主力救援,然后自己再率主力攻打北寨。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司马懿的把戏,派王平领本部无当飞军坚守,以牵制张郃;派魏延、高翔、吴班三路主力迎战司马懿。蜀魏之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开打了。
果然,这支历经了无数血与火考验的蜀汉劲旅,像奔腾的大潮冲向敌军,一时间血肉模糊,红光四起。司马懿显然没有经历过这种级别的野战,渐渐地,蜀军占据优势,再渐渐地,魏军被彻底打败。
卤城大胜,司马懿收拾残部,撤到上邽,诸葛亮率军跟进,将其包围。蜀汉迎来了北伐以来最好的局面,一时间似乎看到了恢复汉室的曙光。
此时,已是农历六月,夏秋之际,汉中又下起了大雨,上一年浇灭了曹真伐蜀,这一年却给李严的运粮带来了麻烦。于此同时,因为之前魏延在阳溪掠粮,诸葛亮又在上邽抢割,司马懿也面临着粮草将要耗尽的困境。
诸葛亮算到对手可能比自己还缺粮,估计也要坚持不住了,于是给远在东北的鲜卑王轲比能送信,邀请他助汉伐魏,以此再开辟一条战线逼司马懿退军。轲比能与蜀汉并无深交,两个月前还向曹睿献过马,本着谁也不得罪的立场,轲比能带着几万骑兵跑到北地郡(现陕西铜川一带)溜达了一圈,曹睿赶紧派雁门太守牵招出兵去打,而轲比能见朝廷玩真的,就很快又带兵就返回了漠南(今内蒙古中部一带)。
没有办法,只好退军。名扬千古的诸葛亮与子孙称帝的司马懿的第一场较量,就结束了。
回到汉中后,一肚子火的诸葛亮找到李严,李严却揣着明白当糊涂说“军粮足饶,为何退兵”。又上奏后主说“我觉得诸葛亮是伪退诱敌”。诸葛亮拿着李严的前后两份奏章比对,发现李严欺上瞒下,坏国家大事!于是,联合一帮子官员,弹劾李严,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落下帷幕。都说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我想用足球比赛做个比喻:一支弱队跑到强队的主场打比赛,还围攻强队,您说哪个教练更牛呢?
晋宣帝司马懿是雄谋妙算,诸葛亮也是冠世奇才。司马懿以一介书生起步,能够参与创建曹魏帝业,平定艰难时局,文才武略,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他一生好玩弄阴谋,不讲信义,内心满是猜疑、残忍、狡诈。比如在李胜面前装病,欺骗李胜和曹爽,最后一举消灭曹爽,李胜。把何晏等人下狱以后,任由狱吏审讯拷打,最后夷灭三族。这种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情,正直人是做不出来的。以这样狡诈阴谋应对万物。假设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逐鹿中原,以他的奸诈阴谋应对诸葛亮的明察统御,恐怕司马懿就不是对手了。
司马懿的老师在史书中记载的最著名的是胡昭,当时古代是有政府太学教育和独立游学方式,司马懿向胡昭学习就是进行的游学,这种教育是通过学生自己寻找隐士和名儒,接受他们的教育。胡昭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和儒者,还是著名的书法家。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长子名“师”,次子名“昭”是很耐人寻味的,司马懿对胡遵、胡奋父子非常器重,提拔重用。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郭淮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郭淮多次战胜姜维成蜀国克星
郭淮也是曹魏一员猛将,面对蜀国屡屡立功而且更是大破姜维多次。不过郭淮的上司是张郃,张郃又跟司马懿是死对头,所以司马懿后来也是极力拉拢郭淮,两人最后也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其实曹魏能抵挡诸葛亮还有姜维的进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
三国隐士水镜先生,虽然未曾辅佐任何一个诸侯,但江湖上充满了他的传说,甚至有人认为是他掌控着天下大势。水镜先生喜欢给别人起绰号,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都是出自水镜先生之口,他还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二
说穿了,的死,和、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说到司马懿小编觉得这个人还真的厉害,虽然和诸葛亮有过几次的交手,虽然都是大败而归,还有空城计的笑话,但是小编觉得唯一能和诸葛亮抗衡的就是司马懿吧,不过最后司马懿也是把诸葛亮给熬死了,所以司马懿是胜利的
司马懿一生谨慎,昔日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为逼司马懿出战,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司马懿竟然也能忍着,并且高兴的穿上女人的衣服,与诸葛亮一唱一和。>>早年,曹操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有三匹马一同在一个槽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在曹仁、张辽等名将去世以后,逐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夏侯渊被黄忠斩首,张郃代替夏侯渊;诸葛亮北伐,张郃临危受命,取得街亭之战的胜利。然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张郃追击,中箭身亡。关于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在曹仁、张辽等名将去世以后,逐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夏侯渊被黄忠斩首,张郃代替夏侯渊;诸葛亮北伐,张郃临危受命,取得街亭之战的胜利。然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张郃追击,中箭身亡。关于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赢家为什么是司马懿 他为什么能笑到最后呢
三国的赢家为什么是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曹操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作为大汉臣子的情结,另一方面是他还没有一统天下。其实早在被封“魏王”的时候,曹操就有想过称帝,但在谋士的劝